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畲再闢陈根留

出自:宋代·熊禾《与徐同知》

拼音:[xīn][shē][zài][pì][chén][gēn][liú]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武夷山中旧学子,汗漫偶作观海游。
此观此游亦何有,炎氛瘴雨烂不收。
蓬莱绝岛固难望,何处大泽并高丘。
独闻东南倚天耸石壁,上有一轮照耀之明月,
下有一道演迤之清流。此流不求清,
此月不求明。众星冥蒙日毂远拍天,
烟浪渺渺令人愁。因思八极间,
品彙岂不稠。后皇生物至今日,
茫茫大化无停辀。群阴剥尽硕果在,
新畲再闢陈根留。我辈等是丰芑春,
盛德何止数世谋。男儿生世有不朽,
百年易迈千载悠。造物生材谅非偶,
阳春有脚先南州。八郡春已满,
忍使四海赤子寒飕飕。一时泽物亦易足,
旱须霖雨川须舟。书生却顾动遐想,
愿为来世苍生忧。斯文迓续正此时,
安得古绠千寻修。莘郊匹夫乐尧道,
朝鲜逋播叙禹畴。两生不来至今尚绵蕝房魏背汗岂但唐人羞。
礼颓乐坏二千载,欲观周道当何繇。
我闻伊洛道南后,武夷云谷今鲁邹。
孔堂金石未尽泯,淹中断简犹堪搜。
独抱遗经守迂拙,岁月兀兀春复秋。
蚊蝱负山力谩苦,精卫填海志未休。
书生迂拙公所知,此来见公亦何求。
穷通志也命当遂,天地倾缺人绸缪。
愿公借我一片五色石,要补元气混沌无疮疣。
千载在我前,万载在我后,山中事业非王侯。

查看原文

注释

【陈根】1.逾年的宿草。 2.借指亡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新】

新【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辛。《說文》取木也。

《博雅》初也。《易·大畜》日新其德。《書·胤征》咸與惟新。《詩·豳風》其新孔嘉。《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

《唐書·禮樂志》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制曰履新之慶。

姓。《晉語》新穆子。

複姓。《史記·魯仲連傳》新垣衍。《註》索隱曰:新垣,姓。衍,名也,爲梁將。

州名。漢屬合浦郡,梁立新州。

《詩·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朱傳》田一歲曰葘,二歲曰新田。

《韻補》叶蘇前切。《道藏歌》終劫複始劫,愈覺靈顏新。道林蔚天京,下光諸他仙。

【畲】

畬【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唐韻》以諸切,音余。《說文》三歲治田也。《易·无妄》不耕穫,不葘畬。《詩·周頌》如何新畬。《傳》一歲曰甾,二歲曰新田,三歲曰畬。《禮·坊記引易不葘畬鄭註》田一歲曰葘,二歲曰畬,三歲曰新。《詩詁》一歲爲葘,始反草也。二歲爲畬,漸和柔也。三歲爲新田,謂已成田而尚新也。四歲則曰田。若二歲曰新田,三歲則爲田矣,何名爲畬。《正字通》據此則詩傳,爾雅,說文謂三歲爲畬。皆不足信。當從鄭註。

《集韻》羊茹切,音豫。治田也。或書作畭。

詩車切,音奢。火種也。

【再】

再【子集下】【冂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作代切,音載。《說文》一舉而二也。从冓省。《徐曰》一言舉二也。《玉篇》兩也。《廣韻》重也,仍也。《書·禹謨》朕言不再。《禮·儒行》過言不再。《註》知過則改,故不再也。《左傳·僖五年》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子例切,音祭。《楚辭·九章》背法度而心治兮,辟與此其無異。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

【闢】

闢【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音擗。《說文》開也。从門,辟,意兼聲。《廣韻》啓也。《易·繫辭》其動也闢。《疏》動則開生萬物,故其動也闢。《又》闢戸謂之乾。《疏》謂吐生萬物,若室之開闢其戸。《書·舜典》詢于四岳,闢四門。《傳》開闢四方之門。《左傳·宣二年》晨往,寢門闢矣。

避也。《周禮·天官·閽人》凡外內命夫命婦,出入則爲之闢。《註》闢行人,使無干也。《釋文》闢,避也。

《集韻》匹辟切,音僻。《爾雅·釋水》湀闢流川。《註》通流也。

《正韻》亦作辟。《周禮·天官·閽人闢釋文》闢,本又作辟。字作門內卄。

【陈】

陳【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饋八簋。

《史記·李斯傳》所以飾後宮,充下。《註》下陳,猶後列也。

《廣韻》故也。《詩·小雅》我取其,食我農人。《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

久也。《書·盤庚》失于政,爲久之義。

《廣韻》張也。《禮·表記》事君欲諫,不欲謂言其過於外也。

《廣韻》衆也。

《爾雅·釋宮》堂途謂之陳。《註》堂下至門徑也。《釋名》言賔主相迎。《註》北當階,其南接門內霤。

國名。《廣韻》周武王封舜後胡公滿於州。

姓。胡公滿之後,子孫以國爲氏。

《玉篇》或作塵。

《廣韻》《集韻》直刃切。同陣。軍伍行列也。詳前陣字註。

叶都年切,音顚。《易林》秋糧未成,無從至。關音涓。

【根】

根【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痕切,音跟。《說文》木株也。《左傳·隱六年》農夫之去草,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廣韻》根,柢也。《老子·道德經》重爲輕根。《管子·地形篇》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

《博雅》始也。

天根星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註亢氐之間。

金根,車名。《後漢·輿服志》天子車金根。

門之鋪首銅鍰曰倉琅根。《前漢·五行志》木門倉琅根。

竹根,杯名。《晉庾信報惠酒詩》山杯捧竹根。

雲根,山名。《宋孝武登作樂山詩》積水溺雲根。

姓。《姓苑》周人根牟子,善著書。

叶經天切,音堅。《三略軍讖》侵侮下民,國內譁諠。臣蔽不言,是謂亂根。

【留】

留【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正字通》俗畱字。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