脱靴亭记斥巨阉

出自:宋代·方回《赠牟仲启存斋尚书之曾孙,献之提刑孙》

拼音:[tuō][xuē][tíng][jì][chì][jù][yān]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存斋尚书曾大父,勇退不肯登二府。
脱靴亭记斥巨阉,风节文章照千古。
雌甲偶同君乃祖,早衣绣衣持汉斧。
饮苕溪水二十年,杜门不出守环堵。
老眼青此名家孙,妙龄谨属寡语言。
试文合应进士格,貤泽宜沾任子恩。
时异数奇以艺隐,粉墨丹青穷讨论。
建章宫可一尺纸,刻画万户雕千门。
东坡先生万卷腹,颜筋柳骨寓枯木。
我尝窃评文与可,所写是诗不是竹。
后生可畏但勉旃,矧尔文献亦西蜀。
读书少着十年工,落笔定无一点俗。
紫阳山下虚谷翁,悬知万古皆虚空。
虚翁之心卧我谷,夜啸山月朝吟风。
请君为我画此意,三间茅屋深云中。
我诗或足传不朽,与君姓字俱无穷。

查看原文

注释

【脱靴】见"脱鞾"。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脱】

脫【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韻會》《正韻》徒活切,音奪。《說文》消肉臞也。《玉篇》肉去骨《韻會》一曰壤斷。《增韻》物自解也。《博雅》脫,離也。《爾雅·釋器》肉曰脫之。《註》剝其皮也。《疏》治肉,除其筋膜,取好者。

《韻會》免也。《前漢·高五王傳》自以爲不得脫長安。《註》脫,免也。

略也。《史記·禮書》凡禮始乎脫。《註》脫,猶疏略也。《後漢·向栩傳》及之官,時人謂其必當脫素從儉。《註》脫易素。

《博雅》脫,遺也。《禮·冠義知其能弟長而無遺矣註》遺,猶脫也。

過去也。《莊子·天地篇》老子曰:夫巧知神聖之人,吾自以爲脫焉。《註》脫,過去也。

除也。《公羊傳·昭十九年》復加一飯,則脫然愈。《註》脫然,疾除貌。

《韻會》誤也。

或然之辭。

草名。《爾雅·釋草》倚商,活脫。《山海經》升山,其草多寇脫。《註》寇脫草生南方,高丈許,似荷葉,而莖中有瓤,正白。

鳥名。《博雅》籠脫,鷂也。

山名。《山海經》東七十里,曰脫扈之山。

龍脫,地名。《史記·樊酈傳》戰龍脫。《註》在易州。

《廣韻》《集韻》《正韻》他括切《韻會》他活切,音捝。義同。

《集韻》欲雪切,音悅。蟲新出,皮悅好貌。司馬彪說。《莊子·至樂篇》蝴蝶,胥也。化而爲蟲,生於竈下,其狀若脫。《註》脫,新出皮也。

《集韻》吐外切。與娧同。娧娧,舒遲貌。一曰喜也。《詩·召南》舒而脫脫兮。《禮·儒行·麤而翹之又不急爲也註》又必舒而脫脫焉。《釋文》脫,吐外反。

《淮南子·精神訓》脫然而喜矣。《註》脫,舒也。

《韻補》叶音退。《孔稚圭·北山移文》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乗其如脫。《註》脫,叶徒對反。

叶音託。《蘇軾·范景仁銘》君實旣來,遁歸於洛。縶而維之,莫之勝脫。

【靴】

靴【戌集中】【革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呼屨。

【亭】

亭【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庭。《說文》民所安定也。《釋名》停也。道路所舍,人停集也。《風俗通》亭,留也,行旅宿會之所館也。《東觀漢紀》衞䬃爲桂陽太守,鑿山通路,列亭置郵。

《前漢·趙充國傳》分屯要害,冰解漕下,繕鄕亭,浚溝渠。

亭長。《後漢·百官志》十里一亭,十亭一鄕。有亭長持更板以劾賊,索繩以執賊。亭長舊名負弩,改爲亭長。或爲亭父。《揚子·方言》楚東海之閒,亭父謂之亭公。

《前漢·平帝紀》因郵亭書以聞。《註》郵亭,行書之舍,卽今驛遞。

直也。《史記·五帝紀》以征不亭。

平也,均也。《前漢·酷吏傳》張湯平亭疑法。《淮南子·原道訓》味者,甘立而五味亭。

亭亭,山名,在泰山下。《史記·封禪書》黃帝封泰山,禪亭亭。

亭亭,聳立貌。《太公·兵法》高山盤石,其上亭亭。

《黃庭經》九原之山何亭亭。《註》猶心也。

亭毒,化育也。《老子·道德經》亭之毒之。《註》亭謂品其形,毒謂成其質。

亭午。《孫綽·遊天台山賦》羲和亭午,游氣高褰。《註》亭,至也。午,日中也。游氣,海氣也。褰,開也。言氣開見日也。一曰亭午卽直午之義。

《古今注》蜻蜓一名靑亭,色靑而大者是也。

水止曰亭。與渟同。《前漢·西域傳》其水亭居。

《韻補》叶徒陽切。《班固·高祖泗水亭》寸木尺土,無竢斯亭。揚威斬蛇,金精摧傷。

【记】

記【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策,記載所當行之禮儀。《唐書·于志寧傳》左有記言之史,右有記事之官。《關尹子·五鑑篇》昔遊再到,記憶宛然。

《博雅》書也。《前漢·蕭望之傳》待詔鄭朋奏記于蕭望之。《註》記,書也。奏記自朋始。《文心雕龍》後漢始有公府奏記,記之言志,進己志也。

《正字通》文符也。《後漢·鍾離意傳》少爲郡督郵,時部縣亭長有受人酒禮者,府下記案考之,意封還記,太守甚賢之。

官名。《後漢·百官志》記室令史,主上表章報書記。

與其通。《字彙補》助語辭。《詩·王風》彼其之子。《箋》其或作記。或作己。讀聲相似。

叶苟起切,音几。《崔琰·述初賦》望高密以亟征,戾衡門而造止。覿游夏之峩峩,聽大猷之篇記。一說本作紀,紀與止叶,譌作記。

【斥】

斥【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石切,音尺。同㡿。逐也,遠也。《左傳·昭十六年》大國之求,無禮以斥之。何饜之有。《史記·淮南王傳》王使郞中令斥免。《註》屛斥。

《書·禹貢》海濱廣斥。《釋文》斥謂地鹹。《前漢·法志》除山川沈斥。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斥蠖。《註》屈蟲也。

《左傳·襄十一年》納斥,視也,望也。

《左傳·襄三十一年》盜充斥。《註》充滿斥見,言其多。

《史記·司馬相如傳》除邊關之益斥。《註》斥,廣也。

《前漢·惠帝紀》視作斥土者。《註》如淳曰:斥,開也。

《後漢·孔融傳》擬斥乗輿。《註》斥,指也。

《張衡·西京賦》絕阬踰斥。《註》斥,澤厓也。

山名。《爾雅·釋地》東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按《釋文》音尺。《廣韻》《集韻》入禡韻,充夜切,俱書作,疑誤。

姓。《正字通》見姓纂。

《集韻》闥各切,音託。《莊子·田子方》揮斥八極。《註》揮斥,猶放縱也。

《集韻》恥格切。與坼同。詳土部坼字註。

《韻補》叶敕略切。《史記·自序》王遷辟淫,良將是斥。叶上爵。

【巨】

巨【寅集中】【工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渠上聲。《說文》䂓巨也。从工,象手持之。

《玉篇》大也。《孟子》爲巨室。

巨萬,數也。《史記·平準書》京師之錢累巨萬。《註》巨萬,今萬萬。

姓。《何氏姓苑》巨氏出南昌。《廣韻》漢有巨武,爲荆州刺史。

巨毋,複姓。《前漢·王莽傳》有奇士,長丈,大十圍,自謂巨毋霸。莽更其姓,曰巨母氏。謂因文母而霸王符也。《後漢·光武紀》作巨無霸。

《韻會》通作鉅。《前漢·食貨志》庶人之富者累鉅萬。《李賀·高軒過詩》文章鉅工。

與詎同。《前漢·高帝紀》公巨能入乎。《師古曰》巨讀曰詎,猶豈也。

《類篇》求於切,音蕖。未央也。《韻會》亦作渠。詩小雅庭燎註,夜未渠央。義與遽同,言未便至夜也。

【阉】

閹【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英廉切《集韻》《韻會》衣廉切《正韻》衣炎切,音淹。《說文》豎也。宮中閹閽閉門者。从門,奄,意兼聲。《廣韻》男無勢,精閉者。《前漢·敘傳》閹尹之呰。《註》謂宮人爲閹者,謂其精氣奄閉不洩也。一曰主奄閉門者。

《爾雅·釋天》太歲在戌曰閹茂。《釋文》閹,音淹。《史記·歷書》游兆,閹茂二年。《註》閹茂,一作淹戊。《管子·幼官篇》春行冬政,肅。行秋政,雷。行夏政,閹。《註》陽氣獨盛。

《廣韻》《集韻》《韻會》衣檢切《正韻》於檢切,音渰。義同。《集韻》通作奄。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