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令万物被光景

出自:宋代·王令《朝云》

拼音:[jìn,jǐn][líng,lǐng,lìng][wàn,mò][wù][bèi,pī][guāng][jǐng,yǐng]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朝云飞飞来无穷,暮云漠漠昏相蒙。
闲来既自不成雨,拂去安用遮长空。
拟鞭屏翳问白日,更谪星伯诛长风。
尽令万物被光景,夜看北斗朝天中。

查看原文

注释

【万物】1.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2.犹众人。
【光景】1.时光景物:好一派草原~。 2.境况;状况;情景:他家的~还不错丨我们俩初次见面的~,我还记得很清楚。 3.表示估计。a)一般的情况:今天太闷热,~是要下雨。b)时间或数量(用在表时间或数量的词语后面):半夜~起了风丨里面有十几个小孩子,大都只有五六岁~。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尽】

尽【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

《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

姓。見《萬姓統譜》。

《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盡矣。

《韻會》皆也。《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

《類篇》任也。《增韻》縱令也。《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俗作儘。

盡盡,極視盡物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

《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秦去聲。亦竭也。《周語》齊國佐其語盡。《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註》盡,猶空也。

【令】

令【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集韻》《正韻》力正切,零去聲。律也,法也,告戒也。《書·囧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禮·月令》命相布德和令。《周禮·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四曰犯邦令,五月撟邦令。

三令。《前漢·宣帝紀》令有先後,有令甲,令乙,令丙。

縣令。漢法,縣萬戸以上爲令,以下爲長。

時令,月令,所以紀十二月之政。

善也。《詩·大雅》令聞令望。《左傳·成十年》忠爲令德,非其人猶不可,况不令乎。

姓。

《集韻》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零。厮役曰使令。

丁令,地名。見《前漢·張湯傳》。或作丁零。

令狐,亦地名。

令狐,複姓。

《詩·齊風》盧令令。《註》盧,田犬。令令,犬頜下環聲。

與鴒通。《詩·小雅》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卽鶺鴒鳥。

令適,甓也。與瓴甋同。

《集韻》郞定切,音笭。令支,縣名。在遼西。

《廣韻》力延切《集韻》陵延切,音連。亦縣名。《前漢·地理志》金城郡有令居縣。

《集韻》盧景切,音領。官署之長。

叶呂張切,音良。《韓愈·谿堂詩》凡公四封,旣富以强。謂公吾父,孰違公令。叶下邦。《說文》載卩部。从亼从卩。發號也。《徐曰》亼卽集字,人而爲之節制。會意。

【万】

万【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同萬。

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萬)〔古文〕㸘《唐韻》無販切,音蔓。《說文》蟲也。《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數名。《易·乾象》萬國咸寧。《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舞名。《詩·邶風》方將萬舞。《疏》萬者,舞之總名。《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州名。《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姓。《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韻補》入銑韻。《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物】

物【巳集下】【牛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文弗切《集韻》《韻會》《正韻》文拂切,音勿。《說文》萬物也。牛爲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从牛。勿聲。《玉篇》凡生天地之閒,皆謂物也。《易·乾卦》品物流形。

《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周禮·天官·大宰》九貢,九曰物貢。《註》物貢,雜物,魚鹽橘柚。

《玉篇》事也。《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疏》物,事也。《禮·哀公問》敢問何謂成身,孔子對曰:不過乎物。《註》物,猶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賔興之。

《詩·小雅》比物四驪。《傳》物,毛物也。《又》三十維物,爾牲則具。《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註》謂毛色也。

《夏官·校人》凡軍事,物馬而頒之。《疏》物卽是色。《楚語》毛以示物。

《周禮·地官·卝人》若以時取之,則物其地,圖而授之。《註》物地,占其形色,知鹹淡也。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爲之種。《左傳·昭三十二年》物土方。《註》物,相也,相取土之方面。

《玉篇》類也。《左傳·桓六年》丁卯,子同生。公曰:是其生也,與吾同物。《註》物,類也。謂同日。

《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疏》物者,財也。以三酒所成有時,故豫給財,令作之也。

《周禮·地官·司門》幾出入不物者。《註》不物,衣服視占不與衆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者。

《周語》神之見也,不過其物。《註》物,物數也。

《廣韻》旗名。《周禮·春官·司常》雜帛爲物。

叶去聲。《唐韻正》符沸反。《揚子·太玄經》人人物物,各由厥彙。《阮籍·東平賦》及至分之國邑,樹之表物,四時儀其象,隂陽暢其氣。

叶微律切。《班固·東都賦》指顧倏忽,獲車己實。樂不極盤,殺不盡物。

叶微月切。《蘇軾·四達齋銘》孰如此閒,空洞無物。戸牖盍開,廓焉四達。達,陀悅切。

【被】

被【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皮彼切《集韻》《韻會》部靡切,被銘》被雖溫,無忘人之寒。無厚于己,無薄于人。

《唐韻》皮義切,音髲。覆也。《詩·大雅》天被爾祿。《箋》天覆被女以祿位,使祿福天下。

及也。《書·堯典》光被四表。

表也。《儀禮·士昏禮》笲緇被纁裹加于橋。

具也。《戰國策》械器被具。

帶也。《前漢·韓王信傳》國被邊,匈奴數入。

加也。《前漢·高帝紀》高祖被酒,夜徑澤中。《註》爲酒所加也。

把中也。《周禮·冬官·廬人》凡爲殳,五分其長。以其一爲之被而圍之。

負也。《後漢·賈充傳》被羽先登。

被廬,晉地名。《晉語》乃大蒐于被廬。

《韻會》攀糜切,音披。《廣雅》裮被,不帶也。《屈原·離騷》何桀紂之猖被兮。《前漢·揚雄傳》被夫容之朱裳。

荷衣曰被。《左傳·襄十四年》被苫蓋。

《古今人表》被衣,人名。《莊子·知北遊》齧缺問道乎被衣。

姓。《前漢·王褒傳》宣帝時,徵能《楚辭》,九江被公召見誦讀。《通志·氏族略》鄭有大夫被詹,《漢書》有牂牁太守被條。通作披。

【光】

光【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炗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諡法,能紹前業曰光。

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

《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䊯。

【景】

景【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音警。《說文》光也。《釋文》景,境也。明所照處有境限也。

《爾雅·釋詁》景,大也。《詩·小雅》以介景福。《箋》受大福也。

《詩·小雅》景行行止。《箋》景,明也。

《詩·小雅》景行。《朱傳》大道也。

《博雅》景景,白也。《篇海》韶也。

像也,慕也,仰也。

《詩·鄘風》景山與京。《傳》景山,大山。

山名。《詩·商頌》景員維河。《朱傳》景,山名,商所都也。

衣也。《儀禮·士昏禮》婦乗以几,姆加景。《註》景之制如明衣,加之以爲行道禦塵,令衣鮮明也。景亦明也。

星名。《史記·天官書》天晴而見景星。景星者,德星也。

風名。《史記·律書》景風居南方。景者,言陽氣道竟。

姓。景差,見《史記·屈原傳》。

《廣韻》《正韻》於丙切《集韻》於境切,音影。物之隂影也。《詩·邶風》汎汎其景。《疏》汎汎然見其影之去往而不辨。《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灋測土深,正日景。《釋文》景本或作影。《佩觽》形景爲影,本乎稚川。

《韻補》叶舉兩切。《夏侯湛·抵疑》黎苗之樂函夏,若遊形之招惠景。叶上響。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