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岩在东麓

出自:宋代·苏辙《卢鸿草堂图》

拼音:[lú][yán][zài][dōng][lù]

平仄:平平仄平仄

昔为大室游,卢岩在东麓
直上登封坛,一夜茧生足。
径归不复往,峦壑空在目。
安知有十志,舒卷不盈幅。
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
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录。
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
嗟予缚世累,归来有茅屋。
江干百亩田,清泉映修竹。
尚将逃姓名,岂复上图轴。

查看原文

注释

【东麓】东边山脚。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卢】

盧【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洛乎切《集韻》《正韻》龍都切《韻會》籠都切,路平聲。《說文》飯器也。《字彙》盛火器也。《六書正譌》別作鑪爐,非。

與鑪罏壚通。《類篇》賣酒區也。《前漢·食貨志》令官作酒,率開盧以賣。

《司馬相如傳》文君當盧。《註》累土爲盧,以居酒瓮,四邊隆起,其一面高,形如鍜盧。《史記》作當鑪。《晉書·阮籍傳》作當罏。《王戎傳》作酒壚。

借爲黑色之稱。《集韻》黑弓也。通作玈。或作黸。《書·文侯之命》盧弓一,盧矢百。《左傳·僖二十八年》作玈弓矢。《揚子·法言》作黸。

《釋名》土黑曰盧。盧然解散也。

《水經注》奴盧縣有黑水,故池水黑曰盧,不流曰奴,因以爲名。

《韻會》湛盧,越劒名,歐冶子所鑄。言湛然如水黑也。

勃盧,矛屬。《集韻》長謂之勃盧。

呼盧,摴蒱戲,五子皆黑曰盧,最勝采也。《晉書·劉毅傳》挼喝五木成盧。

與矑通。目中黑子也。《前漢·揚雄甘泉賦》玉女無所,眺其淸盧。《註》盧,目童子也。《文選》作矑。本作〈目〉。

與獹通。良犬名。《詩·齊風》盧令令。《傳》盧,田犬。《張華·博物志》韓國有黑犬,名盧。《博雅》作韓獹。

與顱通。頭盧,首骨也。《前漢·武五子贊》頭盧相屬於道。《史記》作頭顱。俗作髗。

當盧,馬首飾。《詩·大雅·鉤膺鏤鍚箋》眉上曰鍚,刻金飾之,今當盧也。《正義》當馬之額盧。

的盧,馬名。《埤雅》顙有白毛,謂之的盧。俗云的顱,非也。

與鸕通。水鳥名。《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箴疵鳷盧。《註》鸕鷀也。《史記》作鸕。

與蘆通。觚盧,草名。《前漢·司馬相如子虛賦》蓮藕觚盧。《註》扈魯也。《史記》作菰蘆。

《廣韻》葦未秀者曰蘆。《禮·中庸》夫政也者,蒲盧也。《朱註》蒲,葦也。《鄭註》蒲盧,蜾蠃,謂土蜂也。《爾雅·釋蟲》果蠃,蒲盧。《註》卽細腰蜂也。《解頤新語》瓠細腰者曰蒲盧。蜂細腰者一曰蒲盧。

與。

水名。《宋史·河渠志》有胡盧河。《五代史·突厥傳》牛蹄突厥,其水曰瓠河。

與櫨通。柱上柎,卽今之斗也。《釋名》盧在柱端,都盧負屋之重也。《爾雅·釋宮》作櫨。《疏》斗栱也。

與籚廬通。都盧,國名。一曰戲伎名。《前漢·地理志》南入海有都盧國。《註》其國人勁捷,善緣高,故張衡西京賦云:都盧尋橦。《程大昌·演繁露》唐人以緣橦爲都盧緣。○按《晉語》侏儒扶盧,韋氏謂扶緣也。盧矛戟之柲,緣之以爲戲。《說文》作扶籚。《周禮·冬官考工記》作廬器。註:廬,力吾反,戈戟殳矛之柄也。是盧與籚廬古字通。

與轤通。鹿盧圜轉木也。《禮·喪大記註》以紼繞閒之鹿盧,輓棺而下之。

鹿盧,劒名。《宋書·禮志》劒不得鹿盧形。《註》古劒首以玉作鹿盧,謂之鹿盧劒。

果名。《爾雅·釋木·邊腰棗註》今謂之鹿盧棗。

若盧,官名。主弩射。《前漢·百官公卿表》少府屬官有若盧令丞。

獄名。主鞫將相大臣。《禮·月令·疏》囹圄,漢曰若盧。

盧牟,猶規矩也。《淮南子·要略篇》盧牟六合。

盧胡,笑也。一作胡盧。《後漢·應劭傳》掩口盧胡而笑。《孔叢子·抗志篇》衞君胡盧大笑。

地名。《左傳隱三年》尋盧之盟也。《註》齊地,今濟北盧縣故城。

山名。《前漢·揚雄·校獵賦》後盧山。《註》單于南庭山也。

姓。《廣韻》姜氏封於盧,以國爲氏。

複姓。《列子》有長盧子,古有尊盧氏,後氏焉。

有盧胥,善弋。《左傳》有盧蒲嫳,漢有索盧恢。《姓苑》有盧妃氏,湛盧氏。《五代周書》有豆盧寧。《魏書》有叱盧,沓盧等氏。

三字姓。《魏書》有吐伏盧,奚斗盧。《北史》有莫胡盧。

《字彙》盧回切,音雷。《周禮·夏官·職方氏》兗州其浸盧維。鄭康成讀。◎按《水經注》:漢封劉豨爲盧縣侯国。《前漢·王子侯表》作雷侯豨。是盧雷古字通。

《正韻》凌如切,音閭。與臚同。《唐書·和逢堯傳》欇鴻盧卿。《前漢·百官公卿表》作鴻臚,秦名典客,漢武帝更名大鴻臚。

與閭同。《前漢·霍去病傳》濟弓盧。《註》水名。《史記》作弓閭。《說文》本从虍从。俗从田作盧,非。

【岩】

岩【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正字通》俗嵒字。巖俗省作岩。(巖)《唐韻》五銜切《集韻》魚銜切《韻會》疑銜切《正韻》魚咸切,音嵒。《說文》岸也。从山嚴聲。《增韻》石窟曰巖,深通曰洞。一曰險也。《左傳·隱元年》制巖邑也。《公羊傳·僖三十三年》殽之嶔巖,文王所避風雨也。

嶃巖,高峻貌。《司馬相如·上林賦》嶄巖嵾嵳。

巖廊,殿廡也。《漢武帝·策賢良制》虞舜之時,遊於巖廊之上。

地名。《書·說命》說築傅巖之野。《傳》傅巖,在虞虢之閒。

《集韻》魚杴切《韻會》疑杴切,音嚴。巖巖,高貌。《詩·魯頌》泰山巖巖,魯邦所詹。

《正字通》本作嚴。亦作巖。通作礹嵒碞。○按巖與嵒同。《說文》嵒,五咸切,山巖也。巖,五緘切,岸也。同字分訓巖,專訓岸,作。(巖)

【在】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东】

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

《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詩·大雅》東有啓明。

《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

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

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

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按《說文》東自爲部,今倂入。

【麓】

麓【亥集下】【鹿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㯟《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釋名》山足曰麓。麓,陸也。言水流順陸,燥也。《周禮·地官·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註》平林麓之大小及所生者,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詩·大雅》瞻彼旱麓。《傳》旱,山名。麓,山足也。

《說文》麓,守山林吏也。

錄也。《書·舜典》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傳》納舜使大錄萬幾之政。《註》亦曰山足。

與鹿通。《春秋·僖十四年》沙鹿崩。《穀梁傳》林屬於山爲鹿。

叶錄直切,音力。《易林》被服文德,升入大麓,四門雍肅,登受大福。福,音逼。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