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谱品虽多

出自:宋代·高文虎《种菊》

拼音:[yuè][pǔ][pǐn][suī][duō]

平仄:仄仄仄平平

菊载种农经,不见诗三百。
周官叙鞠衣,一言仅可摘。
黄华纪吕令,落英餐楚客。
伯始饮得寿,桐君书探赜。
移根候萌动,需时当甲拆。
我羡柴桑里,敢希履道宅。
不种儿女花,朱朱与白白。
阅谱品虽多,求栽地恐窄。
揠苗助其长,抱瓮溉以泽。
朗咏黄为正,流播风传格。
寒香紫茁兰,晚节铜柯柏。
相继早梅芳,一笑巡檐索。

查看原文

字义

【阅】

閱【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弋雪切《集韻》《韻會》欲雪切《正韻》魚厥切,車馬。

《說文》一曰察也。出門者,察而數之也。《博雅》閱,數也。《左傳·襄九年》商人閱其禍敗之釁。《註》閱,猶數也。

《正韻》閱其事。

《呂練核實。

《正韻》歷也。《前漢·文帝紀》閱天下之義理多矣。《註》閱,猶更歷也。

《車千秋傳》無伐閱功勞。《師古註》閱,經歷也。

《廣韻》閥閱也。《史記·高祖功臣年表》積日曰閱。《後漢·章帝紀》或起甽畝,不繫閥閱。《註》史記曰:明其等曰閥,積其功曰閱。言前代舉人,務取賢才,不拘門地。

《韻會》買賣損價也。《荀子·修身篇》良價不爲折閱不市。《註》折閱,謂損其所賣物價也。

容也。《詩·邶風》我躬不閱。《傳》閱,容也。

《曹風》蜉蝣掘閱。《傳》閱,容閱也。《箋》掘閱,掘地解閱。謂其始生時也。

稟也。《老子·道德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註》閱,稟也。甫,始也。言道稟與萬物始生,從道受氣。

遂也。《爾雅·釋宮》桷直而遂,謂之閱。《註》謂五架屋際椽正相當。《疏》屋椽,長直而遂達,五架屋際者名閱。

《正韻》觀也。

人名。《左傳·僖三十年》冬王使周公閱來聘。

《襄九年》華閱。《註》華閱,宋臣華元子。《史記·田敬仲世家》公孫閱謂成侯忌曰:公何不謀伐魏。

【谱】

譜【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正韻》博古切《集韻》《韻會》彼五切,音補。《說文》籍錄也。《廣雅》牒也。《玉篇》屬也。《釋名》布也,布列見其事也。《文心雕龍》總領黎庶,則有譜籍簿錄。譜者,普也。註序世統事資周普,鄭氏譜詩,蓋取乎此。《詩序》以立斯譜。《孔疏》譜亦是序類。避子夏序名,以其列諸侯世及詩之次,故名譜也。《史記·三代世表》自殷以前,諸侯不可得而譜。《前漢·劉歆傳》歆著《三統歷譜》。《舊唐書·經籍志》譜系以紀世族繼序。

《集韻》或作諩。《春秋序》譜第。《註》譜,本又作諩。《說文》本作。

【品】

品【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丕飮切《集韻》《韻會》丕錦切,匹上聲。《說文》衆庶也。《廣韻》類也。《易·乾卦》品物流形。《疏》品類之物,流布成形。

《書·舜典》五品不遜。《疏》品爲品秩,一家之內,尊之差,卽父母兄弟子是也。

《增韻》物件曰品。《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疏》鄭元以爲金三品者,銅三色也。《易·巽卦》田獲三品。《註》一曰乾豆,二曰賔客,三曰充君之庖。《禮·禮器》薦不美多品。

《少儀》問品味,曰:子亟食于某乎。《疏》品味者,殽饌也。《周禮·天官·膳夫》品嘗食。《註》品者,每物皆嘗之,道尊者也。

《韻會》品格也。《禮·檀弓》品節斯,斯之謂禮。《疏》品,階格也,節制斷也。

《玉篇》齊也。《周語》品其百籩。

同也。《前漢·李尋傳》百里爲品。《註》孟康曰:品,同也,言百里內數度同也。

《玉篇》官品。《周語》外官不過九品。《註》九卿也。

《廣韻》式也,法也。

《廣韻》二口則生訟,三口乃能品量。

官名。《正字通》唐宦官曰品官。

《廣韻》姓也。出何氏姓苑。《正字通》明有品嵒。

地名。《左傳·文十六年》楚予乗馹,會師于臨品。

《前漢·西域傳》戎盧國王治品城。

【虽】

雖【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

《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

《玉篇》推也。

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

《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

【多】

多【丑集下】【夕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

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

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

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

荒俗呼父爲阿多。《唐書·德宗紀》正元六年,回紇可汗謝其次相曰:惟仰食于阿多。

姓。漢多軍,多卯,宋多岳。

梵語吃栗多,華言賤人。底栗多,華言畜生。

樹名。貝多樹,出摩伽陀國,長六七丈,冬不凋,見《酉陽雜俎》。

南印建那補羅國北有多羅樹,株三十餘里,其葉長廣,其色光潤,諸國書寫采用之。見《西域記》。

叶都牢切,音刀。《蘇轍·巫山廟詩》歸來無恙無以報,山下麥熟可作醪。神君尊貴豈待我,再拜長跪神所多。

《詩·魯頌》享以騂犧,是饗是宜,降福旣多。《正字通》朱傳,犧,虛宜虛何二反,宜,牛奇牛多二反,多,章移當何二反。字彙專叶音趨,不知詩有二反也。○按朱子意,若从上虛宜切之犧,牛奇切之宜,則當何切之多宜叶章移切,音貲。若从下多字叶,則犧叶虛何切,音呵,宜叶牛多切,音哦。一在支韻止攝,一在歌韻果攝,《字彙》叶逡須切,音趨,錯入虞韻遇攝,《正字通》譏《字彙》不知二反,殊不知其錯入虞韻,幷不知一反也。《說文》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爲多。重夕爲多,重日爲曡。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