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薪爨鼎烧村醪

出自:宋代·冯岵《全州南城》

拼音:[xī][xīn][cuàn][dǐng][shāo][cūn][láo]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全州城南何壮观,石崖为趾江为濠。
凌落渡江骑马去,空蒙瘴雾漫绨袍,
逦迤过滩水,小艇浮桐槽。
半渡急雨雪,舟师失飞篙。
雨飞山路水如注,石齿荦确森戈刀。
马蹄转偶不得过,有力如虎空皮毛。
地穷路尽处,横绝青山高。
褰衣扶杖蹑天险,十步九顾愁猿猱。
长沙顿伏几百折,背膂菌蠢盘鲸鳌。
马瘦人力倦,野阔风怒号。
薄暮投宿驱湿厉,析薪爨鼎烧村醪
一杯酸涩不可嚥,平原督邮羞儿曹。
我行湖湘历八郡,政欲阅实宁辞劳。
才疏病懒事多废,南山何日接蓬蒿。
清风明月共三友,山猿野鹤来二豪。
一江春水澄葡萄,芦花万顷眠渔舠。

查看原文

注释

【析薪】1.劈柴。 2.《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孔颖达疏:"言析薪之法如之何乎?非用斧不能斫之,以兴娶妻之法如之何乎,非使媒不能得之。"后因以指作媒。 3.《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施(丰施)将惧不能任其先人之禄。"后因以谓继承父业。
【薪爨】1.柴火。 2.烹饪。
【爨鼎】犹沸鼎。
【村醪】村酒。醪,本指酒酿。引申为浊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析】

析【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錫。《說文》破木也。《詩·齊風》析薪如之何,非斧不克。一曰折也。

分也。《書·堯典》厥民析。《孔安國傳》丁壯就功,老弱分析也。

剖析。《晉·陶潛·移居詩》疑義相與析。

《史記·律書》寅曰析木。

國名。《書·禹貢》崐崘析支渠搜。

地名。析城,屬冀州。

邑名。《左傳·僖二十五年》秦取析矣。

《尸子》虹蜺爲析翳。

《類篇》相支切,音斯。《周禮·天官·醢人》饋食之豆析。

草名。張揖曰:析似燕麥。

平聲。《唐韻》息黎切。《史記·五帝紀》析支、渠廀。《索隱》作鮮支、渠搜。鮮析音相近,古讀鮮爲斯。

息例切,音近賜。《後漢·西羌傳》濵于賜支。《註》賜支者,禹貢所謂析支者也。

【薪】

薪【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息鄰切《韻會》斯人切,音新。《說文》蕘也。

柴也。《詩·齊風》析薪如之何。《禮·月令》季秋草木黃落,乃伐薪爲炭。《周禮·地官·甸師註》大木曰薪。

草亦曰薪。《孟子》毀傷其薪木。《趙岐註》恐其傷我薪草樹木也。

采薪亦曰薪。《前漢·法志》罪人獄已決完,爲城旦舂,滿三歲爲鬼薪、白粲。

【爨】

爨【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29画部外筆画:25画

〔古文〕象持甑,冂爲竈口,廾推林內火。《玉篇》竈也。《詩·小雅》執爨踖踖。《傳》爨,饔爨,稟爨也。《疏》饔爨以煑肉,廩爨以炊米。《周禮·天官·亨人》職外內饔之爨亨煑。《註》爨,今之竈。主於其竈煑物。《儀禮·士昏禮》大羹湆在爨。《註》爨,火上。

姓。《華陽國志》昌寧大姓有爨習。《蜀志》建寧大姓。蜀錄有交州刺史爨深。

《集韻》或作熶。詳熶字註。

取絹切,音縓。炊也。

七丸切,音攛。義同。《周禮·夏官·挈壷氏》及冬,則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註》以火炊水。◎按周禮,詩傳,釋文,爨俱音七絃切,釋經傳爨字之義,大約動音爲平聲,靜音爲去聲。然左傳宣十五年傳:析骸以爨。註:爨,炊也。及孟子,以甑爨。似皆宜讀平聲。乃孟子無釋文。左傳,釋文,亦音七亂反。則平去又未嘗拘也。

【鼎】

鼎【亥集下】【鼎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鼑《唐韻》《集韻》《韻會》都挺切,音頂。《說文》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玉篇》鼎,所以熟食器也。《左傳·宣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爲之備,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周禮·天官·膳夫》王日一舉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鄭註》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

《周易卦名》巽下離上之卦。

《正韻》鼎,當也。

方也。《前漢·賈誼傳》天子春秋鼎盛。

鼎鼎,大舒也。《禮·檀弓》喪事鼎鼎爾,則小人。《疏》形體寬慢也。

周鼎,星名。見《步天歌》。

湖名。《史記·封禪書》黃帝鑄鼎於荆山,後世因名其處爲鼎湖。

州名。宋朗州攺鼎州。

城門名。《後漢·郡國志》雒陽東城曰鼎門。《註》九鼎所後入。

維舟曰鼎。《揚子·方言》維之謂之鼎。

官名。《前漢·東方朔傳》夏育爲鼎官。《註》鼎官,今殿前舉鼎者也。

姓。未將鼎澧。

人名。《西京雜記》鼎,匡衡小名也。

《前漢·匡衡傳註》張晏曰:匡衡少時字鼎,長乃易字稚圭,世所傳衡與貢禹書,上言衡狀報,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又》無說詩匡鼎來。《註》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匡且來也。○按服虔註誤。

《前漢·賈捐之傳》捐之復短石顯。楊興曰:顯鼎貴。《註》如淳曰:言方且欲貴矣。鼎音釘。師古曰:讀如字。

叶他經切,音汀。《左思·吳都賦》精若耀星,聲若雷霆。名藏於山經,形鏤於夏鼎。

【烧】

燒【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式昭切《集韻》《韻會》《正韻》尸招切,也。《玉篇》燔也。《禮·月令》仲夏毋燒灰。《戰國策》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

燒當,羌名。《後漢·西羌傳》至硏十三世孫燒當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失照切,音少。《廣韻》放火。《韻會》野火曰燒。

【村】

村【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此尊切《集韻》麤尊切《正韻》倉尊切,寸平聲。《廣韻》墅也。《增韻》聚落也。字从邑从屯。經史無村字,俗通用。《晉·陶潛·歸田園詩》曖曖遠人村。《桃花源記》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醪】

醪【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魯刀切《集韻》《韻會》郞刀切,音勞。《說文》汁滓酒也。《廣韻》濁酒。《史記·袁盎傳》乃悉以其裝齎,置二石醇醪。《張華·輕薄篇》浮醪隨觴轉,素蟻自跳波。

地名。《寰宇記》會稽縣西三里有投醪河。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