矰儿偏吠客

出自:明代·高启《题李迪画犬》

拼音:[zēng][ér][piān][fèi][kè]

平仄:平平平仄仄

矰儿偏吠客,花下卧晴莎。
莫出东原猎,春来兔乳多。

查看原文

字义

【矰】

矰【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正韻》咨登切,音增。《說文》隿䠶矢也。《玉篇》結繳於矢也。《周禮·夏官》矰矢用諸弋射。《註》矰,高也,可以弋飛鳥。《史記·老子傳》飛者可以爲矰。《班固·西都賦》矰繳相纏。《吳越春秋》吳師中軍素羽之矰,左軍朱羽之矰,右軍烏羽之矰。《註》矰,短矢。韋昭曰:矢名。

《韻會》通作繒。《三輔黃圖》佽飛具繒繳,以射鳧鴈。《註》箭有綸曰繒繳,卽綸也。《集韻》或作。

【儿】

儿【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集韻》《韻會》而鄰切,音仁。《說文》人也。《玉篇》仁人也。孔子曰:人在下,故詰屈。《戴侗·六書故》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合於下者,若兒若見。《鄭樵·六書略》人象立人,儿象行人。

《集韻》居拜切,音戒。仁人也。(兒)〔古文〕爾平聲。《說文》孺子也。象形。小兒頭囟未合。

《韻會》男曰兒,女曰嬰。

《韻會》兒,倪也。人之始,如木有端倪。

《倉頡篇》兒,嬬也。謂嬰兒嬬嬬然,幼弱之形也。

《韻會》姓也。漢有兒寬。

《唐韻》五稽切《集韻》《韻會》研奚切《正韻》五黎切,音霓。姓也。《前漢·藝文志》兒良一篇。《註》師古曰:六國時人也。《兒寬傳》兒寬,千乘人也。

《韻會》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兒)

【偏】

偏【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芳連切《集韻》《韻會》《正韻》紕延切,音篇。頗也,側也。《書·洪範》無黨無偏,王道平平。

中之兩旁曰偏。《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許大夫百里,奉許叔以居許東偏。

屬也。《左傳·襄三年》君子謂祁奚于是能舉善矣,舉其偏不爲黨。

《周禮·夏官》疏:五十人爲偏。

《司馬法》車戰,二十五乗爲偏。詳前伍字註。

偏枯。《荀子·非相篇》禹跳湯偏。《鄭註》湯半體枯。

姓。漢偏呂。見《史游急就章》。

偏翩篇古通用。《易·泰卦》翩翩不富以其鄰。陸德明作篇篇。古文作偏偏。

【吠】

吠【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扶廢切《集韻》《韻會》房廢切,音茷。《說文》犬吠鳴也。《廣韻》犬聲。《詩·召南》無使尨也吠。《戰國策》跖之狗吠堯。《楚辭·九章》邑犬羣吠兮,吠所怪也。

吠狗,地名。《齊語》以燕爲主,反其侵地柴夫、吠狗。《註》燕之二邑。《集韻》或作犻。

【客】

客【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苦格切《集韻》《韻會》《正韻》乞格切,坑入聲。《說文》寄也。从宀各聲。

《廣韻》賔客。《周禮·秋官》大行人掌大賔之禮,及大客之儀。《註》大賔爲五等諸侯,大客卽其孤卿。

《司儀》諸公相爲賔,諸公之臣相爲國客。

主客。《禮·郊特牲》天子無客禮,莫敢爲主焉。

《左傳·僖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後也,於周爲客。

凡自外至者皆曰客。《易·需卦》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外亦曰客。《易·繫辭》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姓。《正字通》漢客孫,廣德人。

叶苦各切,音恪。《詩·小雅》所謂伊人,於焉嘉客。叶上夕藿。夕音削。

《楚辭·哀郢》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爲客。凌陽侯之氾濫兮,忽翺翔之焉薄。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