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星东壁粲辉光

出自:宋代·周必大《恭和御制幸秘书省诗二首》

拼音:[èr][xīng][dōng][bì][càn][huī][guāng]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群玉西昆富典章,二星东壁粲辉光
秋花迎杖千丛丽,法曲传觞九奏长。
虎将纵观修旧事,豸冠陪侍仰明王。
政修即是攘夷策,玁狁残袄岂足囊。

查看原文

注释

【二星】1.犹双星。指牵牛﹑织女,比喻夫妇。 2.即二使星。
【东壁】1.室东侧的墙壁下。 2.指东壁上。 3.指东隔壁的房屋。 4.东边。 5.星宿名。即壁宿。因在天门之东,故称。 6.《晋书.天文志上》:"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秘府也。"因以称皇宫藏书之所。
【辉光】光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二】

二【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弍《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至切,音樲。地數之始,卽偶之兩畫而變之也。《易·繫辭》分而爲二,以象兩。《左傳·定四年》衞侯將會,使祝佗從。佗曰:若又共二徼大罪也。《註》謂兼二職。《荀子·議兵篇》權出於一者强,權出於二者弱。《史記·韓信傳》功無二於天下。《前漢·嚴助傳》詔曰:子在朕前之時,知略輻輳,以爲天下少雙,海內寡二。

巽二,風神名。

古貨布文帝字。見《六書略》。二。

【星】

星【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腥。《說文》萬物之精,上爲列星。从晶生聲。一曰象形。从口。古口復注中,故與日同。《釋名》星,散也,列位布散也。《書·堯典》曆象日月星辰。《傳》星,四方中星。

《洪範》五紀,四曰星辰。《傳》二十八宿迭見,以敘節氣。《又》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傳》星,民象,箕星好風,畢星好雨。《史記·天官書》星者,金之散氣。《註》五星五行之精,衆星列布,體生於地,精成於天,列居錯行,各有所屬。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前漢·天文志》經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七十八名,積數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國官宮物類之象。《淮南子·天文訓》日月之淫氣精者爲星辰。

星星,猶點點也。《謝靈運詩》星星白髮垂。

草名。戴星、文星、流星,皆穀精草別名。《本草綱目》此草生穀田中,莖頭小白花,點點如亂星。

姓。《廣韻》《羊氏家傳》曰:南陽太守羊續,娶濟北星重女。

【东】

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

《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詩·大雅》東有啓明。

《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

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

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

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按《說文》東自爲部,今倂入。

【壁】

壁【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北激切《集韻》《韻會》《正韻》必歷切,音繴。《說文》垣也。《釋名》辟也,辟禦風寒也。《孔安國·尚書序》秦始皇焚書,我先人用藏其家書于屋壁。《水衡記》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卽飛去。人以爲誕,因點其一,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乗雲上天。

軍壘。《前漢·高帝紀》帝晨馳入韓信張耳壁,奪之軍。《周亞夫傳》吳楚反,亞夫救梁,引兵走昌邑,堅壁而守。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晉書·天文志》東壁二星主文籍,天下圖書之府。

地名。壁州,在三巴,本漢宕渠地,唐高祖武德初置,辟州節度使鄭畋有記。

赤壁,在蒲圻。《荆州記》蒲圻縣沿江南岸百里,名赤壁,昔周瑜破曹操處。黃州赤壁乃赤鼻山。《水經注》江水左逕赤鼻山,下爲赤鼻磯。蘇軾赤壁前賦及長短句,人道是三國周郞赤壁,蓋傳疑也。

凡石厓之峭削皆曰壁。《馬岌·石壁銘》靑壁千尋。《江淹詩》緬映石壁素。《神仙傳》帛和入西城山,王公令熟視石壁,二年漸覺有文字,三年得神丹方及五嶽圖。本作壁,十四畫。說文、經史皆同。字彙从省作壁,入十三畫,因之。壁字从作。

【粲】

粲【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韻會》蒼案切《正韻》蒼晏切,音燦。《說文》稻重二䄷,爲粟二十斗,爲米十斗,曰毇。爲米六斗大半斗曰粲。《篇海》精鑿食也。

餐也。《詩·鄭風》還予授子之粲兮。《傳》粲,餐也。今河北人呼食爲粲,謂餐食也。

《廣韻》優也,察也,明也。《詩·唐風》角枕粲兮。《小雅》粲粲衣服。《爾雅·釋訓》宴宴粲粲,尼居息也。《註》盛飾晏安,近處優閒。《前漢·宣帝紀》骨肉之親,粲而不殊。《註》粲,明也。

衆意。《詩·鄭風》三英粲兮。《箋》衆意。《註》采諫反。《朱註》又光明也。

三女爲粲。《詩·唐風》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周語》密康公遊于涇,有三女奔之。其母曰:必致之王,女三爲粲。粲,美物也。

笑貌。《穀粱傳·昭四年》軍人皆粲然而笑。《註》粲然,盛笑貌。

漢也。

精潔貌。《荀子·榮辱篇》粲然有秉芻豢稻粱而至者。《註》粲,精潔貌。

姓。隴西族,出《姓苑》。

叶倉甸切,音茜。《陸雲·贈張府君詩》被繡晝行,昔人攸羨。階雲飛藻,孰與同粲。

《廣韻》與㛑同。《海篇》別作。

【辉】

輝【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許歸切《集韻》呼韋切,音揮。《集韻》光也。火之光也。《說文》作煇。

【光】

光【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炗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諡法,能紹前業曰光。

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

《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䊯。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