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气晓包藉

出自:宋代·李流谦《峡中赋百韵》

拼音:[yún][qì][xiǎo][bāo][jiè,jí]

平仄:平仄仄平平

振奇欲何夸,颇疑造物者。
两山擘其间,放此江东泻。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坏冶。
疏凿著夏书,固自人力假。
巨崖切汉起,入眼惊见乍。
影临数州迥,根插九地隘。
积铁老风雹,巨焰莫鎔化。
面恶骇夔{魈肖换虚},姿妍悦美奼。
城郭巧刻划,屏障工组画。
髻鬟直高绾,剑槊寒可。
抗立拟分庭,孤撑独称霸。
骈罗纷儿孙,拱揖俨宾介。
盘空矫鸾鹄,饮溪走牛马。
裂绞贯钩鏁,翠项披疑帕。
碎砾星宿稠,乱石豹熊跨。
钱叠藓晕重,鳞坼树皮撦。
万甓累如甃,一桉平若砑。
宽博敞坛墠,斜倾覆檐庌。
悬空疑崩欹,丛密苦蒙絓。
中断路已说,合处天无罅。
周遭窘汉围,赤露经秦赭。
怒觜忽横出,狂湍助喧骂。
突展壮士臂,交锋报睚眦。
飞瀑練垂素,响溜钟调哑。
嵌窟谁剜刳,窍窦饱冲射。
阳光昼隐见,云气晓包藉
烧余通鸟耘,微缺有蜗舍。
妇肩頳背筐,樵指虚枯槎。
岩葩浅深杂,山木高低亚。
月黑吼饥虎,竹深见眠麝。
猿捷菓垂接,禽轻枝倒挂。
往者国柄分,群雄用狙诈。
阻兵割方域,狂心各侈哆。
一夫比剑阁,百万戈甲卸。
负固不一姓,强嬴殒函华。
王灵今一家,女织男耕稼。
溪鱼肥入罾,村醪贱可贳。
舳舻日下上,何曾舍昼夜。
儒绅企荣途,行有不俟驾。
估客聚百货,乘时沽善价。
载考江发源。其微酌杯斚。
坤轴听回斡,阴机默操舍。
瀰漫众流会,灌注一门下。
旁束状殊窘,屡曲意不暇。
腾涌山合沓,飘溅雪飞洒。
峻迅出暂顷,澄渟或时且。
积油黯覆盎,征鼙浩飞瓦。
日月在吐纳,雷电生叱咤。
蛟龟护老湫,鸥凫狎浅汊。
涸涩苦穷冬,漩洑怖炎夏。
逆溯魄自褫,顺涉心犹怕。
茫茫苍溟浸,落落洞庭野。
万折期必至,愤屈当一写。
微官能我诱,里落腐鼠吓。
三年客中都,唯了湖山债。
万里徒往来,百艰每吁唶。
一滩一危恐,奔湍剧旋輠。
颠反常不疾,持风闪荷盖。
百丈偶绝牵,刃交俄失靶。
山行避涛濑,竟日劳髀胯。
假寐易成魇,惊呼亦多嗄。
瘦骨烦拄支,垢容招嗤怪。
忠信固凭倚,内省辄摧谢。
贝叶与慈护,牲牢乞神嘏。
深惬唯壮凤,此殆天所借。
曩贤近交臂,佳境倒啖蔗。
夷陵忆文宗,小却宁芥慸。
孟韩有正传,圣道褒根派。
黄牛功配姒,法当祭之社。
辇石肆威怒,斯言吾久讶。
秭归傍云岑,地恶记人鮓。
重吊湘波魂,忠言弃土苴。
江蓠续遗些,异代称屈贾。
宁胡悯国艳,可忍千金卖。
却笑效颦女,炙面不肯嫁。
巴东仅三户,突兀著大夏。
一掷叹老张,岂但震盲聩。
峨峨神女峰,索漠古台榭。
纤辞秽高仙,宜诛未应赦。
行行到巫山,风烟郁桑柘。
瞿唐送残险,性命脱罟获。
关头跃马帝,炷香重再拜。
乡音近嶓岷,归梦绕松槚。
韩公喜见蝎,正比怒嗔蠏。
人情有夺移,适意固暂快。
妻孥知我还,欢呼及姻娅。
僮奴洁衣褠,争洁壶觞迓。
灵鹊占吉噪,金虫缀寒灺。
扫我钓鱼石,整我插书架。
栈羊拨香糈,蔬畦剪霜芥。
万事置勿问,但办供客炙。
人生寻尺地,蚁宫共世界。
一斑仅豹窥,大庖姑蚋嘬。
就令十年读,未胜行天下。
耳目异闻见,襟灵豁陋寡。
杜陵半九州,诗史入嘉话。
马迁多经践,有文资博雅。
吾惭笔墨斐,丝麻视菅蒯。
未能朋俦矜,粗足儿童托。
尚及日南杯,呼春送腊蜡。

查看原文

注释

【云气】1.云雾﹐雾气。 2.道家语。指人体内的秽浊之气。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云】

云【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气】

气【辰集下】【气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去旣切《集韻》丘旣切,音炁。《說文》雲气也。象形。一曰息也。或作氣、炁。

與人物也。今作乞。

《玉篇》去乙切《廣韻》去訖切《集韻》《類篇》欺訖切,音乞。《博雅》求也。一曰取也。或省文作乞。《徐官·古今印史》氣,小篆本作气。氣爲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凡求乞者必於上,因借爲求乞字。气、乞本同一字也。後世隷楷以二字易混,乃省一筆以別之。

《六書正譌》气,俗用氣,乃稟氣之氣。雲气必用气。○按天地人物之氣雖別,而气、氣字義實同,分屬則泥矣,《正譌》之說非是。(氣)〔古文〕也,息也。《文子·守弱篇》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易·乾卦》同氣相求。《繫辭》精氣爲物。《禮·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祭義》氣也者,神之盛也。《註》氣謂噓吸出入者也。

天氣曰元氣。《後漢·明帝紀》升靈臺,望元氣。《註》元氣,天氣也。

陰陽曰二氣。《太極圖說》二氣交感,化生萬物。

五氣。《史記·五帝紀》炎帝修德振兵,治五氣。《註》王肅曰:五氣,五方之氣。

《書·洪範·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註》雨木氣,暘金氣,燠火氣,寒水氣,風土氣爲五氣。

《素問》寒熱風燥濕,五氣之聚也。寒生水,熱生火,風生木,燥生金,濕生土。

六氣。《左傳·昭元年》六氣:隂陽風雨晦明也。

《莊子·逍遙遊》乗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註》平旦爲朝霞,日中爲正陽,日入爲飛泉,夜半爲沆瀣,與天地黃之氣爲六氣。

年有二十四氣。《內經》五日謂之謂之氣。《書·正義》二十八宿,布於四方,隨天轉運,所以敘氣節也。氣節者,一歲三百六十五日有餘,分爲十二月,有二十四氣,一爲節氣,謂月初也,一爲中氣,謂月半也,以彼迭見之星,敘此月之節氣。

曆家有之。氣所動者,其灰斯散,人及風所動者,其灰聚。

有望雲氣法。《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之祲象。《註》視日旁雲氣之色,靑爲蟲,白爲喪,赤爲兵荒,黑爲水,黃爲豐。《史記·天官書》雲氣有獸居上者勝。《又》日旁雲氣,人主象。《又》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海旁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雲氣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積,精華實息者吉,虛耗者凶。《邵諤·望氣經》鬱鬱蔥蔥,隱隱隆隆,佳氣也。綿綿絞絞,條條片片,兵氣也。澤澤燄燄,女子氣也。如藤蔓挂樹者,寶氣也。紫氛如樓者,玉氣也。

道家有食氣法。《參同契》食氣鳴腸胃,吐正吸外邪。

以鼻觸物亦曰氣。《禮·少儀》執食飮者勿氣。《疏》執尊長飮食,不鼻臭之也。

《唐韻》《集韻》通。《說文》饋客芻米也。引《春秋傳》齊人來氣諸侯。

叶去訖切,音乞。《成公綏·嘯賦》聲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諸身,役心御氣。

叶丘謁切,音朅。《嵆康·寒食散賦》當吐利之困患兮,守危殆而假氣。喜乳哺之遂安兮,信衆疾之日歇。

【晓】

曉【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呼皛切《集韻》《韻會》《正韻》馨鳥切,囂上聲。《說文》明也。《玉篇》曙也。

《揚子·方言》知也。《史記·西南夷傳》指曉南越。

《前漢·元后傳》末曉大將軍。《註》曉,猶白也。

《揚子·方言》遇也。

嬴也。

《博雅》說也。

快也。

《玉篇》慧也。

【包】

包【子集下】【勹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布交切《集韻》班交切,音苞。《說文》包,象人褱姙。已在中,象子未成形也。元氣起於子。子,人所生也。男左行三十,女右行二十,俱立於巳,爲夫婦褱姙於巳。巳爲子,十月而生,男起巳至寅,女起巳至申,故男年始寅,女年始申也。

容也。《易·泰卦》九二包荒,用馮河。

裹也。《書·禹貢》包匭菁茅。《禮·樂記》倒載干戈,包以虎皮。

《前漢·班固敘傳》包漢舉信。《註》劉德曰:包,取也。

通作苞。叢生也。《書·禹貢》草木漸包。

姓。《廣韻》楚大夫申包胥之後。漢有大鴻臚包咸。

山名。《山海經註》吳縣南,太湖中包山下有洞庭穴,號爲地脈。

《集韻》《正韻》蒲交切,音咆。《集韻》匏亦作包。

庖通作包。《易·姤卦》包有魚。《繫辭》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

《韻補》房尤切,音浮。地名。春秋,公及莒人盟于包來。左氏作孚。通雅,古呼包如孚,脬與胞,桴與枹,莩與苞,浮與抱之類,同原相因,故互通。

叶補苟切,褒上聲,裹也。《詩·召南》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藉】

藉【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唐韻》慈夜切,音躤。《說文》祭藉也。《易·大過》藉用白茅。《註》薦藉于物。

《禮·曲禮》執玉,其有藉者則裼,無藉者則襲。《註》藉,藻也。《疏》凡執玉必有其藻,以承于玉。《儀禮·聘禮註》藉謂繅也。繅所以蘊藉玉。

《孟子》助者,藉也。《趙岐註》猶人相借力助之也。《戰國策》藉兵乞食于西周。

《前漢·薛廣德傳》廣德爲人溫雅有醞藉。《註》寬博有餘也。

《後漢·隗囂傳》光武素聞其風聲,報以殊禮,所以慰藉之良厚。

《綱目集覽》身之所依曰藉。

《釋名》咀藉也,以藉齒牙也。

秦昔切,音籍。狼藉,離披雜亂貌。《前漢·江都易王傳》國中口語藉藉,無復至江都。

《周語》宣王卽位,不藉千畝。《前漢·文帝紀》其開藉田。

《穀梁傳·哀十三年》其藉于成周,以尊天王。《註》藉謂貢獻。

《莊子·應帝王》猿狙之,便執斄之狗來藉。《註》藉,繩也。

《史記·武安侯傳》今吾身在也,而人皆藉吾弟。《註》藉,蹈也。

姓。《國語》藉偃,晉大夫。

《唐韻古音》讀胙。《史記·商君傳》註新序論:周室歸藉。《索隱》藉音胙。

《韻補》秦二切。《班固·西都賦》原野蕭條,目極四裔。禽相鎭壓,獸相枕藉。

相关诗句
呼春送腊蜡 尚及日南杯 粗足儿童托 未能朋俦矜 丝麻视菅蒯 吾惭笔墨斐 有文资博雅 马迁多经践 诗史入嘉话 杜陵半九州 襟灵豁陋寡 耳目异闻见 未胜行天下 就令十年读 大庖姑蚋嘬 一斑仅豹窥 蚁宫共世界 人生寻尺地 但办供客炙 万事置勿问 蔬畦剪霜芥 栈羊拨香糈 整我插书架 扫我钓鱼石 金虫缀寒灺 灵鹊占吉噪 争洁壶觞迓 僮奴洁衣褠 欢呼及姻娅 妻孥知我还 适意固暂快 人情有夺移 正比怒嗔蠏 韩公喜见蝎 归梦绕松槚 乡音近嶓岷 炷香重再拜 关头跃马帝 性命脱罟获 瞿唐送残险 风烟郁桑柘 行行到巫山 宜诛未应赦 纤辞秽高仙 索漠古台榭 峨峨神女峰 岂但震盲聩 一掷叹老张 突兀著大夏 巴东仅三户 炙面不肯嫁 却笑效颦女 可忍千金卖 宁胡悯国艳 异代称屈贾 江蓠续遗些 忠言弃土苴 重吊湘波魂 地恶记人鮓 秭归傍云岑 斯言吾久讶 辇石肆威怒 法当祭之社 黄牛功配姒 圣道褒根派 孟韩有正传 小却宁芥慸 夷陵忆文宗 佳境倒啖蔗 曩贤近交臂 此殆天所借 深惬唯壮凤 牲牢乞神嘏 贝叶与慈护 内省辄摧谢 忠信固凭倚 垢容招嗤怪 瘦骨烦拄支 惊呼亦多嗄 假寐易成魇 竟日劳髀胯 山行避涛濑 刃交俄失靶 百丈偶绝牵 持风闪荷盖 颠反常不疾 奔湍剧旋輠 一滩一危恐 百艰每吁唶 万里徒往来 唯了湖山债 三年客中都 里落腐鼠吓 微官能我诱 愤屈当一写 万折期必至 落落洞庭野 茫茫苍溟浸 顺涉心犹怕 逆溯魄自褫 漩洑怖炎夏 涸涩苦穷冬 鸥凫狎浅汊 蛟龟护老湫 雷电生叱咤 日月在吐纳 征鼙浩飞瓦 积油黯覆盎 澄渟或时且 峻迅出暂顷 飘溅雪飞洒 腾涌山合沓 屡曲意不暇 旁束状殊窘 灌注一门下 瀰漫众流会 阴机默操舍 坤轴听回斡 其微酌杯斚 载考江发源 乘时沽善价 估客聚百货 行有不俟驾 儒绅企荣途 何曾舍昼夜 舳舻日下上 村醪贱可贳 溪鱼肥入罾 女织男耕稼 王灵今一家 强嬴殒函华 负固不一姓 百万戈甲卸 一夫比剑阁 狂心各侈哆 阻兵割方域 群雄用狙诈 往者国柄分 禽轻枝倒挂 猿捷菓垂接 竹深见眠麝 月黑吼饥虎 山木高低亚 岩葩浅深杂 樵指虚枯槎 妇肩頳背筐 微缺有蜗舍 烧余通鸟耘 云气晓包藉 阳光昼隐见 窍窦饱冲射 嵌窟谁剜刳 响溜钟调哑 飞瀑練垂素 交锋报睚眦 突展壮士臂 狂湍助喧骂 怒觜忽横出 赤露经秦赭 周遭窘汉围 合处天无罅 中断路已说 丛密苦蒙絓 悬空疑崩欹 斜倾覆檐庌 宽博敞坛墠 一桉平若砑 万甓累如甃 鳞坼树皮撦 钱叠藓晕重 乱石豹熊跨 碎砾星宿稠 翠项披疑帕 裂绞贯钩鏁 饮溪走牛马 盘空矫鸾鹄 拱揖俨宾介 骈罗纷儿孙 孤撑独称霸 抗立拟分庭 剑槊寒可 髻鬟直高绾 屏障工组画 城郭巧刻划 姿妍悦美奼 面恶骇夔{魈肖换虚} 巨焰莫鎔化 积铁老风雹 根插九地隘 影临数州迥 入眼惊见乍 巨崖切汉起 固自人力假 疏凿著夏书 宇宙孰坏冶 不知太古前 放此江东泻 两山擘其间 颇疑造物者 振奇欲何夸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