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此登簋簠

出自:宋代·张镃《宿余杭普救兰若同讷义二益访法喜寺寻登绿野》

拼音:[é][cǐ][dēng][guǐ][fǔ]

平仄:平仄平仄仄

平生乐游观,几欲遍区定。
足力有限量,胜处空默数。
余杭旧名邑,相距才步武。
苏翁绿野咏,方册每欣睹。
朅来始经行,解担日蹉午。
招提略憩倦,炉熏散云缕。
上人别累年,省识但能祖。
应怜忧患迹,官路还踽踽。
将勤设瓜果,就荫指栅楰。
少焉汤浴罢,作意访奇古。
相从到邻寺,儒宫换堂庑。
揆昔列钟鱼,俄此登簋簠
万法迭成坏,纷纷竞谁主。
旋陟陂上亭,倾摧几风雨。
老柳不复见,危阑试凭俯。
青山幸萦绕,宁暇问秦禹。
水流天接处,桑塍间蔬圃。
种莲止坳塘,炊烟莽村聚。
咨嗟杂慰快,拟去还眷怃。
一笑诗已成,驰奔遽忘苦。

查看原文

注释

【簋簠】1.簋与簠。盛黍稷的祭器。 2.借指礼仪。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俄】

俄【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音莪。《說文》頃也。《廣韻》頃速也。《關尹子·八籌篇》鳥獸俄旬旬,俄逃逃。

與峩同。傾貌。《詩·小雅》側弁之俄。《前漢·揚雄傳》鴻生鉅儒,俄軒冕,雜衣裳。

《世說新語》山濤曰:嵆叔夜傀俄若玉山之將頹。

【此】

此【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

《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登】

登【午集中】【癶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都騰切,等平聲。《爾雅·釋詁》陞也。《玉篇》上也。進也。《易·明夷》初登于天。《書·堯典》疇咨若時登庸。《左傳·僖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下拜登受。《禮·月令》農乃登麥。《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前漢·食貨志》進業曰登。《註》進上百工之業也。

《爾雅·釋詁》成也。《增韻》熟也。《書·泰誓》以登乃辟。《詩·大雅》誕先登于岸。《周禮·地官·小司徒》頒比法于六鄉之大夫,使各登其鄉之眾寡六畜車輦。《註》登,成也。成猶定也。《孟子》五穀不登。《註》登,成熟也。

尊之曰登。《禮·月令》登龜。《註》龜言登者,尊之也。

《博雅》登登,眾也。

築牆用力相應聲。《詩·大雅》築之登登。

登聞鼓院。《宋史·職官志》隷司諫正言,掌受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

榻登。《釋名》施于大牀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牀也。《說文》作毾㲪。

星名。《晉書·天文志》歲星之精流,爲及登。

鳳皇朝鳴曰登晨。見《軒轅黃帝記》。

州名。古萊子國,隋牟州,唐改登州,取文登山而名。

姓。出南陽,蜀有關中流人,始平登定。

《集韻》丁鄧切,等去聲。履也。或作蹬。

《字彙補》東職切,等入聲。《公羊傳·隱五年》公曷爲遠而觀魚,登來之也。《註》登讀言得。齊人名求得爲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

叶都籠切,音東。《前漢·宣元敘傳》元之二王,孫後大宗。昭而不穆,大命更登。

叶都郎切,音當。《易林》南山高岡,回隤難登。道里遼遠,行者無糧。《說文》上車也。从癶豆,象登車形。《集韻》或作僜。《字彙》登與豆豋之豋,从月从又者別。

【簋】

簋【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㔲朹《廣韻》居洧切《集韻》《韻會》矩鮪切《正韻》古委切,。

【簠】

簠【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音甫。《說文》黍稷圜器也。《廣韻》簠簋,祭器。《詩·秦風》《釋文》外方內圓曰簠,用貯稻粱,容一斗二升。《論語註》周曰簠簋,宗廟盛黍稷之器。《儀禮·聘禮》兩簠繼之粱在北。

《廣韻》甫無切《集韻》風無切《正韻》芳無切,音膚。義同。

《集韻》蓬逋切,音蒲。義同。

《集韻》《韻會》芳遇切《正韻》芳故切,音赴。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