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踊跃起

出自:宋代·黄庶《次韵和刘卿材见寄之什》

拼音:[qí][lín][yǒng][yuè][qǐ]

平仄:平平仄仄仄

风波一相失,倒指岁月耗。
交情见千里,文字每教告。
胸中饱耘锄,勉我获以道。
踟蹰竹帛间,相期古人到。
十年走尘土,心不勇于躁。
乃知镌磨益,不必砚席好。
君屈百里官,卓趋而鲁蹈。
不使鞭朴教,人情自倾倒。
讼稀禾黍登,醺若饮醇醪。
使者席未暖,姓名达珪瑁。
麒麟踊跃起,志远无近报。
粪土龊龊者,锱铢较称号。
青冥脚可插,泥途迹将扫。
宁知西山民,归车恐君膏。
我行省版舆,假途期问劳。
理声如壁邻,叹息不可造。
遥知诗书宰,优游漆园傲。
极目西飞云,徒使瞳子眊。
敢期枉佳作,绸缪肺襟奥。
大句驱老意,木古风雨暴。
惊味无厌已,败者豆笾犒。
我辄牵勉和,徒手大阿冒。
酌酒持君诗,吟哦舌根燥。

查看原文

注释

【麒麟】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 3.见"麒麟阁"。 4.见"麒麟殿"。
【踊跃】1.腾跳:踊跃欢呼|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2.耀武;争雄:今楚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犹足以踊跃中野也。 3.情绪激昂,争先恐后:发言踊跃|将士闻之,皆踊跃争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麒】

麒【亥集下】【鹿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其。《說文》仁獸也。麕身牛尾,一角。張揖云:牡曰麒,牝曰麟。郭璞曰:麒似麟而無角。

【麟】

麟【亥集下】【鹿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珍切,音鄰。《說文》大麚也。麕身牛尾,狼額馬蹄,五彩腹下黃,高丈二。《玉篇》仁獸也。《詩·周南》麟之趾。《傳》麟信而應禮,以足至者也。《箋》麟角末有肉,示有武不用。《大戴禮》毛蟲三百六十,麟爲之長。《禮·禮運》麟以爲畜,故獸不狘。《註》狘,驚走也。

州名。漢五原,河西二地,唐置麟州。

《十洲記》鳳麟州有集弦膠。

與燐通。光明也。《揚雄·劇秦美新文》炳炳麟麟。

叶陵延切,音連。《韓愈·雜詩》指摘相告語,雖還今誰親。翩然下大荒,被髮騎麒麟。親叶音千。此詩終篇皆先韻。○按經傳皆作麟字。《爾雅》《公羊》《京房易傳》皆作麐。《說文》麐,牝麒也。麟,大牝鹿也。據此,則麐與麟有分。《爾雅註疏》幷州界有麟,大如鹿,非瑞麟也。故司馬相如賦曰:射糜脚麟,謂此麟也。《爾雅》麠大麃牛尾一角,註云:謂之麟者,此是也。然麟麐二字,今俱通用。互詳麐字註。

【踊】

踊【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跃】

躍【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說文》迅也。《博雅》上也,進也。《六書故》大爲躍,小爲踊。躍去其所,踊不離其所。《玉篇》跳躍也。《易·乾卦》或躍在淵。《詩·邶風》踊躍用兵。

《大雅》魚躍于淵。《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註》距躍,超越也。《疏》躍以疾生名,故以距躍爲超越。

《詩·小雅》躍躍毚兔。《音義》他歷反。《疏》跳疾也。《爾雅·釋訓》躍躍,迅也。

【起】

起【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杞。《說文》能立也。《釋名》起,舉也。平舉體也。《禮·曲禮》請業則起,請益則起。《孟子》雞鳴而起。

《書·益稷》元首起哉。《疏》言無廢事業。

《禮·孔子閒居》無聲之樂,氣志旣起。《註》起,猶行也。

《禮·儒行》雖危起居,竟信其志。《註》起居,猶舉事動作也。

《論語》起予者,商也。《疏》起,猶發也。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韻補》叶口舉切。《易林》明德訖終,虎亂滋起。叶上父。

叶去九切。《徐幹·齊都賦》羽族盛興,毛羣盡起。上蔽雲穹,下被臯藪。

,古文。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