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类益繁人自足

出自:宋代·苏颂《契丹帐》

拼音:[zhǒng,zhòng,chóng][lèi][yì][fán,pó][rén][zì][zú]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马牛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酪浆羶肉夸希品,貂锦羊裘擅物华。
种类益繁人自足,天数安逸在幽遐。

查看原文

注释

【种类】1.根据事物本身的性质或特点而分成的门类。 2.犹种族。
【繁人】官名。
【自足】1.自满。 2.自觉满意﹐不侈求。 3.自给自足。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种】

种【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直弓切《集韻》《韻會》《正韻》持中切,音蟲。稚也。

姓。後漢司徒种暠。(種)〔古文〕音腫。穀種也。《詩·大雅》誕降嘉種。《周禮·地官·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爲之種。

《夏官·職方氏》豫州,其穀宜五種。《註》黍稷菽麥稻。

種類。《書·盤庚》無俾易種于兹新邑。《史記·高帝紀》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後漢·竇融傳》此遺種處也。

地名。《史記·貨殖傳》楊平陽西賈秦翟,北賈種代。《註》種在恆州石邑縣,北蓋蔚州也。

外域國名。《後漢·任延傳》武威郡,北當匈奴,南接種羌,民畏宼抄,多棄田業。

《莊子·胠篋篇》舍夫種種之機。《註》種種,謹慤貌。

《增韻》種種,猶物物也。

髮短貌。《左傳·昭三年》余髮如此種種。

《廣韻》之用切《集韻》朱用切,音偅。蓺植也,布也。《書·大禹謨》臯陶邁種德。《註》種,布也。種物必布於地,故爲布也。《史記·李斯傳》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前漢·律歷志》鶉首初井十六度,芒種。《正字通》說文種,先穜後孰也。从禾,重聲,直容切。穜,蓺也,从禾童聲,之用切,分穜種爲二。按,詩重穋借用重字,說文似與詩異。

童聲,與之用之音反。蓺與種植之種通。周禮種植之種與書傳所用種字皆同,當从經傳爲正。舊音同,音蟲,皆非。

【类】

类【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五音篇海》與類同。詳頁部類字註。(類)《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遂切,音戾。《爾雅·釋詁》善也。《詩·大雅》克明克類。《箋》類,善也。勤施無私曰類。《又》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傳》類,善也。

《玉篇》種類也。《易·乾卦》則各從其類也。

《繫辭》方以類聚。

比也。《禮·學記》知類通達。《註》知事義之比也。

《緇衣》子曰: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則義不壹,行無類也。《註》類謂比式。《疏》言行之無恆,不可比類也。

《左傳·襄九年》晉君類能而使之。《註》隨所能。

肖似也。《禮·曲禮》諸侯旣塟見天子曰類見。《註》代父受國。類,猶象也。執皮帛,象諸侯之禮見也。

祭名。《書·舜典》肆類于上帝。《詩·大雅》是類是禡。《周禮·春官·肆師》類造上帝。《鄭註》類禮依郊祀而爲之者。

《爾雅·釋魚》龜左倪不類。《疏》倪,庳也,不發聲也。謂行時頭左邊庳下者名類。

《山海經》亶爰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貍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爲牝牡,食者不妒。

《爾雅翼》載兩類曰與膟同。

國名。《後漢·西域傳》有蒲類國。

姓。《史記·梁孝王世家》類犴反。《正字通》宋類演,福州寧德尉。

《集韻》盧對切,音壘。偏也。《左傳·昭十六年》之頗類。

《集韻》劣戌切,音律。似也。《曹植·七啟》麗草交植,殊品詭類。綠葉朱榮,熙天曜日。《說文》種類相似,唯犬爲甚。从犬頪聲。(類)

【益】

益【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益我。《左傳·昭七年》三命茲益共。《禮·曲禮》請益則起。《論語》益者與。《註》疑童子學有進益也。《春秋·繁露》有益者謂之公,無益者謂之私。

多也。《史記·酷吏傳》上問張湯曰:吾所謂,賈人輒先知之,益居其物。

盈溢也。《莊子·列禦》有貌愿而益。

易卦名。《釋文》益,增長之名。

以弘裕爲義。

《金史·國語解》益都,次第之通稱。

《六書正譌》二十四兩爲益,假借別作鎰溢。

草名。《詩·王風疏》蓷卽茺蔚。一名益母。

《爾雅·釋草疏》蛇牀,一名思益。

果名。《博雅》益智,龍眼也。

州名。古蜀國,漢武帝置益州。《釋名》益,阨也。所在之地險阨也。

姓。《印藪》漢有益强,益壽。宋有益暢,紹興進士。《六書正譌》益,器滿也。故从水从皿。會意。

【繁】

繁【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附袁切《集韻》《韻會》《正韻》符袁切,音煩。《書·仲虺之誥》實繁有徒。《傳》繁,多也。

《禮·鄉飲·酒義》拜至獻酬辭讓之節繁。《註》繁,猶盛也。

《孝經序》安得不翦其繁蕪。《註》繁,雜也。

《廣韻》繁,槪也。

《廣韻》薄官切《集韻》蒲官切,音鞶。《禮·禮器》大路繁纓一就,次路繁纓七就。《疏》繁爲馬腹帶也。《左傳·成二年》請曲縣繁纓以朝。《註》繁纓,馬飾。

與樊通。《周禮·春官·巾車樊纓註》樊,讀如鞶帶之鞶,謂今馬大帶也。

《廣韻》薄波切《集韻》蒲波切,音婆。《玉篇》姓也。《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繁氏。《前漢·陳湯傳》御史大夫繁延壽。

《韻補》叶符筠切。《陸雲·夏府君誄》元秀朗,輝景絪縕。誕載豐美,俊穎夙繁。

《韻補》叶汾沅切。《左貴嬪·楊後誄》天貞吉,克昌克繁。則百斯慶,育聖育賢。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足】

足【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疋音哫。《說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註》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釋名》足,續也,言續脛也。《易·說卦》震爲足。《疏》足能動用,故爲足也。《禮·玉藻》足容重。《註》舉欲遲也。

《廣韻》滿也,止也。《書·仲虺之誥》矧予之德,言足聽聞。《詩·小雅》旣霑旣足。《禮·學記》學然後知不足。《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

不可曰不我足。《吳語》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

草名。《爾雅·釋草》虃,百足。《註》音纖。

姓。《戰國策》足强。《註》韓人。

《廣韻》子句切《集韻》遵遇切《韻會》子遇切《正韻》將豫切,音沮。《論語》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謂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傳》過也。《揚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時,苗足本。《註》足,猶擁也。

《廣韻》添物也。《類篇》益也。《前漢·五行志》不待臣音,復讇而足。

《韻補》叶子悉切。《易林》欲飛無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爲賊。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