蚡冒若敖

出自:明代·陈第《感古十四首》

拼音:[fén][mào,mò][ruò,rě][áo]

平仄:平仄仄平

楚庄入陈,为灵讨贼。
戎首孔仪,云胡弗殛。
子蛮之妹,尤物善惑。
施于通衢,孽妖斯息。
留贻巫臣,窃逃异域。
竟通勾吴,奔命日逼。
越及昭王,遂大丧国。
蚡冒若敖,几馁弗食。
哀哉祸水,流殃靡极。
谁谓妇柔,纠如徽纆。
察若日星,可使昏黑。
蛊厥心志,剪厥羽翼。
溺堕深渊,拯之罔得。我思成汤,弗迩声色。¤

查看原文

注释

【若敖】即若敖鬼。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蚡】

蚡【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符分切,音汾。同鼢。田中鼠也。《玉篇》伯勞所化。

人名。《左傳·文十六年》先君蚡冒。《註》蚡冒,楚武王父。《前漢·武帝紀》皇太后同母弟田蚡。

地名。《春秋·昭五年》叔弓帥師敗莒師于蚡泉。《註》蚡泉,魯地。

《正韻》房吻切,音憤。義同。

【冒】

冒【子集下】【冂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耄。《說文》蒙而前也。从冃目,以物自蒙而前也。謂貪冒若目無所見也。《前漢·翟方進傳》冒濁苟容。《註》師古曰:貪蔽也。《食貨志》舉陵夷廉恥相冒。《註》冒,蔽也。

假稱曰冒。《前漢·衞靑傳》冒姓衞氏。《註》冒爲假稱,若人首之有覆冒也。

所以覆其首。《前漢·雋不疑傳》著黃冒。

《玉篇》覆也,食巾也。

與媢通。《正韻》忌也。《書·秦誓》冒嫉以惡之。

通作瑁。《周禮·春官》天子執冒四寸,以朝諸侯。《註》名玉。曰冒者,言德能覆天下也。

《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音黙。《增韻》貪也。《左傳·昭三十一年》貪冒之民。

犯也。《前漢·衞靑傳》直冒漢圍。

單于名。《史記·匈奴傳》及冒頓立,攻破月氏。

《集韻》《正韻》莫佩切,音妹。《前漢·司馬相如傳》毒冒鼈黿。《註》毒音代,冒音妹。《韻會》龜屬。身似龜,首尾如鸚鵡,甲有文。

【若】

若【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弱。《說文》若,擇菜也。

《玉篇》杜若,香草。《楚辭·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夢溪筆談》杜若,卽今之高良薑。

順也。《書·堯典》欽若昊天。《傳》敬順也。《詩·小雅》曾孫是若。

汝也。《儀禮·士昏禮》勗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晉語》晉文公謂勃鞮曰:爾爲惠公從余于渭濵,命曰三日,若宿而至。

如也。《書·盤庚》若網在綱。

乃也。《周語》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

語辭。《儀禮·士相見禮》君若降送之,則不敢顧。《疏》若者,不定之辭也。

《前漢·武帝紀》民年九十以上,爲復子若孫。《註》若者,豫及之辭也。

若若,垂貌。《前漢·石顯傳》印何纍纍綬若若耶。

《莊子·秋水篇》向若而歎。《註》若,海神。

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丑曰赤奮若。

若木。《淮南子·地形訓》若木在建木西。《楚辭·天問》若華何光。《註》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華乎。

水名。《水經注》若水東南流,鮮水注之。

姓。《正字通》漢下邳相若章。

《廣韻》人者切,音惹。乾草也。

般若,梵語謂智慧也。《晉書·曇霍傳》霍持一錫杖,令人跪,曰:此是波若眼。

《韻會》浮屠所居,西域謂之蘭若。《柳宗元文》蘭若眞公。《註》官賜額者爲寺,私造者爲招提、蘭若。

人賒切,音婼。蜀地名。《前漢·地理志》若屬南郡,春秋傳作鄀。《唐韻古音》讀汝三略,尊相若,强弱相虜。古人讀若字爲汝,故傳記之文,多有以若爲汝者。《史記·項羽本紀》云:吾翁卽若翁,《漢書》云吾翁卽汝翁,此可據也。

【敖】

敖【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五勞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游也。从出从放。《集韻》隷作敖。《博雅》遊敖,戲也。《詩·邶風》以敖以遊。《釋文》敖,亦作遨。

《詩·衞風》碩人敖敖。《傳》敖敖,長貌。《箋》猶欣欣也。

《左傳·昭十三年》葬子千于訾,實訾敖。《註》無號諡者,楚皆謂之敖。

《爾雅·釋訓》敖敖,傲也。《疏》大雅板篇云:聽我嚻嚻。毛傳云:猶謷也。敖謷嚻音義同。

地名。《詩·小雅》搏獸于敖。《傳》敖,鄭地,今近滎陽。《左傳·宣十二年》晉師在敖鄗之閒。《註》敖鄗二山,在滎陽縣西北。

姓。《廣韻》顓頊,大敖後。

與熬同。《荀子·富國篇》天下敖然,若燒若焦。

與螯同。《荀子·勸學篇》蟹六跪而二敖。《註》敖,蟹首上如鉞者。

與嗷同。《荀子·彊國篇》百姓讙敖。《註》敖,喧噪也。

《集韻》《正韻》魚到切。同傲。慢也。《詩·小雅》彼交匪敖。《註》不敖慢。《禮·曲禮》敖不可長。《疏》敖者,矜慢在心之名。《爾雅·釋言》敖,憮,傲也。

《史記·天官書》箕爲敖客。《註》敖,調弄也。

《博雅》傲,妄也。《說文》从攴作敖。敖字原从攴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