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如今陛楯郎

出自:宋代·曹勋《和孙倅见贻八首》

拼音:[cán][kuì][rú][jīn][bì][shǔn,dùn][láng,làng]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海色天容浸冷光,秋回山谷进风凉。
不须悟性三关语,自有澄心一炷香。
倦客栖迟归意远,暮林摇落晚山长。
从来羽气闻风悦,惭愧如今陛楯郎

查看原文

注释

【惭愧】1.亦作"惭愧"。亦作"惭愧"。 2.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 3.感幸之词。意为多谢﹑难得﹑侥幸。
【如今】现在。
【陛楯】1.谓执楯侍卫陛侧。亦指执楯立于陛侧的侍卫。 2.护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惭】

慚【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慙,或書作慚。

【愧】

愧【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俱位切《集韻》基位切,。

【如】

如【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見《山海經》。

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今】

今【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說文》是時也。《廣韻》對古之稱。《詩·召南》迨其今兮。《毛傳》今,急辭也。《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

《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

《韻補》叶居靑切,音京。《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

叶居良切,音姜。《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从亼,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

【陛】

陛【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傍禮切《集韻》《韻會》部禮切,。《說文》升高階也。《玉篇》天子階也。《戰國策》秦舞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前漢·東方朔傳》是時朔陛戟殿下。

《王莽傳》朱戸納陛。《註》孟康曰:納,內也。謂鑿殿臺際爲陛,不使露也。師古曰:尊者不欲露而升陛,故內之於霤也。

天子稱陛下。《史記·秦始皇紀》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爲郡縣。《蔡邕·獨斷》天子必有近臣,執兵立於陛側,以戒不虞。羣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

《韓愈·曹成王,爲示無止。《註》陛陛,猶比比,言衆多層次也。一說言王之子孫日益盛大,如歷階陛以升堂也。

《正韻》毘意切,音避。義同。《海篇》別作存之。《正字通》以去聲爲正音,非。

【楯】

楯【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食允切《集韻》《韻會》豎尹切《正韻》乳允切,音盾。《說文》闌檻也。《王逸曰》縱曰欄,橫曰楯,今階除木句欄是也。《史記·滑稽傳》秦始皇時有陛楯郞。《唐書·百官志》鉤楯掌禁苑果木。

與盾通。干也。《左傳·定六年》樂祁獻揚楯六十于子。

舞者所執。《禮·明堂位》朱干玉戚。《疏》干,楯也。戚,斧也。舞者左手執楯,右手執斧,謂之武舞。

與輴通,喪車用之。《儀禮·旣夕註》輴有四周軹軸則無輴。一作楯。或讀作閏。

拔擢也。《淮南子·原道訓》引楯萬物,羣美萌生。

《集韻》《正韻》食閏切,音順。義同。

《集韻》敕準切,音蠢。案也。

《唐韻》丑倫切《正韻》樞倫切,音椿。《唐韻》木名。《類篇》車約䡅也。

《唐韻》詳遵切,音旬。閑檻也。

【郎】

郞【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音廊。《說文》魯亭。《左傳·隱元年》費伯帥師城郞。《註》魯地。高平方與縣東南有郁郞亭。

夜郞,地名。屬牂牁郡。

官名。《韻會》秦初置郞中令,其屬官有三署郞。漢官尚書郞。初,三署郞旣選入臺,稱郞中,歲滿,稱侍郞。隋文帝諱中字,惟置侍郞。煬帝置六侍郞,其諸曹直曰郞,除侍字。

員外郞,亦隋置。

男子之稱。《唐書·房齡傳》高孝基曰:僕閱人多矣,無如此郞者。

婦謂夫爲郞。《晉書·列女傳》謝道韞曰:天壤之閒,乃有王郞。

僕稱主亦曰郞。《唐書·宋璟傳》鄭善果曰:中丞奈何卿五郞。璟曰:君非其家奴,何郞之云。

《正韻》與廊通。《前漢·東方朔傳》陛下今累郞臺,恐其不高。

姓。《廣韻》魯懿公孫費伯城郞居之,因氏。

漢有郞顗。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