鹑衣畏祁寒

出自:明代·张宇初《养疾》

拼音:[chún][yī][wèi][qí][hán]

平仄:平平仄平平

濯足山涧中,杖策暝乃还。
寒蜩鸣疏树,落日下西山。
灌园露已湿,倦息衡门间。
墟里或过问,跬步愧益艰。
窭空非苦疾,鹑衣畏祁寒
宁贻启期诮,齿落无衰颜。

查看原文

注释

【鹑衣】破烂的衣服。鹑尾秃,故称。语本《荀子.大略》:"子夏贫,衣若县鹑。"
【祁寒】大寒;奇冷:祁寒坼地|京师丐食死于祁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鹑】

鶉【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淮南子·時則訓》田䑕化爲鶉。

《畢萬術》蝦蟆得爪化爲鶉。《交州記》南海有黃魚,九月則化爲鶉。《陸佃云》鶉無常居,而有常匹,故《尸子》曰:堯鶉居。詩曰:鶉之奔奔。言鶉能不亂其匹,衞人以爲宣姜鶉之不如也。

俗言此鳥性淳,飛必附草,行不越草,遇草橫前,卽旋行避之,故曰鶉。《正字通》鶉尾特禿,若衣之短結,故凡敝衣曰衣若縣鶉。

《山海經》崑崙之丘有鳥,名鶉鳥。是司帝之百服。

星名。《埤雅》南方朱鳥七宿,曰鶉首,鶉火,鶉尾。

縣名。《前漢·地理志》安定郡鶉隂縣。《後漢·郡國志》安定郡有鶉觚。

與醇同。《揚子·寡學篇》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鶉兮。言孔子敎人,有以手援而醇和也。

《集韻》船倫切,音脣。義同。

《集韻》《正韻》都昆切,音敦。《莊子·天地篇》聖人鶉居而鷇食。

《集韻》《正韻》徒官切《韻會》徒丸切,音團。《詩·小雅》匪鶉匪鳶,翰飛戾天。《註》鶉,徒丸反。

【衣】

衣【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衣銘》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絲衣,祭服也。《詩·周額》絲衣其紑。

《博雅》寢衣,衾,服也。

《釋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閒施一襠,以養心也。

面衣。《晉書·惠帝紀》尚書高光進面衣。

耳衣。《唐·邊塞曲》金縫耳衣寒。

綴衣,掌衣服官名。《書·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

白衣,未仕之稱。《後漢·崔駰傳》憲諫以爲不宜與白衣會。

牛衣,編亂麻爲之。卽今俗呼爲龍具者。《前漢·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

垣衣,苔也。《王融詩》垣衣不可裳。

姓。《通志·氏族略》見《姓苑》。《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人名。《高士傳》被衣,堯時人。蒲衣,舜時人。

靑衣,地名。《史記·彭越傳》處蜀靑衣。《註》今爲臨卭。

借服膺意。《書·康誥》紹聞衣德言。

《唐韻》於旣切,讀去聲。服之也。《玉篇》以衣被人也。《增韻》著衣也。《晏子·雜下篇》衣十升之布。《前漢·東方朔傳》身衣弋綈。

《韻補》於斤切。齊人言衣聲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謂歟。一作㐆。《通志·六書略》卽衣字,从向、身。

【畏】

畏【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尉。惡也。《廣韻》畏懼。《增韻》忌也。

心服也。怯也。《易·震卦》雖凶无咎,畏鄰戒也。《書·呂》永畏惟罰。《傳》當長畏懼,惟爲天所罰。

《集韻》於非切,音威。《書·臯陶謨》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傳》天明可畏,亦用民成其威。《釋文》畏如字。徐音威。○按《古文尚書》威畏同,天威棐忱,今文作畏。《禮·表記》引書:德威惟威。註:讀作畏。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夫角之中,恆當弓之畏,畏也者必橈。杜子春云畏當作威。威謂弓淵,角之中央與淵相當。鄭謂畏讀如秦師入隈之隈。《釋文》畏,烏回反。

《集韻》鄔賄切,音猥。同嵔。嵔壘,山名。或省。

【祁】

祁【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渠脂切《集韻》《韻會》翹移切《正韻》渠宜切,音岐。盛也,大也。《書·君牙》冬祁寒。《詩·小雅》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舒遲貌。《詩·召南》被之祁祁。

《小雅》興雨祁祁。

衆多也。《詩·豳風》采蘩祁祁。

《大雅》諸娣從之,祁祁如雲。《註》祁祁,徐靚也。如雲,衆多也。

姓。

通作耆。《史記·五帝紀註》堯姓伊祁。《禮·郊特牲》作伊耆。

縣名。在太原。

諡。《左傳·莊六年》鄧祁侯。《疏》諡法,經典不易曰祁。衞有石祁子。

《史記·諡法》治典不殺曰祁。《註》秉常不衰也。

《廣韻》職雉切《集韻》軫視切,音旨。地名。

【寒】

寒【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

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

《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

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

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夏本紀》伯明氏之讒子寒浞封國。

姓。漢博士寒朗。

叶胡田切,音賢。《楚辭·天問》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叶側鄰切,音眞。《歐陽修·答韓子華詩》俊乂沈下位,惡去善乃伸。家至與戸到,飽饑而衣寒。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