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舂撞如臼杵

出自:宋代·李流谦《鄂渚大风》

拼音:[dà,dài,tài][shēng][chōng][zhuàng][rú][jiù][chǔ]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万艘相衔系江渚,夜半疾风来莫御。
舟轻力孱费支拄,大声舂撞如臼杵
千金应有觅壶人,冤呼仓黄那忍闻。
吾颜死灰鱼鳖喜,公无渡河公不止。

查看原文

注释

【大声】1.高雅的音乐。 2.声音大﹐高声。 3.大名声。
【舂撞】冲撞;冲击。
【臼杵】臼与杵。舂粮食或他物的容器和捣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大】

大【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

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

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序官。

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集韻》《韻會》《正韻》音泰。

《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叶徒計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声】

声【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字彙》同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

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

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聲。《註》因土地風俗,爲立聲敎之法。

聲譽。《孟子》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註》聲聞,名譽也。

宣也。《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註》聲,宣也。

《諡法》不生其國曰聲。《註》生于外家。《春秋·經傳集解》繼室以聲子,生隱公。《註》聲,諡也。

姓。

《韻補》叶尸羊切,音商。《韓愈·贈張籍詩》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側,耳若聞啼聲。

【舂】

舂【未集下】【臼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書容切,音摏。《說文》擣粟也。黃帝臣雍父作舂。《詩·大雅》誕我祀如何,或舂或揄。《莊子·逍遙遊》適百里塡宿舂糧。《百里奚·妻扊扅歌》舂黃藜,搤伏雞。

官名。《周禮·地官》舂人掌共米物。

樂器。《周禮·春官·笙師註》舂牘以竹,大五六寸,長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兩空髤畫,以兩手築地。《釋名》舂,撞也。牘,筑也。以舂築地爲節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南陽郡舂陵縣。《後漢·光武紀》舂陵節侯買。《註》舂陵,鄕名,本屬零陵,在今永州唐興縣北。

山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虞淵,是謂高舂。至于連石,是謂下舂。

鳥名。《爾雅·釋鳥》鷺,舂鉏。《疏》齊魯之閒,謂之舂鉏。

《博雅》獨舂,䳚瞗也。

舂容。《禮·樂記》善待問者如撞鐘,待其舂容,然後盡其聲。《韓愈·送權秀才序》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

與衝通。《史記·魯世家》獲長狄,富父終生舂其喉以戈殺之。《後漢·西羌傳》水舂河漕。

《正字通》音窻。八蠻之類。一曰旁舂。見墨子。

《集韻》諸容切《韻會》職容切,音鍾。荆山別名。《張正見·白頭吟》彈珠金市側,抵玉舂山東。

【撞】

撞【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宅江切《集韻》《韻會》傳江切,音幢。《說文》丮擣也。《廣韻》突也。

擊也。《禮·學記》善待問者如撞鐘。《戰國策》迫則杖戟相撞。《註》手擣也。《前漢·樊噲傳》持盾直撞入立帳下。《註》謂以盾撞擊人。《韓愈詩》文章自娛戲,金石日擊撞。

《唐韻》直降切《集韻》《韻會》丈降切,幢去聲。義同。《魏志·杜襲傳》萬石之鍾,不以莛撞起音。

【如】

如【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見《山海經》。

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臼】

臼【未集下】【臼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其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巨久切,,隷省作臼。古者掘地爲臼,其後穿木石。象形,中象米。《徐曰》臼字中四注,與函字下,鼠字上,及古文齒字,皆偶相似而非也。《世本》雍父作臼。《呂氏春秋》赤冀作臼。《易·繫辭》斷木爲杵,掘地爲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沈約·捉搦歌》粟榖難舂付石臼。《柳宗元詩》日午夢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星名。《史記·天官書》杵臼四星,在危南。《註》杵臼三星,在丈人星旁,主軍糧。

地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濟河圍令狐,入桑泉,取臼衰。《註》解縣東南有臼城。

水名。《左傳·定五年》將涉于成臼。《註》江夏竟陵縣有臼水,出屈山,西南入漢。《後漢·章帝紀》罷常山,呼沱石臼河漕。《註》石臼,河名也,在今定州唐縣東北。

山名。《山海經》踵臼之山,無草木。

鳥名。《讀曲歌》打殺長鳴雞,彈去烏臼鳥。

樹名。《古西洲曲》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姓。《左傳》華謳家臣臼任。

《韻補》叶敞呂切,音處。《韓愈·元和聖德詩》遂自顚倒,若杵投臼。叶下渚。

【杵】

杵【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韻會》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處。《說文》舂杵也。《易·繫辭》斷木爲杵,掘地爲臼。杵臼之利,萬民以濟。《禮·雜記》杵以梧。《註》所以擣也。

砧杵,槌衣具。《儲光羲·田家雜興詩》秋山響砧杵。

《前漢·天文志》彗星曰天杵。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