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诗岂可和

出自:宋代·赵文《黄西有以清江李侯书来袁见招不果就既去西有》

拼音:[lái][shī][qǐ,kǎi][kě,kè][hé,hè,huó,huò,hú]

平仄:平平仄仄平

地僻谷自淳,此世有羲轩。
行携二三子,读书秋树根。
不拟山水窟,忽枉君侯轓。
携持贵人意,仆口不惮烦。
居然寒谷底,暖以扶桑暾。
是时花正浓,主客共清樽。
欣闻结驷盛,下贲穷巷原。
恍如神仙人,谒入晋贺元。
旧谷虽可记,白发各已拚。
细论别来事,感怆将何言。
愁予守破研,石田疲老犍。
羡君行万里,天宇横孤鶱。
唯思山林寂,颇厌朝市喧。
夔州华发女,欲嫁谁能昏。
堂堂李元礼,今代真龙门。
胸中有人物,荦然剖篱藩。
好春播伊耆,神火惊陆浑。
词章轶唐人,天马出大宛。
翰墨掩晋代,凤翥龙蛇奔。
如何肯下顾,草间麞与猿。
殷勤远赠我,一纸春风痕。
空中实自愧,在上安敢援。
坐对大将军,有虱不得扪。
岂不念长饥,终恐成素飱。
故人有宿诺,未敢覆手翻。
泫然还明珠,甘此烟雨村。
寄谢河阳公,敢当石与温。
愿公茂功业,南国资于蕃。
行当从公归,衮绣相府尊。
嗟我与夫子,结契在仍昆。
新知犹可乐,宿好况弥敦。
中肠未抒写,别涕已潺湲。
行行一尊酒,相送玉溪源。
自从别君来,夜瞻太微垣。
可怜一寸心,摇摇风中幡。
采采涧边蒲,欲扣黄堂阍。
行窥溟渤大,讵止云梦吞。
省穑不堪用,愧我小国蘩。
奈何疲津梁,卧病守一墩。
欲往未可必,叹息谁与论。
大哉天地德,六合回春暄。
向来作诗祸,荡涤从此番。
永言结我舌,有如啖铅礬。
高居远俗氛,静坐收惊魂。
皇皇仁义涂,自兹改乘辕。
愿君笃久要,好语时温存。
借君千顷波,清我泛滥袁。
饱读古人书,仰酬明主恩。
诸公尽萧曹,二皓自绮园。
来诗岂可和,什袭传儿孙。

查看原文

注释

【岂可】表示反诘。相当于怎么可以。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诗】

詩【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始平聲。《說文》志也。《釋名》之也,志之所之也。《書·舜典》詩言志。《傳》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詩言志。《詩·國風·關雎序》在心爲志,發言爲詩。《前漢·藝文志》誦其言,謂之詩。《舊唐書·經籍志》詩以紀興衰誦歡。

六詩。《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疏》按詩上下惟有風雅頌是詩之名也。三者之中有比賦興,故總謂之六詩。《鄭康成·六藝論》詩,絃歌諷諭之聲也。朱子曰:風雅頌,聲樂部分之名。賦比興,則所以制作風雅頌之體也。

樂章也。《荀子·勸學篇》詩者,中聲之所止也。《註》詩謂樂章,所以節聲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

《類篇》承也,持也。《禮·內則》國君世子生三日,卜士負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註》詩之言承也。《疏》《詩含神霧》云:詩者,持也。以手維持,則承奉之義,謂以手承下而抱負之。

姓。《後漢·南蠻傳》詩索,交阯朱䳒人。

《字彙補》讀作誅。《荀子·王制篇》修憲令,審詩商。《註》詩商,當爲誅賞。《樂論篇》作審誅賞。

【岂】

豈【酉集中】【豆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袪俙切《集韻》《韻會》去幾切,音䔇。《說文》還師振旅樂也。

欲也,登也。《徐曰》今借此爲語詞。《玉篇》安也,焉也。《廣韻》曾也。《增韻》非然之辭。《書·五子之歌》怨豈在明。《詩·召南》豈不夙夜。《傳》豈不,言有是也。

《集韻》《正韻》通。軍勝之樂也。

樂也,和也。○按經傳凱歌、凱風、愷悌、樂愷皆借豈。古凱、愷、豈音義通,今分爲二。《字彙》〈山下一〉从耑省。〈口下丷一〉从豆省。俗作山頭,非。《同文舉要》豈同剴,亦非。

【可】

可【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

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

《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

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

《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也,妻曰可敦。

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負鄙爲難,縱則不可。出師征之,其衆十旅。

叶口箇切,軻去聲。《魏文帝·寡婦賦》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來,心鬱鬱兮無可。

《集韻》歌古作可。註詳欠部十畫。

讀作何。《石鼓文》其魚隹可。《風雅廣逸註》隹可讀作惟何,古省文也。

【和】

和【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咊龢《廣韻》《正韻》戸戈切《集韻》《韻會》胡戈切,音禾。《廣韻》順也,諧也,不堅不柔也。《書·堯典》協和萬邦。

《舜典》律和聲。《易·乾卦》保合太和。《中庸》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書·堯典》乃命羲和。《註》羲氏,和氏,主曆象授時之官。

《詩·小雅》和鸞雝雝。《傳》在軾曰和,在鑣曰鸞。《疏》和,亦鈴也,以其與鸞相應和,故載見曰和鈴央央是也。《廣韻》本作鉌。

《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笙謂之和。《註》和,十三簧。

《周禮·夏官·大司馬》以旌爲左右和之門。《註》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爲之。《戰國策》與秦交和而舍。

《諡法》不剛不柔曰和。

和夷,地名。《書·禹貢》和夷底績。

雲和,地名。《周禮·春官·大司樂》雲和之琴瑟。

《廣韻》州名,在淮南,漢屬九江郡,齊爲和州。

《韻會》西和州,秦蒙恬築長城始此,唐爲岷州,宋攺西和州。

《廣韻》姓也。本自羲和之後,一云卞和之後,晉有和嶠。

《正字通》養和,今之靠背也。李泌采異木蟠枝以隱背,號曰養和。

《松陵集》皮日休以五物送魏不琢,有烏龍養和,桐廬養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臥切,禾去聲。《廣韻》聲相應。《易·中孚》鳴鶴在隂,其子和之。

《爾雅·釋樂》徒吹謂之和。

《集韻》調也。《禮·檀弓》竽笙備而不和。

《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爲質也。《註》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加以滑甘,是謂六和。

《禮器》甘受和。《釋文》和,戸臥反。《周禮·天官》內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

相关诗句
什袭传儿孙 来诗岂可和 二皓自绮园 诸公尽萧曹 仰酬明主恩 饱读古人书 清我泛滥袁 借君千顷波 好语时温存 愿君笃久要 自兹改乘辕 皇皇仁义涂 静坐收惊魂 高居远俗氛 有如啖铅礬 永言结我舌 荡涤从此番 向来作诗祸 六合回春暄 大哉天地德 叹息谁与论 欲往未可必 卧病守一墩 奈何疲津梁 愧我小国蘩 省穑不堪用 讵止云梦吞 行窥溟渤大 欲扣黄堂阍 采采涧边蒲 摇摇风中幡 可怜一寸心 夜瞻太微垣 自从别君来 相送玉溪源 行行一尊酒 别涕已潺湲 中肠未抒写 宿好况弥敦 新知犹可乐 结契在仍昆 嗟我与夫子 衮绣相府尊 行当从公归 南国资于蕃 愿公茂功业 敢当石与温 寄谢河阳公 甘此烟雨村 泫然还明珠 未敢覆手翻 故人有宿诺 终恐成素飱 岂不念长饥 有虱不得扪 坐对大将军 在上安敢援 空中实自愧 一纸春风痕 殷勤远赠我 草间麞与猿 如何肯下顾 凤翥龙蛇奔 翰墨掩晋代 天马出大宛 词章轶唐人 神火惊陆浑 好春播伊耆 荦然剖篱藩 胸中有人物 今代真龙门 堂堂李元礼 欲嫁谁能昏 夔州华发女 颇厌朝市喧 唯思山林寂 天宇横孤鶱 羡君行万里 石田疲老犍 愁予守破研 感怆将何言 细论别来事 白发各已拚 旧谷虽可记 谒入晋贺元 恍如神仙人 下贲穷巷原 欣闻结驷盛 主客共清樽 是时花正浓 暖以扶桑暾 居然寒谷底 仆口不惮烦 携持贵人意 忽枉君侯轓 不拟山水窟 读书秋树根 行携二三子 此世有羲轩 地僻谷自淳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