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兀卷笋箨

出自:近现代·陈三立《后湖观荷》

拼音:[piāo][wù][juàn,juǎn][sǔn][tuò]

平仄:平仄仄仄仄

秋阴孕晨雨,凉色润郊郭。
游侣鱼贯前,野航欣有托。
捷疾脱箭靫,飘兀卷笋箨
萧萧葭苇风,零语挂寥廓。
菱芡纷纠缦,细杂波光掠。
败荷犹映蔚,千顷青漠漠。
淤洲得柳堤,板桥半烧烁。
一二冲烟鸥,衔鱼眼中落。
棘径夹修篁,遂陟太傅阁。
云霄万古意,相顾年腰脚。
饥僧亦逃去,租吏稍朘削。
风景举目非,谁云世外乐。
小饮敌荒寒,积虑赦缠缚。
归随捆箬舟,听噪城门鹊。

查看原文

注释

【飘兀】飘荡;摆动。
【笋箨】笋皮。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飘】

飄【戌集下】【風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韻會》《正韻》遙切,音標。《玉篇》旋風也。《詩·檜風》匪風飄兮。《釋文》符遙反,又必遙反。《前漢·蒯通傳》飄至風起。《註》必遙反。謂疾風。

《廣韻》符霄切《集韻》毗霄切,音瓢。義同。《爾雅·釋天》回風爲飄。《釋文》飄,音瓢。《詩·小雅》飄風發發。《釋文》飄,避遙反。

《唐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音嫖。飄颻。《史記·司馬相如傳》天子大說,飄飄有凌雲之氣。

《韻會》吹也。《曹植詩》驚風飄白日。《陶潛·歸去來辭》風飄飄而吹衣。

落也。《莊子·達生篇》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註》落也。《韻義》飄,匹遙反。

《韻會》通作漂。《前漢·楊惲傳》漂然皆有節槩,知去就之分。

通作縹。《前漢·揚雄傳》縹縹有凌雲之志。

《集韻》匹妙切,音剽。《曹植·感節賦》折若華之翳曰:庶朱光之長照。願寄軀于飛蓬,乗陽風而遠飄。《說文》作。

【兀】

兀【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忽切,音杌。《說文》兀,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

刖足曰兀。《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仲尼曰:無趾,兀者也。

《柳宗元·晉問篇》乗水潦之波,以入於河而流焉,盪突硉兀。《註》危石也。

兀兀,不動貌。《韓愈·進學解》常兀兀以窮年。

《正韻》臬兀,不安也。亦作卼。《易·困卦》于臲卼。

姓。《韻會》後魏改樂安王元覽爲兀氏。

《韻會》或作掘。《莊子·齊物論》掘若槁木。

【卷】

卷【子集下】【卩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居倦切《集韻》《韻會》古倦切《正韻》吉掾切,音眷。《說文》厀曲也。

書卷。《揚子·法言》一卷之書,必立之師。《增韻》可舒卷者曰卷。編次者曰帙。

《唐韻》居轉切《集韻》《韻會》《正韻》古轉切,眷上聲。《廣韻》舒卷之卷。《韻會》或作捲。

卷耳,艸名。《詩·周南》采采卷耳。

卷舌,星名。《前漢·劉向傳》客星見昴卷之閒。《註》師古曰:見於昴與卷舌之閒也。

《唐韻》巨員切《集韻》《韻會》逵員切,音權。《集韻》曲也。《詩·大雅》有卷者阿。

《中庸》一卷,石之多。《註》猶區也。

《韻會》大卷,黃帝樂名。《周禮·大司樂註》卷者,卷聚之義。

通作惓。《前漢·賈捐之傳》敢昧死竭卷卷。

《集韻》《韻會》《正韻》驅圓切,音㒽。《集韻》縣名,在河南。《前漢·周勃傳》周勃,沛人,其先卷人也。

《集韻》一曰冠武。

《正韻》古本切,音袞。《禮·王制》三公一命卷,天子卷冕。

【笋】

笋【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思引切《集韻》聳尹切,音隼。竹胎也。

《本草》澤蘭,根名地笋,以根可食也。《集韻》本作筍。(筍)〔古文〕可爲蔬食。諸竹筍氣味甘,微寒,無毒。

縣鐘磬之橫木曰筍,與簨同。《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筍虡。《註》樂器所懸橫曰筍,直曰虡。《疏》筍讀爲竹筍之筍。

《類篇》於倫切。弱竹,可爲席。《書·顧命》敷重筍席。《傳》筍,蒻竹。徐云:竹子竹爲席。

《集韻》《韻會》《正韻》須閏切,音峻。竹輿也。《公羊傳·文十五年》齊人歸公孫敖之喪,脅物而歸之,筍將而來也。《註》筍者,竹箯。一名編輿,齊、魯以北名之曰筍。《集韻》筍或作箰,俗作笋。簨字原从竹从巺作。

【箨】

籜【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廣韻》《正韻》他各切《集韻》《韻會》闥各切,音託。《類篇》竹皮也。《謝靈運詩》初篁苞綠籜。《註》籜,竹皮也。

草名。《山海經》甘棗之山,其下有草,葵本而杏葉,黃花而莢實,名曰籜。可以已瞢。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