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哇相逐远奔驰

出自:明代·汤胤勣《义妇行(有引)》

拼音:[wā,wa][wā,wa][xiāng,xiàng][zhú][yuǎn,yuàn][bēn,bèn][chí]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顾家一女肤如玉,炯炯灵台抱贞淑。
择配奚川武肃孙,井臼亲操谢膏沐。
不必荆钗并布袄,雍雍自是闺中宝。
抚卑事上尽欢心,内外皆称新妇好。
欢乐未央灾祸来,闾阎满眼飞尘埃。
长鲸大豕互吞食,雌凰雄凤难徘徊。
强将性命依岩壑,柏叶松肪共咀嚼。
草衣木履度晨昏,乃畏强梁横侵掠。
丈夫前室有佳儿,哇哇相逐远奔驰
足趼腹枵行不得,锋横矢乱计宁施。
妾身有子年尤小,恩义欲兼嗟力少。
残生苟幸得完全,孤诚自有神明表。
拊膺长恸望天呼,回头已作沟中枯。
男子虽羞邓伯道,妇女何惭鲁义姑。
皇明九五真龙出,一扫寰区群蚤虱。
归来室宇尚依然,四方重睹升平日。
矻然妇织与夫耕,眼看家道日康宁。
苍苍主者岂无谓,两男一女连绵生。
五十年来三百指,螽斯夺尽前人美。
珍珠帘卷画堂深,鹤发披肩全寿祉。
节孝贤能世岂无,苍黄谁得展良图。
伤哉此道日凋丧,事迹何繇付董狐。

查看原文

注释

【哇哇】1.善言貌。 2.形容小儿学语貌。 3.象声词。哭﹑笑声。 4.象声词。吵嚷声。 5.象声词。鸟鸣声。
【奔驰】(车、马等)很快地跑:骏马~ㄧ列车在广阔的原野上~。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哇】

哇【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於佳切《韻會》幺佳切,音娃。《說文》諂聲也。

《廣韻》淫聲。《揚子·法言》或雅或鄭,何也。曰:中正則雅,多哇則鄭。

吐也。《孟子》出而哇之。《註》出門而哇吐之。

《集韻》或作䵷。《前漢·王莽傳贊》紫色䵷聲。《註》師古曰:䵷者,樂之淫聲也。

《集韻》涓畦切,音圭。謳歌也。

《玉篇》諂聲也。

《集韻》《類篇》希佳切,音㗨。義同。

《集韻》喉咽結塞貌。

《集韻》《類篇》獲媧切,音懷。亦喉結塞也。《莊子·大宗師》屈服者,其嗌言若哇。《註》氣不平暢也。

《集韻》烏媧切,音蛙。亦淫聲。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瓜切,音窊。義同。

《韻會》小兒聲。

吐也。

《集韻》胡卦切,音畫。亦喉結塞也。

【相】

相【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

《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

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

《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

《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

《爾雅·釋詁》導也。

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相者,一人敎導,卽贊勉也。

《增韻》。

《廣韻》扶也。《禮·禮器》樂有相步。《註》扶工也。

《小爾雅》治也。《左傳·昭九年》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註》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

選擇也。《周禮·春官·簭人》上春相簭。《註》謂更選擇其蓍也。

送杵聲。《禮·曲禮》鄰有喪,舂不相。《註》相者,聲以相助,歌以助舂,猶引重者呼邪許也。

相術。《左傳·文元年》內史叔服能相人。

月名。《爾雅·釋天》七月爲相。

官名。《呂覽》相者,百官之長也。《古三墳》伏犧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前漢·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

計相。《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註》專主計籍。

內相。《唐書·陸贄傳》贄爲翰林時,號內相。

家相。《禮·曲禮》士不名家相。《註》主知家務者。

《周禮·春官》有馮相氏。《夏官》有方相氏。

樂器。《禮·樂記》治亂以相。《註》相卽拊也。亦以節樂,以韋爲表,裝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

星名。《石申星經》相星在北極斗南。

江神,名奇相。見《博雅》。

太史祥風,以占吉凶。《古今注》作伺風鳥,夏禹所作也。

藥名。《本草綱目》相,麻黃別名。相鳥,馬蘭別名。

地名。《商書序》河稟甲居相。《註》在河北。令魏郡有相縣。

州名。後魏置相州,唐曰鄴都。

姓。《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出四姓,一曰相氏。《後秦》相雲。《北齊》相願。

相里,務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複姓。

《字彙補》音禳。《禮·祭法》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註》相近當爲禳祈,王肅又作祖迎。

叶思必切,音悉。《杜甫·漫興絕句》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陸游詩話》白樂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爲問長安月,如何不相離是也。此詩相欺,亦當讀入聲。《說文》易緯文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故从目从木。《正字通》相,俗作爲二,非。

【逐】

逐【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逐之。

《隱十一年》子都拔戟以逐之。

《廣韻》驅也。《正韻》斥也,放也。《史記·李斯傳》非秦者去,爲客者逐。

《管仲傳》三仕三見逐。

《玉篇》競也。《左傳·昭元年》自無令王諸侯逐進。《後漢·趙壹傳》捷懾逐物,日富月昌。

《正韻》逐逐,篤實也。

馳貌。《易·頤卦》其欲逐逐。

日逐,地名。《前漢·宣帝紀》迎日逐,破車師。

《集韻》《韻會》亭歷切,音迪。《易》其欲逐逐。《蘇林》音迪。

《字彙補》同門切。與豚同。《山海經》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

《集韻》直祐切,音胄。奔也。《山海經》夸父與日逐。

【远】

遠【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

《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

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俗作逺。

【奔】

奔【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犇《唐韻》博昆切《集韻》《韻會》《正韻》逋昆切,本平聲。《說文》走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門外謂之趨,中庭謂之走,大路謂之奔。一曰趨事恐後曰奔。《詩·周頌》駿奔走在廟。

嫁娶而禮不備亦曰奔。《周禮·地官·媒氏》仲春之月,令會男女,奔者不禁,謂不必六禮備,非淫奔也。

凡物皆言奔。《詩·鄘風》鶉之奔奔。《小雅》鹿斯之奔。《石鼓文》霝雨奔樹。《韓愈·秋懷詩》鳴聲若有意,顚倒相追奔。空堂黃昏暮,我坐默不言。○按奔言俱十三元韻,《正字通》沿《字彙》之誤,奔叶音邊,豈以言在一先韻耶。

姓。石晉將奔洪進。

《集韻》《韻會》方問切,音憤。覆敗也。《李陵·與蘇武書》斬將搴旗,追奔逐北。

《廣韻》甫悶切《集韻》《韻會》補悶切《正韻》逋悶切,本去聲。急赴也。《釋名》變也。有急變奔赴之也。《增韻》奔走,湊集也。

叶於夷切,音依。《崔亭伯七依》乃命長秋使驅獸,夷羿作虞人。騰句喙以追飛,騁韓盧以逐奔。《說文》从夭,賁省聲,入夭部。俗省作奔。,奔本字。

【驰】

馳【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池。《玉篇》走奔也。《廣韻》馳騖也,疾驅也。《左傳·莊十年》公將馳之。

《玉篇》天子道也。《正字通》馳道,天子所行路,若今之中道。

姓。《姓苑》明馳九垓,仁壽縣舉人。

《集韻》唐何切,音駝。亦走也。

叶徒臥切,音隋。《詩·小雅》不失其馳,舍矢如破。

叶尺里切,音恥。《劉向·九歎》周流覽於四海兮,志升降以高馳。徵九神於回極兮,建虹采以招指。

叶直詈切,音滯。《蔡邕·彈棊賦》於是列象,彫華逞麗。豐腹斂邊,中隱四企。輕利調博,易使騁馳。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