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吹覆凤凰巢

出自:宋代·胡仲弓《赠郑琰》

拼音:[kuáng][fēng,fěng][chuī][fù][fèng][huáng][cháo]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狂风吹覆凤凰巢,鸮鬼朝翔狐夜号。
君有朐中千古鉴,世间妍丑想难逃。

查看原文

注释

【狂风】1.猛烈的风:~暴雨。 2.气象学上指10级风。参看〖风级〗。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羽毛美丽,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常用来象征祥瑞。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狂】

狂【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軖。《廣韻》病也。心不能審得失之地。則謂之狂。《書·微子》我其發出狂。《疏》狂生於心,而出於外。應璩詩云:積念發狂癡,此其事也。

《書·洪範》曰狂恆風若。《疏》鄭康成以狂爲倨慢,以對不敬,故爲慢也。

《集韻》一曰躁也。《詩·鄘風》衆穉且狂。《傳》是乃衆幼穉且狂,進取一槩之義。《疏》論語云:狂者進取,仰法古例,不顧時俗,是進取一槩之義。《論語》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

《詩·鄭風》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傳》狂,狂人也。《疏》都是美好,狂是醜惡。

鳥名。《爾雅·釋鳥》狂,茅鴟。《註》今鶂鴟也。似鷹而白。《疏》茅鴟一名狂。◎按廣韻作鵟。

《爾雅·釋鳥》狂,㝱鳥。《疏》㝱鳥一名狂。《山海經》栗廣之野,有五彩之鳥,有冠,名曰狂鳥。〇按集韻作鵟。亦作。

山水名。《山海經》狂山無草木,冬夏有雪,狂水出焉,西流,注于浮水。

大之山,狂水出焉,西南流,注于伊水。《註》國名記云:狂水逕綸氏城,在今南陽。

《集韻》本作。

《廣韻》《正韻》渠放切《集韻》具放切,音誆。《廣韻》狂,輒爲也。

《集韻》古况切,音誑。惑也。

《集韻》局縛切,音戄。狂狂,犬走貌。

【风】

風【戌集下】【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楓。風以動萬物也。《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河圖》風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陽怒而爲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凉風,西風謂之泰風。《禮·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疏》八方之風也。《史記·律書》東北方條風,立春至。東方明庶風,春分至。東南方淸明風,立夏至。南方景風,夏至至。西南方凉風,立秋至。西方閶闔風,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風,立冬至。北方廣莫風,冬至至。《周禮·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祥。《註》十有二辰皆有風吹其律,以知和不。

《玉篇》散也。《易·繫辭》風以散之。

趨風,疾如風也。《左傳·成十六年》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子必下免冑而趨風。

《玉篇》敎也。《書·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說命》四海之內,咸仰朕德,時乃風。《註》言天下仰我德,是汝之敎也。《詩·關雎序》風之始也。《箋》風是諸侯政敎也。

風俗。《禮·樂記》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疾名。《左傳·昭元年》風淫末疾。《註》末,四肢也。風爲緩急。

《廣韻》佚也。《書·費誓》馬牛其風。《傳》馬牛風佚。《疏》僖四年《左傳》云: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遂至放佚遠去也。

防風,國名。今湖州武康縣。

地名。寧風,齊地,見《左傳》。右扶風,見《漢書》。

官名。《前漢·地理志》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爲右扶風。

鳥名。《詩·秦風》鴥彼晨風。《爾雅·釋鳥》晨風,鸇。《疏》晨風,一名鸇,摯鳥也。郭云:鷂屬。

《晉書·輿服志》相風中道。《正字通》晉制,車駕出,相風居前。刻烏於竿上,名相風。

《述征記》長安南有臺,高十仞,立相風銅烏,遇風輒動。

草名。《西京雜記》懷風,苜蓿別名。一名光風。

姓。黃帝臣風后。

風胡,見《越絕書》。

《神異經》西方有披髮東走,一名狂,一名顚,一名狷,一名風。

《廣韻》方鳳切,音諷。《詩·關雎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故曰風。《箋》風化。風刺,皆謂譬諭,不直言也。《釋文》下以風之。風,福鳳反。《註》風刺同。

叶分房切,音方。《楚辭·惜誓》涉丹水而馳騁兮,右大夏之遺風。黃鵠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再舉兮睹天地之圜方。

叶甫煩切,音蕃。《王粲詩》烈烈冬日,肅肅淒風。潛鱗在淵,歸鴈載軒。

叶閭承切。《後漢·馮衍顯志賦》摛道德之光輝兮,匡衰世之渺風。褒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于延陵。

叶孚金切,音分。《詩·邶風》絺兮綌兮,淒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大雅》吉甫作頌,穆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楚辭·九章》乗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步余馬兮山臯,邸余車兮方林。《釋名》兗豫幷冀,橫口含脣言之,讀若分。靑徐,踧口開脣推氣言之,讀若方。風,放也,氣放散也。《第·毛詩古音考》風古與心林音淫爲韻,孚金切。或曰今太行之西,汾晉之閒讀風如分,猶存古音。《正韻》一東收風,十二侵闕,蓋未詳風古有分音也。《說文》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从虫凡聲。《趙古則曰》凡物露風則生蟲,故風从虫,凡諧聲。

【吹】

吹【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昌垂切《集韻》姝爲切《韻會》樞爲切,音炊。《說文》噓也。《玉篇》出氣也。《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詩·小雅》鼔瑟吹笙。

吹噓。《揚子·方言》吹,助也。《註》吹噓,相佐助也。

《集韻》亦作龡。《周禮·春官》笙師掌敎龡竽笙。

同炊。《荀子·仲尼篇》可炊而傹也。《註》炊與吹同。傹當爲僵。言可以氣吹之而僵仆。

《廣韻》《集韻》《韻會》。《廣韻》鼔吹也。《禮·月令》上丁,命樂正入學習吹。《又》季冬,命樂師大合吹而罷。《爾雅·釋樂》徒吹謂之和。《古今樂錄》漢樂有鼓吹鐃歌十八曲。

【覆】

覆【申集下】【襾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芳福切《集韻》《韻會》芳六切,音蝮。《玉篇》反覆也。《詩·小雅》不懲其心,覆怨是正。《禮·月令》季春,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備具于天子。

倒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書·胤征》顚覆厥德。

敗也。《中庸》傾者覆之。《綱目集覽》覆,軍敗也。

中覆。《前漢·馮唐傳》賞賜決于外,不從中覆也。《註》覆謂覆白之也。

射覆。《前漢·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家射覆。《註》于覆器之下而置諸物,令暗射之,故云射覆。

與復同。《易·乾卦》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集韻》方六切,音福。審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註》詳察曰覆。《唐書·鄧景山傳》檢覆私隱。

《廣韻》敷救切,音與宥韻副同。《說文》蓋也。《詩·大雅》鳥覆翼之。《禮·檀弓》見若覆夏屋者矣。

扶富切,浮去聲。伏兵曰覆。《左傳·隱九年》君爲三覆以待之。

《類篇》匹北切,音。義同。

《韻補》筆力切,叶音逼。《班固·西都賦》草木塗地,山淵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凤】

鳳【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馮貢切,音奉。《說文》神鳥也。《爾雅·釋鳥》鶠鳳,其雌凰。《郭註》瑞應鳥,高六尺許。《山海經》丹穴山,鳥狀如鶴,五采而文,名曰鳳。《孔演圖》鳳爲火精,生丹穴,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飮,身備五色,鳴中五音,有道則見,飛則羣鳥從之。《廣雅》鳳凰,雞頭燕頷,蛇頸鴻身,魚尾骿翼。五色: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義,腹文信,膺文仁。雄鳴曰卽卽,雌鳴曰足足,昬鳴曰固常,晨鳴曰發明,晝鳴曰保長,舉鳴曰上翔,集鳴曰歸昌。《書·益稷》鳳凰來儀。《禮·禮運》鳳以爲畜,故鳥不獝。《大戴禮》羽蟲三百六十,鳳凰爲之長。

幺鳳,小鳥名。出蜀中。《蘇軾·梅花詞》倒掛綠毛幺鳳。

鳥鳳。《范成大·虞衡志》鳥鳳出桂海,其形略似鳳,音聲淸越如笙蕭,能度小曲合宮商,又能爲百鳥音。

郡名。《唐書·地理志》扶風郡至德年更曰鳳翔。

神名。《山海經》北極天樻有神,名曰九鳳。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鳳鳥氏,歷正也。

姓。《神仙傳》鳳綱。

【凰】

凰【子集下】【几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黃。《爾雅·釋鳥》鶠鳳,其雌皇。《註》雞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五采色,高六尺許。《山海經》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鶴,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膺文曰仁,腹文曰信。見則天下大安。《韻會》雄曰鳳,雌曰凰。古詩:鳳兮鳳兮求其凰。

《集韻》或作䳨。《晉書·武帝紀》起䳨儀殿于後。

通作皇。《書·益稷》鳳皇來儀。《詩·小雅》鳳皇鳴矣。

【巢】

巢【寅集中】【巛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鋤交切,音鄛。《說文》鳥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从木象形。《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禮·禮運》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檜巢。《古史考》許由夏常居巢,故號巢父。

國名。《周書序》巢伯來朝。《傳》殷之諸侯。

湖名。《括地志》廬州巢縣有巢湖。

樂器。《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疏》巢,高也。言其聲高也。

車名。《左傳·成十六年》楚子登巢車以望晉軍。《註》巢車,車上爲櫓。

姓。《廣韻》有巢氏之後。《史記·三皇紀》有巢氏,有天下者之號。

菜名。《陸龜蒙詩序》蜀疏有兩巢,大巢卽豌豆之不實者,小巢生稻畦中。一曰野蠶豆。

《廣韻》士稍切,音㑿。棧閣也。

《集韻》莊交切,音。大笙也。

《韻會》子小切《正韻》子了切,音勦。國名。

叶牀魚切,音鋤。《崔駰·反都賦》大漢之初,雍土是居。京平之世,鴝鵒來巢。

叶鋤尤切,音愁。《宋玉·高唐賦》王雎鸝黃,正冥楚鳩。姊歸思婦,垂雞高巢。《說文》巢本字。木上从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