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帝不得尫

出自:明代·李梦阳《乙丑除夕追往愤五百字》

拼音:[xū,yù][dì][bù,fǒu][dé,děi,de][wā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忆昔蕤宾初,皇疾辍临仗。
维日白气亘,黑风复排踢。
俄传天柱折,忽若慈母丧。
帝本尧舜姿,末履转清伉。
敛衽接耆硕,高出文景上。
两宫悦孝子,九庙歆流鬯。
毅然整六师,霹雳无前向。
犬羊遁朔漠,鲸鲵蛰溟涨。
渊冲不凝寿,日表空殊相。
蜿蜿湖中龙,一夕拔惊浪。
回首哭苍梧,魂断湘南瘴。
念昨下明纶,臣也诚无状。
誓死叫阊阖,伸颈甘砧盎。
梁窦势如灼,汉廷色惆怅。
皇乃西园游,召彼侍供帐。
从容杯酒间,似让还非让。
未剖青琐封,已下金鸡放。
臣微讵足惜,统体关衰王。
历数古明辟,圣节畴能尚。
逝欲碎臣骨,吁帝不得尫
攀髯眇莫及,痛哭桥山葬。
玉光动前星,朱符阐灵贶。
主器难久虚,勉起答群望。
金木欻为祟,太白昼相抗。
羯胡敢余侮,吾徒尽乘障。
呜呼榆台役,弃我六千壮。
踉跄战士骨,躐趿将军韔。
二竖固轻率,腐尸亦云当。
所恨国威辱,北鄙气凄怆。
钲鼓疑皇情,何以慰宸况。
凄凄建未月,临门遣征将。
纨曌作元戎,京军欲浮宕。
翻使沿边卒,束手遭棰掠。
揭嶭云中城,谁复扼其吭。
胡来风雨声,胡去横拍唱。
千村与万落,人烟奔漂荡。
婴儿贯高槊,志妇经衣桁。
狐狸叫破垒,落日悄苍漭。
此辈诚鼠窃,反覆亦难量。
骐骥驾盐车,虚名缚肮脏。
世岂乏颇牧,贱或执鞭杖。
琐琐登坛子,饱之则飞扬。
吁此良太枉,国忾何由畅。
水旱而秋雷,阴阳迭骄亢。
皇天虽至公,视之但坱々。
臣当历服始,谬进大夫行。
退朝实愤切,欲吐畏官谤。
武王秉黄钺,师事太公望。
列圣构梁栋,驾驭亦英匠。
先帝升遐日,临榻召三相。

查看原文

注释

【不得】1.不能得到;得不到。 2.不能;不可。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吁】

【帝】

帝【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諦。《說文》諦也。王天下之號也。《爾雅·釋詁》君也。《白虎通》德合天者稱帝。《書·堯典序》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疏》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帝者,諦也。言天蕩然無心,忘于物我,公平通遠,舉事審諦,故謂之帝也。五帝道同于此,亦能審諦,故取其名。《呂氏春秋》帝者,天下之所適。王者,天下之所往。《管子·兵法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史記·高帝紀》乃卽皇帝位汜水之南。《註》蔡邕曰:上古天子稱皇,其次稱帝。

諡法。《史記·正義》德象天地曰帝。

上帝,天也。《易·鼎卦》聖人亨,以享上帝。《書·舜典》肆類于上帝。

五帝,神名。《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註》蒼帝曰靈威仰,赤帝曰赤熛怒,黃帝曰含樞紐,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紀。《家語》季康子問五帝之名。孔子曰: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

星名。《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乙常居也。《註》文耀鉤云:中宮大帝,其精北極星。春秋合誠圖云:紫微大帝室,太乙之精也。正義曰:太乙,天帝之別名也。《又》大角者,天王帝廷。《註》索隱曰:援神契云:大角爲坐候。宋均云:坐,帝坐也。《又》太微三光之廷,其內五星,五帝座。

地名。《左傳·僖三十一年》衞遷于帝丘。《註》帝丘,今東郡濮陽縣,故帝顓頊之墟,故曰帝丘。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得】

得【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

貪也。《論語》戒之在得。

《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集韻》或作㝶。

【尫】

尫【寅集上】【尢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正字通》俗字。

相关诗句
临榻召三相 先帝升遐日 驾驭亦英匠 列圣构梁栋 师事太公望 武王秉黄钺 欲吐畏官谤 退朝实愤切 谬进大夫行 臣当历服始 视之但坱々 皇天虽至公 阴阳迭骄亢 水旱而秋雷 国忾何由畅 吁此良太枉 饱之则飞扬 琐琐登坛子 贱或执鞭杖 世岂乏颇牧 虚名缚肮脏 骐骥驾盐车 反覆亦难量 此辈诚鼠窃 落日悄苍漭 狐狸叫破垒 志妇经衣桁 婴儿贯高槊 人烟奔漂荡 千村与万落 胡去横拍唱 胡来风雨声 谁复扼其吭 揭嶭云中城 束手遭棰掠 翻使沿边卒 京军欲浮宕 纨曌作元戎 临门遣征将 凄凄建未月 何以慰宸况 钲鼓疑皇情 北鄙气凄怆 所恨国威辱 腐尸亦云当 二竖固轻率 躐趿将军韔 踉跄战士骨 弃我六千壮 呜呼榆台役 吾徒尽乘障 羯胡敢余侮 太白昼相抗 金木欻为祟 勉起答群望 主器难久虚 朱符阐灵贶 玉光动前星 痛哭桥山葬 攀髯眇莫及 吁帝不得尫 逝欲碎臣骨 圣节畴能尚 历数古明辟 统体关衰王 臣微讵足惜 已下金鸡放 未剖青琐封 似让还非让 从容杯酒间 召彼侍供帐 皇乃西园游 汉廷色惆怅 梁窦势如灼 伸颈甘砧盎 誓死叫阊阖 臣也诚无状 念昨下明纶 魂断湘南瘴 回首哭苍梧 一夕拔惊浪 蜿蜿湖中龙 日表空殊相 渊冲不凝寿 鲸鲵蛰溟涨 犬羊遁朔漠 霹雳无前向 毅然整六师 九庙歆流鬯 两宫悦孝子 高出文景上 敛衽接耆硕 末履转清伉 帝本尧舜姿 忽若慈母丧 俄传天柱折 黑风复排踢 维日白气亘 皇疾辍临仗 忆昔蕤宾初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