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绵复绻缱

出自:明代·林章《姊妹行》

拼音:[chán][mián][fù][quǎn][qiǎn]

平仄:平平仄仄仄

与姊别时啼,头比姊肩低。
几年不见姊,眉与姊夫齐。
春兰秋菊各芳泽,花蚤花迟总堪惜。
生憎一对似花人,恼杀十年花下客。
花时能几何,客恨不胜多。
翻作相思树,缠丝复绕萝。
鸳鸯宿海底,好梦落风波。
空有青衫泪,双弹向翠蛾。
寂寂杨花坞,迢迢桃叶渡。
长江南北头,总是相思路。
新人本非新,故人应是故。
只道相怜亲上亲,那识相思苦中苦。
忆故如望月,望圆复愁缺。
怜新若转弦,一转一缠绵。
缠绵复绻缱,见妹如姊面。
年年春风时,那作双飞燕。
姊应山上采蘼芜,妹莫尊前唱鹧鸪。
昨日书来无别话,为侬珍重大姨夫。

查看原文

注释

【缠绵】1.形容感情深厚: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2.形容歌声宛转动听:“信天游”唱起来高亢、悠远,“蓝花花”唱起来缠绵、哀怨。 3.纠缠不已;萦绕不止:缠绵床褥|情思缠绵。
【绻缱】缱绻。谓感情深切,难舍难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缠】

纏【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直連切《集韻》《韻會》澄延切,音廛。《說文》繞也。《玉篇》約也。《廣韻》束也。《詩·唐風·綢繆束薪傳》綢繆,纏綿也。

姓。《廣韻》漢有纏子著書。

《廣韻》特碾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碾切,。

【绵】

綿【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玉篇》《廣韻》《集韻》同緜。

【复】

復【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

《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

《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

《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

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

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

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大業初改曰沔州。

復陶,官名。《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註》復陶,衣服之官也。

衣名。《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註》秦所遺羽衣也。

《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集韻》重也。《正韻》反覆也。《易·復卦》反復其道。《詩·小雅》顧我復我。《註》謂迴轉反復之也。

《正韻》復,除也。《前漢·高帝紀》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戸勿事。《註》復其身,及一戸之內,皆不徭役也。

與複通。《史記·秦始皇紀》爲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前漢·高帝紀》上從復道上,望見諸將往往耦語。《註》上下有道,故謂之復。

與覆通。《詩·大雅》陶復陶穴。《音義》復,累土於地上。《說文》作覆。

《集韻》《韻會》《正韻》浮富切,浮去聲。《集韻》又也。《增韻》再也。《詩·大雅·大明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

叶房月切,音伐。《韓愈·招揚之罘詩》禮稱獨學陋,易貴不遠復。作詩招之罘,日夕抱饑渴。渴,巨列切。

【绻】

綣【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去阮切《集韻》《韻會》苦遠切,音捲。《說文·新附字》繾綣也。《廣韻》繾綣志盟。《類篇》繾綣,厚意。《詩·大雅》以謹繾綣。《傳》繾綣,反覆也。《左傳·昭二十五年》繾綣從公。《註》繾綣,不離散。

《淮南子·汜論訓》古者有鍪而綣領,以王天下者矣。《註》綣領,皮衣屈而紩之。

《廣韻》去願切《集韻》區願切,音券。義同。

《韻補》叶苦殞切。《釋名》囷綣也。藏物繾綣,束縛之也。殞字原从歺,不从歹。

【缱】

繾【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集韻》去演切,音遣。《說文·新附字》繾綣,不相離也。詳綣字註。

《集韻》遣忍切,音螼。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