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领目击纷可喜

出自:宋代·邓深《月湖新得浮石岩》

拼音:[xīn][lǐng][mù][jī][fēn][kě,kè][xǐ]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月湖先生乐山水,搜奇曾不远千里。
那知去郭三牛鸣,浮石岩中晦佳致。
神剜鬼劃有许工,工坠地出知几世。
平时樵径所不由,一旦屐齿胡为至。
由来绝景难久藏,竟须好事与经始。
见之三叹欲忘归,市以千金不惜费。
公之得此真无价,我亦闻之喜不寐。
朝来幽事颇相关,乘兴纵观我联骑。
霜明日暖马蹄轻,曾不逾时即其地。
喷云泄雾疑有神,旋呼斤斧诛榛苇。
初惊巨石几百寻,突兀嶙峋湿云气。
嵌窦谽谺元自开,藤蔓骈罗巧相缔。
清涵竹木总坚瘦,阴生莓苔倍葱翠。
老根侧出揿虯髯,幽草倒生摇凤尾。
前山一抹横蛾眉,隔尽俗尘如户闭。
褰裳振足履崎岖,披棘扪萝穷幽邃。
忽有一径出自然,委蛇深隐阔盈咫。
四面周曹步转高,心领目击纷可喜
处处出石奇怪,续续哦诗聊比拟或黎其色如铁绣,
或赭其容如酒醉。或傲睨而痴自笑,
或突怒而狠相祝。或开幽室为书院,
或引长廓为客次。或虚高下成楼阁,
或严尊卑作堂阶。或分半月隐天形,
或展胡床圈地势。或露码碯红而润,
或错琉璃青且腻。或如入关如升堂,
或如卧榻如隐几。或如立壁如拱梁,
或如卓笔如布字。递递逢迎巧献状,
试举其凡莫殚纪。最喜宾从厅从容,
甲乙其间有一二。昔闻淡岩天下稀,
金华仙伯开称美。生此兴觉为累。
岂期幸会得所图,孰使之在天实畀。
须臾更涉屏岩巅,指云此有无尽意。
一水萦纡殊有情,万山回环杳无际。
远见以数椽安一榻,时来长啸舒清思。
愿观馀力佐天巧,名与此山传不替。
自惟野性寡所嗜,犹喜登临同臭味。
剩欲相从为久计,祝色先了公家事。

查看原文

注释

【心领】1.心知其意。参见"心领神会"。 2.用为辞谢别人的馈赠或酒食招待的套语,表示心中已领受其情意。
【目击】目睹;亲眼看到:目击者|目击其事。
【可喜】令人高兴;值得欣喜:~可贺ㄧ取得了~的进步。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心】

心【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

《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東方五度,宿名。《史記·天官書》心爲明堂。

《禮·明堂位》夏后氏祭心。《註》氣主盛也。

《月令》季夏祭先心。《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去聲。《吳棫·韻補》息吝切。《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叶思眞切,音新。《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叶先容切,音松。《詩·大雅》吉甫作頌,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叶思征切,音騂。《揚子·太經》勤于心否貞。

叶桑鳩切,音修。《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按《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

【领】

領【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良郢切《集韻》《正韻》里郢切《韻會》里整切,音嶺。《說文》項也。从頁令聲。《釋名》領,頸也。以壅頸也。亦言總領衣體,爲端首也。《詩·小雅》交交桑扈,有鶯其領。《傳》鶯鶯然有文章也。領,頸也。《荀子·勸學篇》若挈裘領。

《廣韻》理也。《韻會》方氏曰:承上令下謂之領。《禮·祭義》先王之敎因而弗改,所以領天下國家也。

《樂記》領父子君臣之節。《註》領,猶理治也。

《仲尼燕居》言游進曰:敢問禮也者,領惡而全好者歟。《註》領,猶治也。

《韻會》統領也。《前漢·魏相傳》總領庶職。

《廣韻》錄也。《劉公幹詩》沈速簿領書。《註》領,錄也。

楚官名。《左傳·昭二十七年》鄢將師爲右領。

晉官名。《晉書·職官志》中領軍將軍,魏官也。

地名。《左傳·昭二十二年》樊頃子奉王以追單子及領。《註》領,周地。《前漢·王子侯表》蒲領侯嘉。

山道,與嶺通。《前漢·嚴助傳》輿轎而踰領。

《正字通》受也。

叶離貞切,音鄰。《韓愈·田氏廟》嶪嶪魏土,嬰兒弄兵。吏戎愁毒,莫保首領。

【目】

目【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莫六切,音牧。《說文》人眼,象形,重童子也。《春秋元命苞》肝之使也。《韓詩外傳》心之符也。《禮·郊特牲》氣之淸明者也。易說卦離爲目。《註》南方之卦,主視。故爲目。《書·舜典》明四目。《註》廣四方之視,以決天下壅蔽。

《博雅》視也。凡注視曰目之。《史記·平去楚,渡河,船人疑其有金,目之。

動目以諭也。《前漢·高帝紀》范增數目羽擊沛公。

含怒側視也。《周語》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小爾雅》要也。《周禮·春官》簭人掌三易,以辨九簭之名,四曰巫目。《疏》是要目之事。

見也。《公羊傳·桓二年》內大惡諱,此其目言之何遠也。《註》目,見也,斥見其惡也。

稱也。《穀梁傳·隱元年》段,鄭伯弟也。以其目君,知其爲弟也。《註》謂稱鄭伯。

條目。《論語》請問其目。《註》條件也。《前漢·劉向傳》校中祕書,各有條目。

節目。《禮·學記》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方氏曰:節則木理之剛,目則木理之精。

題目。《後漢·許劭傳》曹操微時,常求劭爲己目。《註》命品藻爲題目。《晉書·山濤傳》甄拔人物,各有題目,時稱山公啓事。

凡目。《周禮·天官·小宰》師掌官成,以治凡。司掌官法,以治目。《公羊傳·僖五年》一事而再見者,前目而後凡也。《春秋·繁露》目者,偏辨其事也。凡者,獨舉其事也。

科目。《舊唐書·懿宗紀》以宋震胡德融,考科目舉人。《宋史·選舉志》宋之科目有進土,有諸科,有武舉,常選外又有制科,有童子舉,而進士得人爲盛。

黃目,周彝名。《禮·明堂位》鬱尊用黃目。

暉目,鴆鳥也。《淮南子·繆稱訓》暉目知晏。《註》晏,無雲也。天將晏靜,暉目先鳴。

比目,魚名。不比不行。亦謂之鰈。見《爾雅·釋地》。

橫目,傅草別名。鬼目,苻草別名。俱見《爾雅·釋草》。

海外有一目國,一目中其面而居。見《山海經》。

天目,山名。《元和地志》上有兩峰,峰頂各一池,若天左右目。

縣名。《前漢·地理志》河目縣,屬幷州。

州名。《唐書·地理志》目州隷隴右道。

姓。《潛夫論》目夷氏,子姓,宋微子後。

目宿,草名。通作。《前漢·西城傳》馬耆目宿。《史記·大宛傳》作苜蓿。

叶莫筆切,音密。《夏侯湛抵疑》心有窮志,貌有飢色。吝江河之流,不以躍舟船之檝。惜東壁之光,不以寓貧婦之目。

【击】

擊【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古歷切《集韻》《韻會》吉歷切,音激。《說文》攴也。《徐曰》撲也。《廣韻》打也。《增韻》扣也。《易·蒙卦》擊蒙。《註》擊去童蒙,以發其昧。《史記·叔孫通傳》拔劒擊柱。

《酷吏傳》義縱以鷹擊毛摯爲治。

攻殺也。《楚語》刲羊擊豕。《註》擊,殺也。《前漢·高帝紀》急擊之勿失。

觸也。《莊子·田子方》目擊而道存矣。或作撽。

《集韻》《韻會》《正韻》敵切,音檄。與覡同。男巫也。《荀子·王制篇》知其吉凶妖祥,傴巫跛擊之事也。《註》擊讀爲覡。

《集韻》吉詣切,音訃。人名。春秋晉有屠擊。

【纷】

紛【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正韻》敷文切,音芬。《說文》馬尾韜也。《玉篇》亂也,緩也。

《博雅》紛紛,衆也。

喜也。《易·卦》用史巫紛若吉。《釋文》紛,衆也,喜也。一云盛也。《前漢·禮樂志》羽旄紛紛。《註》紛紛言其多。

《書·顧命》筍席紛純。《疏》紛如綬,有文而狹者也。

《禮·內則》左佩紛帨。《註》紛帨,拭物之佩巾也。

《揚雄·羽獵賦》靑雲爲紛。《註》紛,旗旒也。

《集韻》符分切,音汾。紛縕,亂貌。

《韻補》叶孚焉切。《孫楚·雪賦》豐隆灑雪,交錯翻紛。膏澤偃液,普潤中田。

【可】

可【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

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

《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

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

《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也,妻曰可敦。

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負鄙爲難,縱則不可。出師征之,其衆十旅。

叶口箇切,軻去聲。《魏文帝·寡婦賦》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來,心鬱鬱兮無可。

《集韻》歌古作可。註詳欠部十畫。

讀作何。《石鼓文》其魚隹可。《風雅廣逸註》隹可讀作惟何,古省文也。

【喜】

喜【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憘音蟢。《爾雅·釋詁》喜,樂也。《玉篇》悅也。《書·益稷》股肱喜哉。《易·否卦》先否後喜。

聞喜,縣名。

姓。《正字通》元順帝時喜同,明正統中喜寧。

《集韻》虛其切,音僖。末喜,有施氏女名。《晉語》夏桀伐有施氏,有施人以妹喜女焉。

《楚辭·天問》簡狄在臺嚳何宜,鳥致貽女何喜。《註》喜叶音羲。

《集韻》許記切,與憙同。好也。《詩·小雅》彤弓弨兮,受言載之。我有嘉賓,中心喜之。《註》載叶子利反,喜讀去聲。《前漢·廣陵王傳》何用爲樂心所喜,出入無悰爲樂亟。《註》韋昭曰:喜,許吏反。亟,丘吏反。

《集韻》《類篇》昌志切,音熾。與饎同。詳食部饎字註。

相关诗句
祝色先了公家事 剩欲相从为久计 犹喜登临同臭味 自惟野性寡所嗜 名与此山传不替 愿观馀力佐天巧 时来长啸舒清思 远见以数椽安一榻 万山回环杳无际 一水萦纡殊有情 指云此有无尽意 须臾更涉屏岩巅 孰使之在天实畀 岂期幸会得所图 生此兴觉为累 金华仙伯开称美 昔闻淡岩天下稀 甲乙其间有一二 最喜宾从厅从容 试举其凡莫殚纪 递递逢迎巧献状 或如卓笔如布字 或如立壁如拱梁 或如卧榻如隐几 或如入关如升堂 或错琉璃青且腻 或露码碯红而润 或展胡床圈地势 或分半月隐天形 或严尊卑作堂阶 或虚高下成楼阁 或引长廓为客次 或开幽室为书院 或突怒而狠相祝 或傲睨而痴自笑 或赭其容如酒醉 续续哦诗聊比拟或黎其色如铁绣 处处出石奇怪 心领目击纷可喜 四面周曹步转高 委蛇深隐阔盈咫 忽有一径出自然 披棘扪萝穷幽邃 褰裳振足履崎岖 隔尽俗尘如户闭 前山一抹横蛾眉 幽草倒生摇凤尾 老根侧出揿虯髯 阴生莓苔倍葱翠 清涵竹木总坚瘦 藤蔓骈罗巧相缔 嵌窦谽谺元自开 突兀嶙峋湿云气 初惊巨石几百寻 旋呼斤斧诛榛苇 喷云泄雾疑有神 曾不逾时即其地 霜明日暖马蹄轻 乘兴纵观我联骑 朝来幽事颇相关 我亦闻之喜不寐 公之得此真无价 市以千金不惜费 见之三叹欲忘归 竟须好事与经始 由来绝景难久藏 一旦屐齿胡为至 平时樵径所不由 工坠地出知几世 神剜鬼劃有许工 浮石岩中晦佳致 那知去郭三牛鸣 搜奇曾不远千里 月湖先生乐山水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