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良未忆

出自:宋代·邓有功《送曾子华游赣》

拼音:[sān][shěng,xǐng][liáng][wèi][yì]

平仄:平仄平仄仄

丈夫达有遇,出令走千里。
焚香玩太空,宴坐尘不起。
云胡子曾子,不自乐沂不。
风烟挟两袖,足跟尚芒履。
持被直承明,三省良未忆
观君气如虹,接淅亦可美。
昔年子长游,落笔妙信史。
三苏出岷峨,文章仰欧子。
此行崆峒岭,万事宁足侈。
郁孤有奇观,佳句公摩洗。
予生事斗室,出若畏澜蠡。
长安歌狭邪,神鼎铸螭鬽。
穷通匪同途,动静实一理。
时止复时行,愿与参此义。

查看原文

注释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三】

三【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姓。明三成志。

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與三同。

《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省】

省【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息幷切,騂上聲。《說文》視也。《爾雅·釋詁》察也。《易·觀卦》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敎。《論語》吾日三省吾身。

《廣韻》審也。《正字通》明也。《列子·楊朱篇》實僞之辨,如此其省也。

孟孫陽曰: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節,省矣。

《爾雅·釋詁》善也。《詩·大雅》帝省其山。《箋》省,善也。《禮·大傳》省于其君。《註》善于其君,謂免于大難也。

《小爾雅》過也。《史記·秦始皇紀》飾省宣義。《註》飾,文飾也。省,過也。

《博雅》省省,不安也。《揚子·方言》秦晉之閒謂不安爲省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所景切,生上聲。禁署也。《前漢·昭帝紀》帝姊長公主共養省中。《蔡邕云》本爲禁中,避元后父名改曰省中。《師古曰》省,察也。言入此中者當察視,不可妄也。

《唐書·百官志》官司之別曰省,曰臺,如尚書,黃門,中書,祕書,殿中,內侍六省是也。《韻會》本作。

《集韻》也。《韻會》少也。《左傳·僖二十一年》貶食省用。《禮·鄉飲·酒義》拜至獻酬,辭讓之節繁,及介省矣。《註》小減曰省。《史記·李將軍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註》省,少也。

《釋名》省,嗇也。曜嗇約少之言也。

藕名。《淸異錄》北戎藕止三孔,漢語轉譯其名曰省事三。

姓。《左傳》宋大夫省臧。

與眚通。《書·洪範》王省惟歲。《史記·宋世家》作眚。《公羊傳·莊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省。《左傳》《穀梁》作眚。

《集韻》息淺切,音蘚。同獮。秋田也。《禮·玉藻》惟君有黼裘,以誓省。《註》省,當爲獮。《說文》本作。从睂省,从屮。《徐鉉曰》屮,通識也。《同文舉要》舊从目从屮,徹於目者,能省視。

从少从目。凡物少經目則省事。眇同意。《字彙補》又作①。①字原作屮下省。

【良】

良【未集下】【艮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音梁。《說文》善也。《廣韻》賢也。《釋名》良,量也。量力而動,不敢越限也。《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

《太甲》一人元良,萬邦以貞。《註》元,大。良,善也。

《論語》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朱註》良,易直也。

《爾雅·釋詁》良,首也。

《博雅》良,長也。

《正韻》器工曰良。《禮·月令》陶器必良。《周禮·天官·王府》掌凡良貨賄之藏。

《內府》掌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

《春官·巾車》凡良車散車不在等者,其用無常。《註》作之有功有沽。《疏》精作爲功則曰良。麤作爲沽,則曰散也。

《博雅》良,牢,也。

深也。《後漢·祭遵傳》良夜乃罷。《註》良,猶深也。

良人,夫也。《儀禮·士昏禮》御衽于奧,媵衽良席在東。《註》婦人稱夫曰良。《孟子》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

夫稱婦亦曰良人。《詩·唐風》今夕何夕,見此良人。《毛傳》良人,美室也。◎按朱註云:良人,夫稱也。與毛傳異。

良久,頗久也。《列子·仲尼篇》公子牟默然良久,告退。《正韻》或以爲良久,少久也。一曰良,略也。聲輕,故轉略爲良。

病愈曰良愈。

能也。《左傳·昭十八年》弗良及也。《疏》正義曰:良是語詞。服虔云:弗良及者,不能及也。良,能也。

《左傳·莊十六年》良月。《註》十月也。

《禮·少儀》僕者右帶劒,負良綏,申之面。《註》良綏,君綏也。

《莊子·危言篇》嘗視其良。《註》墓也。

《諡法》溫良好善曰良。

姓。鄭大夫良霄,漢長秋良賀。

王良,星名。

大良造,秦官名。

地名。《左傳·昭十三年》秋,晉侯會吳子于良。《註》下邳有良城縣。

山名。《山海經》良餘之山,其上多穀柞,無石。

草名。《博雅》黃良,大黃也。

彊良,獸名。見《山海經》。

吉良,良馬名。見《唐書·兵志》。

《古今注》螢火,一名丹良。

《韻會》里養切,音兩。《周禮·夏官·方相氏》以戈擊四隅,毆方良。《註》方良,罔兩也。《釋文》方言:罔良,音兩。

《正字通》音亮。《古詩》良無盤石固。《李白·宴桃李園序》良有以也。

【未】

未【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忆】

憶【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增韻》古作意,誤。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