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三春勿轻掷

出自:明代·林应亮《落花篇》

拼音:[jǐn][sè][sān][chūn][wù][qīng][zhì]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东邻昨夜飞红雨,落花如霰随风举。
千丛缀绮谢繁枝,九陌垂青隐芳树。
忆昨芳妍乍放时,含娟凝艳骋容姿。
盈盈绛帻承曦暖,烨烨瑶英泛露滋。
地拟昆溟霞作幄,门连阊阖玉雕题。
昆溟阊阖非人境,喜得繁华荐清景。
共讶同心照日开,坐怜并蒂临风整。
鸣弦伐鼓斗春菲,列彩飞觞延昼永。
为君催晓下朱楼,为君欢燕淹华省。
华省朱楼春昼迟,雕栏色色自称奇。
蝶翅轻穿翡翠筠,龙柯误触秋千丝。
名园岂辨烟和树,名卉难分菌与芝。
名园名卉色非一,夺目瑶华纷转日。
总多富贵卫张门,不让风流王谢室。
风流富贵擅谁家,照耀纵横本自夸。
别有仙葩吐仙种,疑从琼岛泛琼华。
绿畹斜攒珠蕊树,玉盘遥挂赤城花。
万斛香中贮甘露,五云芝上护流霞。
霞飞露染春光暮,东邻远客西邻戍。
鸾镜佳人愁里看,雁门征客暗中度。
此情难语北征人,此情偏入东家妇。
百啭莺呼作怨声,一叶花飞减妆素。
莺花岁暗可重新,节物朝来已非故。
簇陌游丝逐飙空,垂堤空梗向流东。
含香故弄妆台上,袭暖偏留舞袖中。
含香袭暖竟何处,乍入东墙复西署。
悠扬未识飘零归,寂历如随风雨去。
乍惊叶萼忽辞丛,何况飘廊兼委路。
随蓬不恋故根春,冲燕宁知托巢羽。
梧桐井畔映光寒,桃李蹊阴暮色阑。
蟋蟀机残催锦字,凤凰楼迥乏青鸾。
青鸾锦字总迢绝,见此令人心欲折。
败叶逢君可赠题,孤条感妾能生檗。
掇叶攀条聊自持,回簪转黛顾容仪。
茱萸锦上红尘恨,杨柳声中玉笛悲。
三千图画怜芳迹,十二阑干凋翠眉。
青苔忍诵蘼芜调,红树曾题芍药诗。
题诗欲寄远行客,春风相忆故园陌。
瑶池千岁始重看,锦瑟三春勿轻掷

查看原文

注释

【锦瑟】漆有织锦纹的瑟。
【三春】1.夏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指整个春季:故园高枕度三春。 2.指春季的第三个月。即季春、暮春:自从雪里唱新曲,直至三春花尽时。 3.指三年:两载求人瘼,三春受代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锦】

錦【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說文》襄色織文也。从帛金聲。《徐曰》襄,雜色也。漢魏郡有縣,能織錦綺,因名襄邑。《釋名》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價如金,故字从金帛。《詩·衞風》衣錦褧衣。《傳》錦,文衣也。《左傳·襄三十一年》子有美錦,不使人學製焉。《拾遺記》員嶠山有冰蠶,霜覆之,然後成繭。其色五采,後代效之,染五色絲,織以爲錦。

《五代史·吳越世家》臨安有大樹,錢鏐幼時戲於此,及貴歸,衣以錦,號其樹曰衣錦將軍。

《南窗紀談》中散大夫,舊說謂之十樣錦。受命之初,不俟恩赦,便許封贈父母,一也。妻封郡君,二也。不隔郊奏薦,三也。奏子爲職官,四也。乗馬許行馳道,五也。馬鞍上施紫絲座,六也。馬前執破木板,七也。宴殿用金器具朶殿上,八也。許上遺表,九也。國史立傳,十也。

姓。漢郞中令錦被。

貝錦,蟲名。《詩·小雅》萋兮菲兮,成是貝錦。《註》水中介蟲,文似錦。

水名。《前漢·司馬相如傳》漢宮有水錦,水有鴛。

《廣輿記》成都府城南有錦江,一名汶江,織錦濯此則鮮麗,其地曰錦里,其城曰錦官城。

【瑟】

瑟【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㻎音璱。《說文》庖犧氏所作弦樂也。《徐曰》黃帝使素女鼓五十絃珡,黃帝悲,乃分之爲二十五絃。今文作瑟。《樂書》朱襄氏使士達制五絃之瑟,後瞽瞍判五絃瑟爲十五絃,復增以八爲二十三。

《禮圖》雅瑟八尺一寸,廣一尺八寸,二十三絃,其常用者十九絃,頌瑟七尺二寸,廣同,二十五絃盡用。《爾雅·釋樂》大瑟謂之灑。《註》長八尺一寸,廣一尺八寸,二十七絃。《書·益稷》搏拊琴瑟。《詩·周南》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集韻》衆多貌。《詩·大雅》瑟彼作棫。《傳》瑟,衆貌。

《集韻》矜莊貌。《詩·衞風》瑟兮僩兮。《傳》瑟,矜莊貌。《朱註》瑟,嚴密之貌。

《詩·大雅》瑟彼玉瓚。《箋》瑟,潔鮮貌。《朱註》瑟,縝密之貌。

《正字通》瑟瑟,珠類。元仁宗時,啟金州獻瑟瑟洞,請采之,不從。通雅曰:或以爲寶石,緯略以爲珠。程泰之則曰:世所傳瑟,瑟皆燒石爲之。然瑟瑟有三種,寶石如珠,眞者透碧。番燒者員而明,中國之水料燒珠,亦借名瑟瑟。

瑟瑟,風聲。《古樂府·陌上桑》風瑟瑟,木,思念公子徒以憂。

蕭瑟,隂令促急風疾暴也。《楚辭·九辯》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人名。《戰國策》公叔之攻楚也,以幾瑟之存焉。《註》幾瑟,韓愛子。《釋文》几瑟,史記作蟣虱。

與索通。《梁武帝詩》瑟居超七淨。

《集韻》疏吏切,音駛。樂器。

《韻補》叶式吏切,音試。《禰衡鸚鵡賦》少昊司晨,蓐收整轡。嚴霜初降,涼風蕭瑟。

【三】

三【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姓。明三成志。

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與三同。

《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春】

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萅蠢平聲。《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

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

酒名。《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

花名。《花木考》鸎粟別種名麗春。

《集韻》尺尹切,音蠢。《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皮侯而棲鵠,則春以功。《註》春讀爲蠢。蠢,作也,出也。

【勿】

勿【子集下】【勹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通作物。《周禮·春官·司常》九旗雜帛爲物。

《玉篇》非也。《廣韻》無也。《增韻》毋也。《韻會》莫也。《通志》勿,州里之旗也。而爲勿不之勿,借同音,不借義。《論語》非禮勿視。《朱註》勿者,禁止之辭。

《韻會》愨愛貌。《禮·祭義》勿勿諸其欲其饗之也。《註》猶勉勉也。

《六書正譌》事物之物,本只此字,後人加牛以別之。

《顏氏家訓篇》書翰稱勿勿,不知所由。或妄言此匆匆之殘缺者。及考《說文》乃知怱遽者稱爲勿勿。《東觀餘論》今俗勿中加點作匆,爲怱遽字,彌失眞矣。

《正韻》莫勃切,音沒。掃塵也。《禮·曲禮》䘏勿驅塵。

【轻】

輕【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卿。《說文》輕車也。《廣韻》重之對也。

去聲。《廣韻》虛正切《集韻》《韻會》牽正切《正韻》丘正切,音慶。《集韻》疾也。《左傳·桓十二年》絞小而輕,輕則寡謀。

《僖三十三年》秦師輕而無禮。

【掷】

擲【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隻切,音躑。讀若呈入聲。投也,振也。《增韻》拋也,掉也。與擿同。《晉書·孫綽傳》嘗作天台山賦,以示范榮期云: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杜牧·阿房宮賦》鼎鐺玉石,金塊珠礫,弃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相关诗句
锦瑟三春勿轻掷 瑶池千岁始重看 春风相忆故园陌 题诗欲寄远行客 红树曾题芍药诗 青苔忍诵蘼芜调 十二阑干凋翠眉 三千图画怜芳迹 杨柳声中玉笛悲 茱萸锦上红尘恨 回簪转黛顾容仪 掇叶攀条聊自持 孤条感妾能生檗 败叶逢君可赠题 见此令人心欲折 青鸾锦字总迢绝 凤凰楼迥乏青鸾 蟋蟀机残催锦字 桃李蹊阴暮色阑 梧桐井畔映光寒 冲燕宁知托巢羽 随蓬不恋故根春 何况飘廊兼委路 乍惊叶萼忽辞丛 寂历如随风雨去 悠扬未识飘零归 乍入东墙复西署 含香袭暖竟何处 袭暖偏留舞袖中 含香故弄妆台上 垂堤空梗向流东 簇陌游丝逐飙空 节物朝来已非故 莺花岁暗可重新 一叶花飞减妆素 百啭莺呼作怨声 此情偏入东家妇 此情难语北征人 雁门征客暗中度 鸾镜佳人愁里看 东邻远客西邻戍 霞飞露染春光暮 五云芝上护流霞 万斛香中贮甘露 玉盘遥挂赤城花 绿畹斜攒珠蕊树 疑从琼岛泛琼华 别有仙葩吐仙种 照耀纵横本自夸 风流富贵擅谁家 不让风流王谢室 总多富贵卫张门 夺目瑶华纷转日 名园名卉色非一 名卉难分菌与芝 名园岂辨烟和树 龙柯误触秋千丝 蝶翅轻穿翡翠筠 雕栏色色自称奇 华省朱楼春昼迟 为君欢燕淹华省 为君催晓下朱楼 列彩飞觞延昼永 鸣弦伐鼓斗春菲 坐怜并蒂临风整 共讶同心照日开 喜得繁华荐清景 昆溟阊阖非人境 门连阊阖玉雕题 地拟昆溟霞作幄 烨烨瑶英泛露滋 盈盈绛帻承曦暖 含娟凝艳骋容姿 忆昨芳妍乍放时 九陌垂青隐芳树 千丛缀绮谢繁枝 落花如霰随风举 东邻昨夜飞红雨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