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浣衷肠热

出自:宋代·王之望《书怀》

拼音:[shāo,shào][huàn][zhōng][cháng][rè]

平仄:平仄平平仄

群山岸东海,兹地真斗绝。
洪涛渺翻天,朝夕吐日月。
虽同一宇宙,迥与朝市别。
三山在咫尺,芝草吾欲撷。
未能仙骨轻,稍浣衷肠热
从我其谁欤,乘浮晓当发。

查看原文

注释

【衷肠】内心的话;情谊:共叙衷肠。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稍】

稍【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所敎切,音哨。《說文》出物有漸也。《儀禮·聘禮》惟稍受之。《註》稍,廩食也。《疏》以其稍稍給之,故謂米廩爲稍。

《廣韻》均也,小也。《周禮·天官·小宰》凡王之稍事。《註》鄭司農云:非日中大舉時而閒食,謂之稍事。一說有小事而飮酒。

《韻會》漸也。《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

《周禮·地官·稍人註》距王城三百里曰稍。《疏》案載師家邑任稍地,在三百里內,故云。

《集韻》《韻會》山巧切,音梢。亦漸也。

《集韻》師交切,音筲。稅也。

【浣】

浣【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胡玩切,音換。濯衣垢也。一曰滌也。《史記·萬石君傳》身自浣滌。

《廣韻》《正韻》胡管切《集韻》戸管切,音緩。

古緩切,音管。義同。

戸版切,音睆。水名,在江夏。《水經注》辱水,出于鳥山,俗謂之秀延水,東流得浣水口。

江口。《廣輿記》雲南臨安府寧州有浣江。本作亦作澣。

【衷】

衷【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中。《玉篇》善也。《書·湯誥》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左傳·昭二十二年》無亢不衷,以獎亂人。

中也。《周語》國之將興,其君齊明衷正,精潔惠和。

《韻會》誠也。《左傳·昭十六年》發命之不衷。

通也。《左傳·莊六年》必度于本末而後立衷焉。

《增韻》方寸所蘊也。

《說文》裏褻衣也。《左傳·宣九年》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

姓。《正字通》漢哀帝之後衷愉仕唐,攺姓哀。

《廣韻》陟仲切,中去聲。當也。《韻會》折衷,平也。《史記·孔子世家》折衷于夫子。《註》折,斷也。衷,當也。

《後漢·梁統傳》爰制百姓于,非。

【肠】

腸【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直良切《集韻》《韻會》《正韻》仲良切,音長。《說文》大小腸,藏府之二名也。《正字通》大腸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臍右迴疊十六曲,盛穀一斗,水七升半。小腸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迴疊積十六曲,容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白虎通》大腸,小腸,心肺府也。腸爲心肺主,心爲皮體主,故爲兩府也。《詩·大雅》自有肺腸。《書·盤庚》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釋名》暢也,言通暢胃氣也。

《博雅》詳也。

羊腸,太行山坂名。《戰國策》趙聞之起兵臨羊腸。《史記·趙世家》羊腸之西。《註》太行山坂通名。南屬懷州,北屬澤州。

無腸,國名。《山海經》無腸之國,在深目東,其爲人長而無腸。

馬腸,獸名。《山海經》讙舉之山,雒水出焉,其中多馬腸之物。《註》馬腸,人面虎身,音如嬰兒。

魚腸,劒名。見《三國蜀志》。

草名。《博雅》鹿腸,蔘也。《又》馬腸,亦草名,葉似桑。見《山海經·讙舉之出註》。

黃腸,槨名。《後漢·梁商傳》賜黃腸玉匣。《註》以栢木黃心爲槨也。

《禮·儀志》治黃腸題凑,便房如禮。

【热】

熱【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如列切《集韻》《韻會》《正韻》而列切,。《增韻》炎氣。《詩·大雅》誰能執熱,逝不以濯。《禮·月令》大雨時行,燒薙行水,利以殺草,如以熱湯。

《唐韻正》如例反。《束皙·近遊賦》繫複襦以御冬。脅汗衫以當熱。帽引四角之縫。裙爲數條之殺。《餅賦》三春之初,隂陽交際,寒氣旣除,溫不至熱。《正字通》說文本作,十二畫。省作熱。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