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城据冈峦

出自:宋代·苏颂《石缝泉清轻而甘滑传闻有年矣前此数欲疏引入》

拼音:[yá][chéng][jù,jū][gāng][luán]

平仄:平平平平平

峨峨凤凰山,有泉出其腋。
初微才滥觞,渐大乃穿石。
灵苗荫荼槚,宝气近金锡。
毖彼渊源长,兹惟云雾液。
人传煮茗奇,味与中泠敌。
陆生不到此,云谁能赏识。
牙城据冈峦,旧井皆滷泻。
先时属经营,曾未致点滴。
及此川谷盈,空为畎浍积。
我昨寻胜游,偶见为心恻。
料工度山原,举步过门戟。
水道兹可行,面势正相直。
剪裁竹千竿,接联笕万尺。
派别起中阿,架空逾下稷。
不及浃旬间,已到堂皇侧。
吐溜始涓涓,循除俄虢虢。
盈科殊未止,过颡非用激。
公堂及燕寝,股引各疏脉。
何期南涧流,近在使君宅。
日用助烹爨,岁储供醴醳。
冬春虽暂竭,秋夏多馀沥。
一支出横廊,通衢见勿幕。
众器竞挹奭,万口得盥涤。
无愧抱瓮人,幸宽挈壶役。
尝闻武林都,素号蓬瀛国。
非才叨长临,愒日苦諠剧。
湖山空在望,车马难屡历。
阻听潺湲声,谩怜苍翠色。
自得飞泉来,顿觉烦襟释。
常时两衙退,暂憩一轩息。
环流随启处,玉音闻几席。
尘土汨以消,形容清可觌。
谁知簿领中,有此山林适。
若非仕江乡,何由见奇迹。
智者必乐水,君子以观德。
岂徒狎而玩,宁嗟渫不食。
良嘉上善功,所至为利泽。
兹泉虽未大,其用已为益。
犹有膏润资,更期酾导力。
来哲倘不遗,庶几成远绩。

查看原文

注释

【牙城】1.军中主帅或主将所居的城。以例当建牙旗,故称。 2.唐代卫护节度使住宅的内城。
【冈峦】连绵的山冈:~起伏。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牙】

牙【巳集中】【牙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芽。齒也。《說文》牡齒也。象上下相錯之形。《易·大畜》豶豕之牙。

《戰國策》投之一骨。輕起相牙。《註》以牙相噬。

《詩·周頌》設業設虡,崇牙樹羽。《疏》栒之上刻爲崇牙。以鋸齒捷業然,故謂之業牙,卽業之上齒也。《禮·明堂位》殷之崇牙。

《禮·玉藻》佩玉有衝牙。《疏》其形似牙也。

《周禮·春官·典瑞》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註》牙璋,瑑以爲牙,牙齒兵象,故以牙璋發兵。

《集韻》旗名。《張衡·東京賦》牙旗紛。《註》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飾之。

《韻會》立于帳前,謂之牙門。《後漢·公孫瓚傳》拔其牙門。

《史記·東方朔傳》遠方當來歸義,而騶牙先見,其齒前後若一,齊等無牙,故謂之騶牙。

姓。《風俗通》周大司徒君牙之後。

與芽通。《前漢·金日磾傳》霍氏有事萌牙。《註》師古曰:萌牙者,言始有端緒,若草之始生。

《集韻》語下切,音雅。車罔。

《集韻》魚駕切《韻會》五駕切,音訝。《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牙也者,以爲固抱也。《註》牙讀如訝。謂輪輮也。《疏》訝,迎也。此車牙亦輮之,使兩頭相迎,故讀從之。

《唐韻正》古音吾。《詩·小雅》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轉予于恤,靡所止居。

《唐韻正》與虞吾作騶吾。《前漢·東方朔傳》作騶牙。

叶五紅切。《詩·小雅》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

叶音峨。《晉京洛童謠》遙望晉國何嵯峨,千歲髑髏生齒牙。

【城】

城【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

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

《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啓行,煌煌火城。

層城。《淮南子·地形訓》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孫綽·天台賦》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官名。《左傳·文十六年》公子蕩爲司城。《註》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攺司城。

宮名。《前漢·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

山名。析城,在河東濩縣西。《書·禹貢》底柱析城。

赤城山,在會稽東南。《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建標。

墓地曰佳城。《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姓。城渾。

司城,複姓。

叶辰羊切,音常。《韓愈·贈張籍詩》我友東來說,我家免禍殃。乗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

【据】

据【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音居。《說文》戟挶也。《詩·豳風箋》韓詩云:口足爲事曰拮据。

《集韻》《韻會》《正韻》居御切,音據。手病也。

與據通。《前漢·揚雄傳》潭思渾天,參摹而四分,之極於八十一,旁則三摹九据,極之七百二十九贊,亦自然之道也。《註》据,今據字,猶位也,處也。

《酷吏傳贊》趙禹据法守正。

《司馬相如·大人賦》据以驕騖。《註》張揖云:据,直項也。(據)《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御切,音鋸。《說文》杖持也。《論語》據於德。

《廣韻》依也。《易·困卦》困于石,據于蒺藜。《詩·邶風》亦有兄弟,不可以據。《左傳·僖五年》享祀豐潔,神必據我。《註》據猶安也。

引也,援也。《爾雅疏序》事有隱滯,援據徵之。

按也。《禮·玉藻》君賜稽首據掌,致諸地。《疏》覆左手按於右手之上也。《老子·道德經》猛獸不據。《註》以爪按拏曰據。

拒守也。《史記·趙奢傳》先據北山上者勝。

姓。明宣德漏刻博士據成。

《集韻》其踞切,音遽。有形之貌。與莊子覺則蘧蘧然之蘧同。

《史記註》訖逆切,音戟。《呂后紀》見物如蒼犬,據高后掖。

叶求於切,音蘧。《史記·龜筴傳》事有所疾,亦有所徐。物有所拘,亦有所據。通作据。見据字註。

【冈】

岡【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剛。《說文》岡,山脊也。从网从山,取上銳下廣形。《爾雅·釋山》山脊岡。《詩·周南》陟彼高岡。《小雅》如岡如陵。《五代史·唐紀》李克用破孟方立於郉州,還軍置酒三垂岡。

《韻會》通作阬。《前漢·揚雄傳》。

【峦】

巒【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9画

《唐韻》落官切《集韻》《韻會》《正韻》盧官切,音鑾。《說文》山小而銳。《六書故》圜峰也。《楚辭·九章》登石巒以遠望兮。

山紆回綿連曰巒。《徐悱登琅邪城詩》襟帶盡巖巒。《正字通》又鹽韻,音廉。引蘇軾謝歐陽晦夫遺琴枕詩:我懷汝隂六一老,眉宇秀發如春巒。○按蘇軾俱入寒韻引用,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