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畦映日繭丝光

出自:宋代·杜范《和高吉父六绝》

拼音:[sāng][qí][yìng][rì][jiǎn][sī][guāng]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麦陇吹风饼饵香,桑畦映日繭丝光
晚春好诵归田赋,问汝胡为两鬓霜。

查看原文

注释

【桑畦】植桑的土地。
【映日】1.指阳光。 2.映照着日光。
【丝光】1.指光线。 2.丝的光泽。 3.通过化学作用使棉纱或棉织品增加光泽的处理过程。经过丝光处理的棉织品称丝光布﹑丝光毛巾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桑】

桑【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顙平聲。《說文》蠶食葉。《徐曰》叒音若。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搏桑叒木也。蠶所食神葉,故加木叒下以別之。《典術》桑箕,星之精。《詩·豳風·註疏》爰求柔桑,穉桑也。猗彼女桑,荑桑也。蠶月條桑,枝落采其葉也。《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註》愛蠶食也。《史記·貨殖傳》齊魯千畝桑麻,其人與千戸侯等。

《周禮·夏官·司爟》變國火以救時疾。《註》夏取桑柘之火。

檿桑,山桑也,絲中琴瑟絃。《書·禹貢》厥篚檿絲。

其材中弓榦。《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取榦之道,柘爲上,檿桑次之。

台桑,地名。啓所生處。《楚辭·天問》焉得嵞山氏女,而通之于台桑。

空桑,山名。《呂氏春秋》伊尹生于空桑。

桑林,樂名。《左傳·襄十年》宋公享魯侯于楚丘,請以桑林。

桑扈,鳥名。《左傳·昭十七年》九扈爲九農正。註:桑扈,竊脂。

姓。《姓苑》秦大夫子桑之後,漢桑弘羊、桑楚。

複姓。桑丘、庚桑。,籀文桑。

【畦】

畦【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戸圭切《集韻》《韻會》懸圭切,音攜。《說文》田五十畝曰畦。《屈原·離騷》畦留荑與揭車兮,雜杜蘅與芳芷。《註》五十畝爲畦。《莊子·人閒世》彼旦爲無町畦,亦與之爲無町畦。

《廣韻》菜畦。《史記·貨殖傳》千畦薑韭。《註》徐廣曰:千畦,二十五畝。駰案,韋昭曰:畦猶壠。《前漢·食貨志》還廬樹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註》師古曰:畦區也。

地名。《史記·封禪書》故作畦畤櫟陽,而祀白帝。《索隱註》漢舊儀云:祭人先於隴西西縣人先山,山上皆有土人,上下有畤,如種韭畦,畦中各有二土封,故云畦畤也。

《集韻》涓畦切,音圭。田起堳埒也。

《集韻》勻規切,音䔺。

《五音集韻》息遺切,音綏。義同。

【映】

映【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於敬切《集韻》《韻會》於慶切《正韻》於命切,英去聲。《說文》明也,隱也。《梁元帝·纂要》日在午曰亭,在未曰映。《潘岳·射雉賦》畏映日之儻朗。

《王羲之·蘭亭詩序》映帶左右。

《廣韻》烏朗切《集韻》倚朗切,音坱。《玉篇》映㬒,不明也。

【日】

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繭】

繭【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絸《廣韻》古典切《集韻》《韻會》《正韻》吉典切,音趼。《說文》蠶衣也。《禮·祭義》世婦卒蠶,奉繭以示于君,遂獻繭于夫人。

《釋名》煑繭曰幕。貧者著衣,可以幕絡絮也。或謂之牽離,煑熟爛,牽引使離散如綿然也。《禮·玉藻》纊爲繭,縕爲袍。

繭繭,聲氣微也。《禮·玉藻》言容繭繭。《疏》猶綿綿,聲氣微細繭繭然。

《戰國策》足重繭而不休息。《註》足傷皮皺,如蠶繭也。《類篇》或作。俗作蠒,非是。

【丝】

絲【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婦化治絲枲。

《典絲》掌絲入而辨其物。《左傳·隱四年》猶治絲而棼之也。

《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絲,琴瑟也。

《禮·緇衣》王言如絲。《疏》微細如絲。《五經文字》絲作,譌。《韻會》俗作〈糹系〉,誤。○按《說文》絲自爲部,今倂入。

【光】

光【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炗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諡法,能紹前業曰光。

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

《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䊯。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