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愤心

出自:明代·邵宝《胥门》

拼音:[fèn][fèn][xīn]

平仄:仄仄平

臣奢无辜为君戮,臣胥敢怒不敢哭。
朝辞楚疆莫吴国,还兵入郢亦太酷。
愤愤心,还未足。
楚何怨。吴何恩。豫让死,王裒存。
是邪非,不必论。
一片鸱夷皮,裹骨难裹魂,北风莫遣向越奔。
向越奔,无不可,只恐仇吴似仇楚。

查看原文

注释

【愤愤】很生气的样子:~不平。也作忿忿。
【愤心】愤怒或愤激之心。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愤】

憤【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正韻》房吻切《集韻》《韻會》父吻切,墳上聲。《說文》懣也。从心賁聲。《周語》陽癉憤盈。《註》積也。鬱積而怒滿也。

《集韻》或作。亦作賁。《禮·樂記》廣賁之音作,而民剛毅。《音義》依註讀爲憤,扶粉反。

作馮。《莊子·盜跖篇》侅溺於馮氣,郭象讀。

《韻會》《正韻》上聲,字書有上去二音。

叶符筠切,音焚。《蘇轍·祭范鎭文》力諫不從,遂致爲臣。開門接士,不怨不憤。《說文》憤本字。憤字从芔作。

【心】

心【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

《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東方五度,宿名。《史記·天官書》心爲明堂。

《禮·明堂位》夏后氏祭心。《註》氣主盛也。

《月令》季夏祭先心。《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去聲。《吳棫·韻補》息吝切。《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叶思眞切,音新。《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叶先容切,音松。《詩·大雅》吉甫作頌,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叶思征切,音騂。《揚子·太經》勤于心否貞。

叶桑鳩切,音修。《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按《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