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年岁捐

出自:明代·盛时泰《拟古诗七十首(录一十三首)》

拼音:[bù,fǒu][xī][nián][suì][juān]

平仄:仄平平仄平

陈思王植赠友往祚颓已久,大业缅方新。
仰视圣皇德,承胤为我亲。
暇日荷休明,高馆集众宾。
中厨列庖馔,水陆备鲜鳞。
凉风起天末,皓月照秋旻。
感此四海士,无言越与秦。
共生盛明世,矫矫如凤麟。
芳茵吐华烛,气蒸为烟云。
酒行不停觞,循转犹车轮。
挥毫赋诗篇,影落响必臻。
泛泛邺河水,同为藩翰臣。
忝承宗社寄,金圭积我身。
管弦娱耳目,佳人世所珍。
常恐远志促,有怀不及伸。
愿同慷慨士,居处得依仁。
庶以展节义,岁晏奉殷勤。
应文学玚侍集华堂秉列炬,光景中夜全。
欣此良宴集,侍坐俱忘还。
自惭铅椠徒,得以厕芳筵。
四座尽妙士,醉后唱高言。
挥毫不停飞,侍女出邯郸。
年齿二八余,桃李为面颜。
促膝进旨酒,雕楹奏鹍弦。
一饮尽百卮,不惜年岁捐
岂不念穷困,所托在芝兰。
馨香入怀袖,永矢愿弗刊。
张黄门协苦雨凄凄三秋时,寒风夜及朝。
霖雨天中来,湿我旌与旓。
我本从征士,道路走已交。
飘飘如飞燕,不得归故巢。
腹饥衣又薄,海隅久飘飖。
盛年不可再,壮志日已消。
逆旅逢主人,四壁多矰蛸。
自我于役来,愁多欢弥劭。
况此观获时,中心感田苗。
漂泊不可拾,弃此东作劳。
双泪落已尽,私意犹自胶。
哀哀发短咏,聊以奏长谣。
居人如见和,丝竹奚相嘲。
郭弘农璞游仙曾读海岳传,天地以为家。
岂羡人世荣,倏忽如蕣华。
三岛多奇峰,金银生异花。
不饮亦不食,但思餐云霞。
云霞结彩绣,文螭为轻车。
佐佑有玉女,婉娈成姻娅。
下视东陵生,空种青门瓜。
终身辞一侯,不解为丹砂。
丹砂信可学,仙路原非遐。
支道人遁赞佛震旦值熙阳,首夏时清和。
缅怀鹫岭地,兹夕降奢摩。
明星一悟法,慈悲周九阿。
撚花陟宝座,花影何婀娜。
阿难笑传意,外道生障魔。
岂期一茎草,可为千丈柯。
历劫已无数,未来今已过。
嗟予禀夙愆,幸得渡慈波。
巍巍鸡足山,众宝何嵯峨。
一自法鼓息,昏夜徒吹螺。
禅解既已鲜,支离何众多。
空有澄观理,不聆帝子歌。
遂使阎屠人,终日疲婆娑。
真性了无取,千载如一俄。
颠倒识浪中,仡仡复蹉蹉。
哀哉此众生,忍闻修多罗。
渡海必以筏,无筏难涉河。
渡竟还自渡,由旬与刹那。
寄言后世士,讽诵无怠跎。
梁简文纲闺怀罗衣空自熏,舟航不惭憩。
情知流水长,自恃剪刀利。
将刀欲割水,如花还引蒂。
欢悰自久蹔,侬情无难易。
朝旭忽杲杲,夜漏复丁丁。
妃子怀湘浦,文君问长卿。
何水部逊示寮流英辞嫣红,芳苔敞初碧。
感兹春日晴,欣此夏云色。
高天下薰风,中林启瑶席。
闲怡众蔚舒,静悦清商激。
怀中瑶华音,门前车马客。
怀刺始见投,牵裳不假帻。
容辉一以遘,琴樽惬所适。
骂坐无往人,投辖有新迹。
幸此休沐闲,无言朝请迫。
明星方在户,鸡鸣以为则。
吴记室均春怨春宵难孤眠,清晓易双曙。
既自未逢新,那能不怀故。
新欢犹水萍,故人似风絮。
寄衣今已迟,裁书昨复误。
祗对银缸花,不识金微路。
干戈信纵横,营垒几屯聚。
未见奏凯还,更闻代人戍。
岂忘君年衰,复恨妾颜暮。
流机积寸丝,剪刀惊尺素。
徘徊明月前,形影自相顾。
崔员外颢游侠生长在大梁,好与侠少游。
侠少有骏马,银鞍千金锼。
晓日骑马出,夜听弹箜篌。
酒酣不自惜,掷与黑貂裘。
平生重然诺,不解轻为愁。
英风满人口,姓名遍皇州。
摴蒲名花下,挟瑟楼上头。
昨成辽海勋,得赐双旗斿。
肯学蓬累人,栖迟老一丘。
功名不解取,白首常多忧。
岂知公孙弘,终拜平津侯。
岑嘉州参塞宴苜蓿遍原野,春来马多肥。
今日烽燧静,聊以解征衣。
置酒召朋侣,日暮不见归。
何处射猎去,貂裘间轻绯。
昨日已赐爵,前时初解围。
军中重胆略,无如君所为。
醉拥美人坐,不惜双珠琲。
门前罗金钲,庭中插羽旂。
锦瑟时一弹,空侯在中帏。
杯行不知算,入手如欲飞。
为谢众宾客,四座多光辉。
何以报天子,从今羽檄稀。
高常侍适咏途孟渚多悲风,入夜复及朝。
春来渚水绿,爱此颜色娇。
凌晨骑马出,射落云中雕。
自从服官来,身得为下僚。
封丘一作尉,始觉身为劳。
归家视妻子,短发何萧萧。
入官已三日,暗觉秋风摇。
人生贵适意,何不归掷枭。
里中诸年少,安用折简招。
在昔马相如,曾题万里桥。
何如拥文君,犊鼻谢金貂。
始悔出门意,道途空寥寥。
李翰林白自明从来解歌人,古时有秦青。
酌酒不得见,为我陶性灵。
空与龌龊士,拘然同一形。
红颜一以变,鬒发将成星。
狂来且须饮,罄此双玉瓶。
暂醉花下眠,忘此春冥冥。
葡萄夏初熟,颗颗如紫玉。
凉月夜不扃,遂向月中宿。
月中有嫦娥,应来下相逐。
携我上天去,姓名抛鬼录。
我愿为嫦娥,从新制歌曲。
一醉十万龄,翻嫌药杵促。
素娥不知数,一一向我瞩。
我把白榆浆,顷刻变醽醁。
素娥意不投,掷我下海舟。
长风三万里,知向何方游。
龙宫敞双阙,阍者反见求。
问我名与姓,身上云烟浮。
但知去所向,不计来何由。
我见长须宰,呼为人世囚。
送我上天界,焉能处中州。
海波遂腾沸,浪起如山丘。
杜员外甫述贬自予来巴州,得继昔贤后。
游览锦官城,功名奚所取。
溪边一草堂,缚茅自吾手。
宾朋虽众多,性情无所偶。
醉来赋新诗,豪荡不复有。
建安与西京,肯为人轻售。
骑驴自暮归,秋风甘白首。
面目虽已黎,精神日抖擞。
丈夫抱经济,进则夔龙耦。
思以拯苍生,勋庸高北斗。
肯为升斗粟,易我平生守。
朝夕贵人前,奴颜效奔走。
皇天有深仁,兹贬意诚厚。
昨游孔明祠,眼见柏纹纽。
扶汉岂不劳,三分帝所受。
下视曹与孙,心术一何丑。
觊觎窃神器,不出汉廷授。
一时忠义人,粉身向齑臼。
譬彼大厦颠,一木焉能救。
我今濩落来,所赖惟亲旧。
君王恩未酬,交结得朋友。
于以栖余龄,没齿亦何咎。
所存喘息在,居然共田叟。
饥寒良切身,履穿还露肘。
在处与冷汁,聊以充吾口。
意气干云霄,自知未为负。
岂为活斯须,所贪在杯酒。

查看原文

注释

【不惜】不顾惜;不吝惜。
【年岁】1.犹年月。岁,年。 2.指年头。 3.犹年成,年景。 4.年纪。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惜】

惜【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思積切,音昔。《說文》痛也。从心昔聲。《廣韻》悋也。《增韻》憐也,愛也。一曰貪也。

叶息約切,音削。《曹植·贈丁儀詩》思慕延陵子,寶劒非所惜。子其寧爾心,親交義不薄。

【年】

年【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撚平聲。《說文》本作秊。穀熟也。从禾千聲。《春秋•桓三年》有年。《穀梁傳》五穀皆熟爲有年。《宣十六年》大有年。《穀梁傳》五穀大熟爲大有年。

歲也。《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日年,唐虞曰載。《註》歲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疏》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爲歲名。《周禮•春官》正歲年以序事。《註》中數曰歲,朔數曰年。《疏》一年之內,有二十四氣。節氣在前,中氣在後。節氣一名朔氣。中氣帀則爲歲,朔氣帀則爲年。《左傳•宣三年》卜年七百。

齒也。《釋名》年,進也。進而前也。《禮•王制》凡三王養老,皆引年。《註》引年,挍年也。《左傳•定四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爲太宰,康叔爲司宼,季爲司空,五叔無官,豈尚年哉。《註》言以德爲輕重,而不以齒爲先後也。

姓。《萬姓統譜》永樂中有年當,懷遠人,歷官戸部尚書。

叶禰因切,音紉。《前漢•敘傳》封禪郊祀,登秩百神。協律改正,享兹永年。《崔駰•襪銘》長履景福,至於億年。皇靈旣佑,祉祿來臻。

《集韻》乃定切,音佞。人名。《公羊傳•襄三十年》年夫。《釋文》年音佞。二傳作佞夫。《集韻》亦書作䄭。唐武后作。

【岁】

歲【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帨。《釋名》歲,越也,越故限也。《白虎通》歲者,遂也。《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書·洪範》五紀,一曰歲。《傳》所以紀四時。《又》王省惟歲。《傳》王所省職,兼總羣吏,如歲兼四時。

星名。《爾雅·釋天》唐虞曰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郭註》歲,取歲星行一次也。《疏》按《律歷志》分二十八宿爲十二次,歲星十二歲而周天,是年行一次也。《周禮·春官》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又》保章氏以十有二歲之相,觀天下之妖祥。《疏》此太歲在地,與天上歲星相應而行。歲星右行於天,一歲移一辰,十二歲一小周,千七百二十八年一大周。太歲左行於地,一與歲星跳辰,年數同。歲星爲陽人之所見,太歲爲隂人所不覩,故舉歲星以表太歲。歲星與日同次之月,一年之中惟於一辰之上爲法。若元年甲子朔旦冬至,日月五星俱赴於牽牛之初,是歲星與日同次之月。十一月斗建子,子有太歲,至後年,歲星移向子上,十二月日月會於枵。十二月斗建丑,丑有太歲。推此已後皆然。

歲星木會在東方,爲靑龍之象,天之貴神福德之星,所在之國必昌。

《史記·天官書》歲星,一曰攝提,曰重華,曰應星,曰紀星,營室爲淸廟,歲星廟也。《孝經·鉤命決》歲星守心年穀豐。《左傳·昭三十二年》史墨曰:越得歲而吳伐之,必受其凶。

《岳珂·桯史》今星家以太歲爲凶星。《王充·論衡》抵太歲凶,負太歲亦凶。抵太歲名曰歲下,負太歲名曰歲破。

年穀之成曰歲。《左傳·哀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杜註》歲,年穀也。《前漢·武帝詔》爲歲事曲加禮。

周制有歲計、歲會。《周禮·春官》職歲。《註》主歲計者。《又》歲終,則令百官各正其治,受其會。三歲則大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又》司會以參互攷日成,以月要攷月成,以歲會攷歲成。

《史記·天官書》臘之明日曰初歲。《四民月令》亦曰小歲。

始歲曰獻歲。《楚辭·招魂》獻歲發春。《註》獻,進也。歲始來進,春氣奮揚也。

《東京夢華錄》除夕夜,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

《風土記》除夜祭先,竣事,長幼聚飮,祝頌而散,謂之分歲。

《蘇軾·饋歲詩序》蜀中値歲晚閒遺,謂之饋歲。酒食相邀爲別歲。

萬歲,山名。在桂陽。《水經注》萬歲山生靈壽木,溪下卽千秋水。水側居民號萬歲村。

水名。《伏琛·三齊略記》曲城、齊城東有萬歲水,水北有萬歲亭。

湖名。《廣輿記》萬歲湖,在建昌府南豐縣。

宮名。《三輔黃圖》汾陽有萬歲宮。

木名。《爾雅·釋木疏》杻一名檍,今宮園種之,名萬歲木,取名於億萬也。

《集韻》相絕切,音雪。義同歱。《曹植·平原公主誄》城闕之詩,以日喩歲。况我愛子,神光長滅。歲亦讀雪。

《集韻》蘇臥切,音䐝。䮑歲,穀名。《說文》从步戌聲。律歷書名五行爲五步。一說从步者,躔度之行,可推步也。从戌者,木星之精,生於亥,自亥至戌而周天。戌與歲亦諧聲,別作嵗、歳,非。

【捐】

捐【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與專切《集韻》《韻會》余專切,音沿。《說文》弃也。《前漢·竇嬰傳》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

《增韻》除去也,損也。《史記·吳起傳》捐不急之官。

病死曰捐瘠。《列子·楊朱篇》生相憐,死相捐。

《正韻》于權切,音員。義同。

叶于倫切,音筠。《陸雲詩》靑雲方乗,芳餌可捐。達觀在一,萬物自賔。俗捐字。別見七畫。捐字原从䏍作。

相关诗句
所贪在杯酒 岂为活斯须 自知未为负 意气干云霄 聊以充吾口 在处与冷汁 履穿还露肘 饥寒良切身 居然共田叟 所存喘息在 没齿亦何咎 于以栖余龄 交结得朋友 君王恩未酬 所赖惟亲旧 我今濩落来 一木焉能救 譬彼大厦颠 粉身向齑臼 一时忠义人 不出汉廷授 觊觎窃神器 心术一何丑 下视曹与孙 三分帝所受 扶汉岂不劳 眼见柏纹纽 昨游孔明祠 兹贬意诚厚 皇天有深仁 奴颜效奔走 朝夕贵人前 易我平生守 肯为升斗粟 勋庸高北斗 思以拯苍生 进则夔龙耦 丈夫抱经济 精神日抖擞 面目虽已黎 秋风甘白首 骑驴自暮归 肯为人轻售 建安与西京 豪荡不复有 醉来赋新诗 性情无所偶 宾朋虽众多 缚茅自吾手 溪边一草堂 功名奚所取 游览锦官城 得继昔贤后 杜员外甫述贬自予来巴州 浪起如山丘 海波遂腾沸 焉能处中州 送我上天界 呼为人世囚 我见长须宰 不计来何由 但知去所向 身上云烟浮 问我名与姓 阍者反见求 龙宫敞双阙 知向何方游 长风三万里 掷我下海舟 素娥意不投 顷刻变醽醁 我把白榆浆 一一向我瞩 素娥不知数 翻嫌药杵促 一醉十万龄 从新制歌曲 我愿为嫦娥 姓名抛鬼录 携我上天去 应来下相逐 月中有嫦娥 遂向月中宿 凉月夜不扃 颗颗如紫玉 葡萄夏初熟 忘此春冥冥 暂醉花下眠 罄此双玉瓶 狂来且须饮 鬒发将成星 红颜一以变 拘然同一形 空与龌龊士 为我陶性灵 酌酒不得见 古时有秦青 李翰林白自明从来解歌人 道途空寥寥 始悔出门意 犊鼻谢金貂 何如拥文君 曾题万里桥 在昔马相如 安用折简招 里中诸年少 何不归掷枭 人生贵适意 暗觉秋风摇 入官已三日 短发何萧萧 归家视妻子 始觉身为劳 封丘一作尉 身得为下僚 自从服官来 射落云中雕 凌晨骑马出 爱此颜色娇 春来渚水绿 入夜复及朝 高常侍适咏途孟渚多悲风 从今羽檄稀 何以报天子 四座多光辉 为谢众宾客 入手如欲飞 杯行不知算 空侯在中帏 锦瑟时一弹 庭中插羽旂 门前罗金钲 不惜双珠琲 醉拥美人坐 无如君所为 军中重胆略 前时初解围 昨日已赐爵 貂裘间轻绯 何处射猎去 日暮不见归 置酒召朋侣 聊以解征衣 今日烽燧静 春来马多肥 岑嘉州参塞宴苜蓿遍原野 终拜平津侯 岂知公孙弘 白首常多忧 功名不解取 栖迟老一丘 肯学蓬累人 得赐双旗斿 昨成辽海勋 挟瑟楼上头 摴蒲名花下 姓名遍皇州 英风满人口 不解轻为愁 平生重然诺 掷与黑貂裘 酒酣不自惜 夜听弹箜篌 晓日骑马出 银鞍千金锼 侠少有骏马 好与侠少游 崔员外颢游侠生长在大梁 形影自相顾 徘徊明月前 剪刀惊尺素 流机积寸丝 复恨妾颜暮 岂忘君年衰 更闻代人戍 未见奏凯还 营垒几屯聚 干戈信纵横 不识金微路 祗对银缸花 裁书昨复误 寄衣今已迟 故人似风絮 新欢犹水萍 那能不怀故 既自未逢新 清晓易双曙 吴记室均春怨春宵难孤眠 鸡鸣以为则 明星方在户 无言朝请迫 幸此休沐闲 投辖有新迹 骂坐无往人 琴樽惬所适 容辉一以遘 牵裳不假帻 怀刺始见投 门前车马客 怀中瑶华音 静悦清商激 闲怡众蔚舒 中林启瑶席 高天下薰风 欣此夏云色 感兹春日晴 芳苔敞初碧 何水部逊示寮流英辞嫣红 文君问长卿 妃子怀湘浦 夜漏复丁丁 朝旭忽杲杲 侬情无难易 欢悰自久蹔 如花还引蒂 将刀欲割水 自恃剪刀利 情知流水长 舟航不惭憩 梁简文纲闺怀罗衣空自熏 讽诵无怠跎 寄言后世士 由旬与刹那 渡竟还自渡 无筏难涉河 渡海必以筏 忍闻修多罗 哀哉此众生 仡仡复蹉蹉 颠倒识浪中 千载如一俄 真性了无取 终日疲婆娑 遂使阎屠人 不聆帝子歌 空有澄观理 支离何众多 禅解既已鲜 昏夜徒吹螺 一自法鼓息 众宝何嵯峨 巍巍鸡足山 幸得渡慈波 嗟予禀夙愆 未来今已过 历劫已无数 可为千丈柯 岂期一茎草 外道生障魔 阿难笑传意 花影何婀娜 撚花陟宝座 慈悲周九阿 明星一悟法 兹夕降奢摩 缅怀鹫岭地 首夏时清和 支道人遁赞佛震旦值熙阳 仙路原非遐 丹砂信可学 不解为丹砂 终身辞一侯 空种青门瓜 下视东陵生 婉娈成姻娅 佐佑有玉女 文螭为轻车 云霞结彩绣 但思餐云霞 不饮亦不食 金银生异花 三岛多奇峰 倏忽如蕣华 岂羡人世荣 天地以为家 郭弘农璞游仙曾读海岳传 丝竹奚相嘲 居人如见和 聊以奏长谣 哀哀发短咏 私意犹自胶 双泪落已尽 弃此东作劳 漂泊不可拾 中心感田苗 况此观获时 愁多欢弥劭 自我于役来 四壁多矰蛸 逆旅逢主人 壮志日已消 盛年不可再 海隅久飘飖 腹饥衣又薄 不得归故巢 飘飘如飞燕 道路走已交 我本从征士 湿我旌与旓 霖雨天中来 寒风夜及朝 张黄门协苦雨凄凄三秋时 永矢愿弗刊 馨香入怀袖 所托在芝兰 岂不念穷困 不惜年岁捐 一饮尽百卮 雕楹奏鹍弦 促膝进旨酒 桃李为面颜 年齿二八余 侍女出邯郸 挥毫不停飞 醉后唱高言 四座尽妙士 得以厕芳筵 自惭铅椠徒 侍坐俱忘还 欣此良宴集 光景中夜全 应文学玚侍集华堂秉列炬 岁晏奉殷勤 庶以展节义 居处得依仁 愿同慷慨士 有怀不及伸 常恐远志促 佳人世所珍 管弦娱耳目 金圭积我身 忝承宗社寄 同为藩翰臣 泛泛邺河水 影落响必臻 挥毫赋诗篇 循转犹车轮 酒行不停觞 气蒸为烟云 芳茵吐华烛 矫矫如凤麟 共生盛明世 无言越与秦 感此四海士 皓月照秋旻 凉风起天末 水陆备鲜鳞 中厨列庖馔 高馆集众宾 暇日荷休明 承胤为我亲 仰视圣皇德 大业缅方新 陈思王植赠友往祚颓已久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