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曲传筝柱

出自:明代·邓渼《春日述怀寄汤义仍四十韵》

拼音:[lì,lí][qū,qǔ][chuán,zhuàn][zhēng][zhù]

平仄:平平平平仄

汉域春阴尽,苍山旅病淹。
梯航三面入,风壤百夷兼。
五尺秦通道,单车即瘴炎。
投荒虚绣斧,览胜引彤幨。
市有红藤篾,家珍白井盐。
涔蹄规海阔,岝峈露峰尖。
霜蒨长含润,温泉侧注瀸。
衣冠余僰爨,货贝古闾阎。
茉莉簪花艳,稌粳酿酒甜。
缅文披似篆,蛮语听犹谵。
烽燧宵常警,萑蒲日戒严。
由来称卉服,未可废戎钤。
往者劳征发,王师快殄歼。
伤心多战哭,无术救危<阝古>。
退食聊闲步,幽吟却卷帘。
磔鸡初学卜,射隼竟空占。
牵拙身何补,浮湛趣自恬。
怪看颠种种,转益貌廉廉。
药裹频须命,觚毫懒欲拈。
神龟宁要灼,厩马剩须钳。
自笑名为累,谁知意所欣。
以予婴世网,念子独渊潜。
客生闲垂钓,妻锄并拥镰。
游鱼窥砚沼,微雨映书签。
句琢文心巧,时推笔力銛。
七襄劳组织,一字费针砭。
善戏非为虐,雄文合愈痁。
木兰舟泛泛,荷芰带襜襜。
丽曲传筝柱,闲情永镜奁。
吟当花纂纂,舞爱玉掺掺。
多取天应忌,高名己亦嫌。
余生甘劓刖,抵死乞髡钳。
老态杯中失,穷愁病里添。
泽麋安饮啄,涸鲋且喁皦。
世外论欢赏,私衷早属餍。
筌蹄自有契,胶漆乃非粘。
别怨称殊未,归期叹不詹。
春心伤碧草,秋望满苍蒹。
饥渴思琼树,书题倚素缣。
空庭无过雁,竟夕坐明蟾。
今古论冤愤,乾坤几顾瞻。
已而应诮凤,鹓彼一鸣鹣。
种竹藩官舍,看云到步檐。
池萍青靡靡,砌卉绿纤纤。
恋阙心徒奋,伤时口合钳。
风尘途渐迮,原野气犹熸。
辇毂忧胡越,深宫叹釜鬵。
迷津怜弱丧,回策庶西崦。
瘴海愁空说,乡园泪暗沾。
思君遥送目,烟雨晦巴黔。

查看原文

注释

【丽曲】1.美妙的乐曲。 2.指靡丽的乐曲。
【筝柱】筝上的弦柱。每弦一柱﹐可移动以调定声音。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丽】

丽【子集上】【丶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麗古作丽。註詳鹿部八畫。(麗)〔古文〕音隷。《說文》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

《司馬相如·大人賦》駕應龍象輿之蠖略委麗兮。《師古註》行步進止貌。

《玉篇》偶也。《易·兌卦》麗澤兌。《註》麗,猶連也。《周禮·夏官·校人》麗馬一圉。《註》兩馬也。《又》束帛麗皮。《註》兩皮也。《史世紀》太昊始制嫁娶麗皮爲禮。《釋義》麗,偶數也。

《玉篇》好也。《廣韻》美也。《楚辭·招魂》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

《前漢·東方朔傳》以道德爲麗。

《玉篇》數也。《詩·大雅》商之孫子,其麗不億。

《廣韻》著也。《左傳·宣十二年》射糜麗龜。《註》麗,著也。

《正韻》附也。《易·離卦》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

《禮·王制》郵罰麗于事。《註》麗,附也。過人罰人當各附於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

繫也。《禮·祭義》祭之日,君牽牲,旣入廟門,麗于。《註》麗,猶繫也。

《玉篇》華綺也。《正韻》華也。《書·畢命》敝化奢麗,萬世同流。《韓詩外傳》原憲謂子貢曰:仁義之匿,衣裘之麗,憲不忍爲也。

《玉篇》施也。《書·多方》不克開于民之麗。《傳》不能開於民所施政敎。麗,施也。言昏昧。

《正韻》光明也。

地名。《左傳·成十三年》晉師濟涇,及侯麗而還。《註》侯麗,秦地。

《前漢·地理志》樂浪郡華麗縣。

與欐同。屋棟也。《列子·力命篇》居則連麗。

麗譙,高樓也。《莊子·徐無鬼》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閒。《前漢·陳勝傳註》樓,亦名譙,故謂美麗之樓爲麗譙。

梁麗,車名。《莊子·秋水篇》梁麗可以衝城,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

魚麗,陣名。《左傳·桓五年》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爲魚麗之陳。

《正韻》小舟也。

姓,見《姓苑》。

複姓。《左傳·成十七年》晉厲公游于匠麗氏。

《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正韻》鄰溪切,音離。《釋名》麗,離也。言一目視天,一目視地,目明分離,所視不同也。

高麗,國名。《魏志》高句麗,在遼東之東。《前漢書》作高句驪。

山名。《史記·黥布傳》布故麗山之徒也。或作驪。

與鸝同。《張衡·東京賦》麗黃嚶嚶。《註》麗古字通。

《集韻》憐題切,音黎。義同。

《集韻》里弟切,音禮。蕭該說,彭蠡,澤名。古作彭麗。

力智切,音詈。美也。

《類篇》山宜切,音釃。㭊也。

《集韻》郞狄切,音歷。縣名。从丽,俗从兩日,非。《六書正譌》丽,古麗字。相附之形,借爲伉麗。俗別作儷。(麗)

【曲】

曲【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丘玉切《集韻》《韻會》區玉切,音䱡。《說文》象器受物之形。《易·繫辭》曲成萬物而不遺。《疏》屈曲委細。《書·洪範》木曰曲直。《傳》木可以揉曲直。

《詩·秦風》亂我心曲。《傳》心曲,委曲也。《禮·曲禮·釋文》曲禮,委曲說禮之事。

《禮·中庸》其次致曲。《註》曲,猶小小之事。《朱註》一偏也。

《說文》或說蠶簿。《禮·月令》具曲植籧筐。《註》所以養蠶器也。曲,簿也。《前漢·周勃傳》以織簿曲爲生。《註》葦簿爲曲也。

樂曲。《宋玉·對楚王問》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姓。《史記·蒙恬傳》御史曲宮。

《集韻》顆羽切,音踽。地名。《史記·曹相國世家》軍於曲遇。

《陳丞相世家》更以陳平爲曲逆侯。

《韻補》叶區聿切。《劉植·魯都賦》巖險迴隔,峻巘隱曲。猛獸深潛,介禽匿。

【传】

傳【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直攣切《集韻》《韻會》《正韻》重緣切,音椽。轉也。《左傳·莊九年》公喪戎路,傳乗而歸。《註》戎路,兵車。傳乗,乗他車。《釋文》傳,直專反。

丁戀反。

《正韻》授也,續也,布也。《周禮·夏官·訓方氏》誦四方之傳道。《註》傳說往古之事也。讀平聲。

《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註》倦勤,傳家事于子也。

《禮·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傳。《註》移也。

《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傳舍。《釋名》傳,轉也。人所止息,去者復來。轉,相傳無常主也。《史記·酈食其傳註》高陽傳舍。

《說文》遽也,驛遞曰傳。《禮·玉藻》士曰傳遽之臣。《註》驛傳車馬,所以供急遽之令,士賤而給役使,故自稱如此。

古者以車駕馬,乗詣京師,謂之傳車。後又置驛騎,用單馬乗之,若今之遞馬。凡四馬高足爲置傳,四馬中足爲馳傳,四馬下足爲乗傳,一馬二馬爲軺傳。漢律,諸當乗傳及發駕置傳者,皆持尺五寸木傳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其乗傳參封之。參,三也。有期會絫封兩端,端各兩封,凡四封。乗置馳傳五封之,兩端各二,中央一軺,傳兩馬再封之,一馬一封,以馬駕軺車而乗傳,曰一封軺傳。

關傳。《周禮·地官·司關》凡所達貨賄,則以節傳出之。《前漢·文帝紀》《註》張晏曰:信也,若今過所也。如淳曰: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謂之傳。師古曰:今或用棨刻木爲合符。《後漢·蕃傳》投傳而去。《註》符也。丁戀切。《釋名》傳,轉也。轉移所在,執以爲信也。

《集韻》《韻會》《正韻》柱戀切,音瑑。訓也。賢人之書曰傳。

紀載事迹以傳於世亦曰傳,諸史列傳是也。《釋名》傳,傳也。以傳示後人也。

續也。《孟子》傳食於諸侯。

叶重倫切,音。《前漢·敘傳》帝庸親親,厥國五分,德不堪寵,四支不傳。◎按諸字書傳本有直攣、知戀、直戀三切,《廣韻》分析極細,《正韻》因之。然歷考經史註疏,驛傳之傳,平、去二音可以互讀,至傳道、傳聞、傳授之傳,乃一定之平聲,紀載之傳,一定之去聲。此音之分動靜,不可易者也。《正字通》專闢動靜字音之說,每於此等處,爲渾同之說以亂之,此斷斷不可从者。

按《廣韻》二仙,傳,直攣切,音椽,又持戀,丁戀二切。三十三線,傳,直戀切,卽持戀切。知戀切,卽丁戀切。丁戀切蓋用交互門法,不如用音和知戀切爲安也。

【筝】

箏【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側莖切《集韻》《韻會》甾莖切。《正韻》甾耕切,音爭。《說文》鼓絃竹身樂也。《通典》箏,秦聲也。《急就篇註》箏,瑟類,本十二絃,今則十三。《風俗通》箏,蒙恬所造。《集韻》秦俗薄惡,有父子爭瑟者,各入其半,當時名爲箏。《釋名》箏,施絃高急,箏箏然也。《傅元·箏賦序》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準六合,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史記·樂書》唐有軋箏。《註》以片竹潤其端,而軋之有聲。

簷前鐵馬曰風箏。風動成音,自諧宮商。《元稹·連昌宮辭》鳥啄風箏碎珠玉。

草名。《爾雅·釋草》傅,橫木。《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柱】

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韻會》《正韻》直主切《集韻》重主切,除上聲。《說文》楹也。《廣雅》楹謂之柱。《前漢·成帝紀》腐木不可以爲柱。

底柱,山名。《書·禹貢》東至于底柱。

上柱國、柱下史。皆官名。《戰國策》爵爲執珪,官爲柱國。《漢官儀》侍御史爲柱下史。

《前漢·禮樂志》柱工員二人。《註》柱工,主箏瑟之柱。

應劭曰:柱下史法冠,一曰柱後,以鐵爲柱也。《蔡邕·獨斷》柱後惠文冠。

《唐韻》知庾切《集韻》《正韻》冢庾切,音主。柱夫,草名。《爾雅·釋草》柱夫,搖車。

《集韻》《類篇》《韻會》株遇切,音駐。與拄通。掌也,刺也。《前漢·朱雲傳》連柱五鹿君。

枝柱曰柱。《韓愈·王適墓銘》鼎也不可以柱車,馬也不可以守閭。

相关诗句
烟雨晦巴黔 思君遥送目 乡园泪暗沾 瘴海愁空说 回策庶西崦 迷津怜弱丧 深宫叹釜鬵 辇毂忧胡越 原野气犹熸 风尘途渐迮 伤时口合钳 恋阙心徒奋 砌卉绿纤纤 池萍青靡靡 看云到步檐 种竹藩官舍 鹓彼一鸣鹣 已而应诮凤 乾坤几顾瞻 今古论冤愤 竟夕坐明蟾 空庭无过雁 书题倚素缣 饥渴思琼树 秋望满苍蒹 春心伤碧草 归期叹不詹 别怨称殊未 胶漆乃非粘 筌蹄自有契 私衷早属餍 世外论欢赏 涸鲋且喁皦 泽麋安饮啄 穷愁病里添 老态杯中失 抵死乞髡钳 余生甘劓刖 高名己亦嫌 多取天应忌 舞爱玉掺掺 吟当花纂纂 闲情永镜奁 丽曲传筝柱 荷芰带襜襜 木兰舟泛泛 雄文合愈痁 善戏非为虐 一字费针砭 七襄劳组织 时推笔力銛 句琢文心巧 微雨映书签 游鱼窥砚沼 妻锄并拥镰 客生闲垂钓 念子独渊潜 以予婴世网 谁知意所欣 自笑名为累 厩马剩须钳 神龟宁要灼 觚毫懒欲拈 药裹频须命 转益貌廉廉 怪看颠种种 浮湛趣自恬 牵拙身何补 射隼竟空占 磔鸡初学卜 幽吟却卷帘 退食聊闲步 无术救危阝古 伤心多战哭 王师快殄歼 往者劳征发 未可废戎钤 由来称卉服 萑蒲日戒严 烽燧宵常警 蛮语听犹谵 缅文披似篆 稌粳酿酒甜 茉莉簪花艳 货贝古闾阎 衣冠余僰爨 温泉侧注瀸 霜蒨长含润 岝峈露峰尖 涔蹄规海阔 家珍白井盐 市有红藤篾 览胜引彤幨 投荒虚绣斧 单车即瘴炎 五尺秦通道 风壤百夷兼 梯航三面入 苍山旅病淹 汉域春阴尽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