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知临别泪

出自:明代·葛一龙《哭从弟实父》

拼音:[xùn][zhī,zhì][lín][bié,biè][lèi]

平仄:仄平平平仄

白下楼中别,东西一夜眠。
讯知临别泪,落尽是生前。

查看原文

注释

【临别】将要分别。
【别泪】伤别之泪。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讯】

訊【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思晉切,音信。問也。《詩·小雅》召彼故老,訊之占夢。《傳》訊,問也。《公羊傳·僖十年》荀息曰:君嘗訊臣矣。《註》上問下曰訊。

《玉篇》辭也。《爾雅·釋言》言也。《郉疏》訊,問以言也。《詩·小雅》執訊獲醜。《傳》訊,辭也。《箋》言也。《疏》謂其有所知識,可與之爲言辭。

《爾雅·釋詁》告也。《疏》訊者,告問也。《詩·風》夫也不良,歌以訊之。《傳》訊,告也。韓詩曰:諫也。

讓也。《吳語》乃訊申胥。《註》告讓也。

書問。《左傳·文十七年》鄭子家使執訊而與之書,以告趙宣子。《註》執訊,通訊問之官。《荀卿·雲賦》行遠疾速,而不可託訊者與。《註》訊,書問也。

鞫罪。《周禮·秋官·小司》以三刺斷庶民獄訟之中,一曰訊羣臣,二曰訊羣吏,三曰訊萬民。《禮·王制》出征執有罪,反釋奠于學,以訊馘告。

治也。《禮·樂記》訊疾以雅。《註》訊,亦治也。雅,樂器,奏此以治舞者之疾。

《博雅》動也。《韻會小補》振訊,整理之義,見《左傳·隱四年孔疏》。

通作誶。《詩·大雅》執訊連連。《箋》訊,言也。亦作誶。

《史記·賈誼傳》訊曰已矣。《註》李奇曰:訊,告也。張晏曰:《離騷》丁寧亂辭也。索隱曰:重宣其意也。《漢書》作誶。

通作迅。《禮·樂記》訊疾以雅。《註》奮訊也。《釋文》訊,本又作迅。

《前漢·揚雄傳》猋駭雲訊。《師古註》訊,亦奮訊也。《文選》作迅。

《集韻》須閏切,音濬。《說文》義同。

《集韻》雖遂切,音隧。與譢同。問也,告也,讓也,諫也。亦通作誶。

《詩·小雅》凡百君子,莫肯用訊。《朱傳》訊,音息悴切。叶上瘁下退。

叶息七切,音悉。《左思·魏都賦》翩翩黃鳥,銜書來訊。人謀所尊,鬼謀所秩。李善讀。

【知】

知【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

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

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

《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

《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註》匹也。

《廣韻》欲也。《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

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猶主也。《易·繫辭》乾知大始。《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黃帝素問》二刺則知。《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

藥名。《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

地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

《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姓。《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

《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临】

臨【未集下】【臣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林。《爾雅·釋詁》臨,視也。《詩·衞風》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大雅》上帝臨女,無貳爾心。《箋》臨,視也。《禮·曲禮》臨諸侯,畛於鬼神。《疏》以尊適曰臨。《穀梁傳·哀七年》春秋有臨天下之言焉,有臨一國之言焉,有臨一家之言焉。《註》徐乾曰:臨者,撫有之也。

《博雅》臨,大也。

《戰國策》縣隂以甘之,循有燕以臨之。《註》臨,猶制也。

易卦名。

車名。《詩·大雅》以爾鉤援,與爾臨衝,以伐崇墉。《傳》臨,臨車也。《疏》臨者,在上臨下之名。《釋名》臨,如字。韓詩作隆。

地名。《左傳·哀四年》荀寅奔鮮虞,趙稷奔臨。《註》臨,晉邑。

丘名。《爾雅·釋丘》右高名臨丘。

姓。《後趙錄》秦州刺史臨深。《孔融傳》有臨孝存。

門名。《左思·吳都賦》左稱彎崎,右號臨硎。《註》彎崎,臨硎,閽闥名。吳後主起昭明宮,於太初之東開彎崎臨硎二門,彎崎宮東門,臨硎宮西門。

《韻會》力鴆切《正韻》力禁切,林去聲。《增韻》喪哭。《顏師古曰》衆哭曰臨。《左傳·宣十二年》楚子圍鄭,旬有七日。鄭人卜行成,不吉。卜臨于大官,且巷出車,吉。《註》臨,哭也。《釋文》臨,力鴆切。

《韻補》叶盧東切,音隆。《詩·大雅》后稷不克,上帝不臨。耗斁下土,寧丁我躬。《司馬相如·長門賦》奉虛言而望誠兮,期城南之離宮。修薄具而自設兮,君不肯乎幸臨。

叶力陽切,音良。《秦始皇祠洛水歌》洛陽之水,其色蒼蒼。祠祭大澤,倏忽南臨。洛濱醊禱,色連三光。

【别】

別【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鞭入聲。《說文》分解也。《玉篇》分別也。《增韻》辨也。《禮·曲禮》日月以告君,以厚其別也。《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疏》謂小山與大山不相連屬者名鮮。《淮南子·齊俗訓》宰庖之切割分別也。《晉·仲長敖覈性賦》同稟氣質,無有區別。

傅別,謂券書也。《周禮·天官·小宰》八成,聽稱責以傳別。《註》鄭曰:爲大手書於一札,中字別之。

《唐韻》《集韻》《韻會》皮列切《正韻》避列切,便入聲。《玉篇》離也。《增韻》解也,訣也。《江淹·別賦》黯然銷䰟者,惟別而已矣。《宋·謝惠連·夜集歎乖詩》詩人詠踟躕,搔首歌離別。《梁荀濟贈隂梁州詩》已作金蘭契,何言雲雨別。

【泪】

泪【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字彙》與淚同。(淚)《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遂切,音類。目液也。《本草》淚者,肝之液。《譚子化書珠玉篇》悲則雨淚。

《集韻》劣戌切,音律。義同。

《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麗。疾流貌。《張衡·南都賦》漻淚淢汨。《註》引淮南子,水淚破舟。○按《淮南子·主術訓》本作戾。淚與戾古通。

《集韻》力結切,音捩。義同。

淒淚,寒涼貌。《前漢·武帝賦》秋氣憯以淒淚。亦作戾。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