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甑淅珠粒

出自:宋代·方回《观食叹》

拼音:[xiāng][zèng][xī][zhū][lì]

平仄:平仄平平仄

里巷有穷叟,颓屋仅四壁。
晨出暮乃归,升合赖筋力。
何能致大嚼,所具但粝食。
上以饫老妻,不以毓子息。
每饭焉得饱,醯酱或弗给。
惧然咀啖间,相对无戚色。
谁家粗禄仕,粱肉颇丰殖。
至亲本不多,辛苦养奴客。
雕盘割玉脂,香甑淅珠粒
精腶及美糗,俊味岂易得。
大姬挟怨怨,不举至日昃。
小婢亦仰面,屏置若弃掷。
政尔万金重,不作一钱直。
主人敢兴问,翠眉愈烦啧。
乃知钟鼎门,庖宰刀机赤。
不如底,破铛煮荞稷。

查看原文

字义

【香】

香【戌集下】【香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㿝《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詩·周頌》有飶其香。《禮·月令》中央土,其臭香。

草木之香,如沉香,棧香,蜜香,檀香,具載。《洪芻·香譜》及《葉延珪·香隸》諸書。

獸亦有香。《談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絕愛其臍,爲人逐急,卽投巖舉爪,剔裂其香。

《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臍香。其三心結香。

有小麝,其香更奇。

風香。《庾信詩》結客少年塲,春風滿路香。

含香。《漢官儀》尚書郞含雞舌香,伏奏事。

酒香。《王績詩》稍覺池亭好,偏宜酒甕香。《杜甫詩》浩蕩風塵外,誰知酒熟香。

花名。《廬山記》一比丘晝寢盤石上,夢中聞花香酷烈,及覺,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聞之,謂爲花中祥瑞,遂名瑞香。

丁香。《本草》一名丁子香,花紫白色,生子,小者爲丁香,大者爲母丁香。

酒名。《蘇軾·送碧香酒詩》碧香近出帝子家,鵝兒破殼酥流盎。《劉子翬詩》未饒赤壁風流在,且向何家醉碧香。

阿香。《搜神記》永和中,義興人姓周,出都,日暮。道邊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門,周求寄宿。一更中,聞外有小兒喚阿香聲,云:官喚汝推雷車。女乃辭去。夜遂大雷雨。

人名。黃香,仇香,見《後漢書》。

姓。明四譯館通事香牛。

山名。《唐書·白居易傳》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自稱香山居士。

水名。《述異記》吳故宮有香水溪。

殿名。《三輔黃圖》武帝時,後宮八區,有披香殿。

享名。《李白詩》沉香亭北倚闌干。

【甑】

甑【午集上】【瓦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屬也。甗無底曰䰝。《周禮·冬官考工記陶人》甑實二鬴,厚半寸。《註》量六斗四升曰鬴。《史記·項羽紀》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

攀倒甑,草名。《本草綱目》生郊野,葉如薄荷,治風熱。遇煩渴狂躁諸症,擣汁服,效。

《集韻》慈陵切,音繒。炊器。

【淅】

淅【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先擊切《集韻》《韻會》先的切,音錫。《說文》汰米也。《孟子》接淅而行。

淅瀝,雨聲。《夏侯孝若寒雪賦》集洪霰之淅瀝。

淅川,縣名。《廣輿記》屬河南南陽府,漢淅縣,後魏淅川。《集韻》或作。

【珠】

珠【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章俱切《集韻》鍾輸切《正韻》專于切,珠曁魚。《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

《博物志》江珠,琥珀別名。

《正字通》山海經濫水注:漢水多之魚,狀如覆銚,是生珠玉數,歷山楚水多白珠,蜀郡平澤出靑珠。左思云:靑珠黃環,西國琅玕碧珠,皆寶石名之以珠者也。

地名。《前漢·武帝紀》珠厓儋耳。《註》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邊出眞珠,故曰珠崖。《穆天子傳》天子舍于珠澤。《註》珠澤在越巂。《水經注》若水旁有光珠穴。

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視玉珠樹。《註》論衡云:珠樹似珠,非眞珠也。

連珠,文家篇名。《傅序》連珠興於漢章帝之世,班固,賈逵,傅毅三子受詔作之,不指說事情,假喻達旨,合古詩勸興之義,欲使歷歷如貫珠,易睹而可悅也。《沈約·註連珠表》竊尋連珠之作,始於子雲,謂辭句連續,互相發明,若珠之結排也。

《韻補》叶音周。《易林》老猾大偸,東行盜珠。

【粒】

粒【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力入切,音立。米粒也。《小爾雅》生曰穀謂之粒。《孟子》樂歲粒米狼戾。《註》粒米,粟米之粒也。《拾遺記》員嶠之山名環丘,粟生穟高五丈,其粒皎然如玉。

《說文》糂也。《書·益稷》烝民乃粒。《傳》米食曰粒。《疏》今人謂飯爲米糂,遺餘之飯,謂之一粒兩粒,是米食曰粒,用米爲食之名也。《禮·王制》有不粒食者矣。

通作立。《詩·周頌》立我烝民。《註》立、粒通。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