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局印一组

出自:宋代·彭龟年《送刘寺簿知衡州》

拼音:[jú][jú][yìn][yī][zǔ]

平仄:平平仄平仄

刺史官已尊,郴左郡尤古。
太常墨庄家,帝命分竹五。
扶摇负劲翮,巨浸落双橹。
谁能极所至,千里看举武。
纷纷轓两朱,局局印一组
世无元道州,万物气不吐。

查看原文

注释

【局局】1.笑貌。 2.畏缩貌;拘束貌。 3.狭窄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局】

局【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渠玉切《集韻》《韻會》衢六切,音跼。《說文》促也。从口,在尺下,復局之。一曰博,所以行棊,博局外有垠堮周限可用,故謂人材爲幹局。《廣韻》曹局也。《禮·典禮》左右有局。《註》軍之左右有部分,不相濫也。《又》各司其局。《註》軍行須監領也。

拘也,促也,曲身也。《屈原·離騷》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註》曲促,回顧不前也。《史記·魏其傳》今日廷論,乃局趣效轅下駒。

鬈髮也。《詩·小雅》予髮曲局。《註》局,卷貌。

《增韻》匣也。

《唐文粹》有負局生。

叶居亦切。《詩·小雅》謂天蓋高,不敢不局。叶下蹐蜴。蹐音積。

【印】

印【子集下】【卩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因去聲。《說文》執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卪。卪象相合之形。今文作卩,瑞信也。手爪以持印。會意。《廣韻》符,印也。印,信也,亦因也,封物相因付。《增韻》刻文合信也。《前漢·百官公卿表》二千石皆銀印,二百石以上皆銅印。《註》師古曰:刻文云:某官之印。

姓。《廣韻》左傳,鄭大夫印段,出自穆公子印,以王父字爲氏。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组】

組【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則古切《集韻》總古切《正韻》總五切,纁璣組。《傳》組,綬類。《周禮·天官·典絲》凡祭祀,共黼畫組就之物。《疏》組就者,謂以組爲冕旒之就。

《詩·邶風》執轡如組。《註》組,織組也。

《詩·鄘風》素絲組之。《箋》素絲者,以爲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或以維持之。

《儀禮·士喪禮》著組繫。《註》組繫,可爲結也。

《儀禮·士喪禮》鬠用組。《註》用組,組束髮也。

《禮·內則》織紝組紃。《疏》組紃,俱爲絛。薄闊爲組,似繩者爲紃。

《左傳·襄三年》使鄧廖帥組甲三百。《註》組甲,漆甲成組文。《疏》組甲,以組綴甲,車士服之。

《集韻》千余切,音疽。邑名。在海中。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