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看来仪新乐府

出自:宋代·许仲礼《凤栖寺》

拼音:[zhù][kàn,kān][lái][yí][xīn][lè,yuè,yào,lào][fǔ]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回环叠嶂倚长空,丹凤曾栖晻霭中。
殿阁至今无燕雀,溪山随处有梧桐。
竹荣秀实笼晴景,瀑泻寒泉潄应风。
伫看来仪新乐府,吾皇勋德与虞同。

查看原文

注释

【伫看】行将看到。
【看来】表示经观察而作出判断。
【来仪】1.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瑞应。语出《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孔颖达疏:"箫韶之乐作之九成,以致凤皇来而有容仪也。"《后汉书.左雄传》:"汉世良吏﹐于兹为盛﹐故能降来仪之瑞﹐建中兴之功。"李贤注:"宣帝时凤皇五至﹐因以纪年。"唐郑嵎《津阳门诗》:"花萼楼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鸾来仪。"后因用以代称凤凰。 2.比喻杰出人物的降临。 3.比喻爱慕之人的来临。
【新乐】新作的乐曲。
【乐府】1.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起于汉代。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武帝时定郊祀礼,始立乐府,掌管宫廷﹑巡行﹑祭祀所用的音乐,兼采民歌配以乐曲,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乐府之名始此。参阅《汉书·礼乐志》。 2.诗体名。初指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宋郭茂倩搜辑汉魏以迄唐﹑五代合乐或不合乐以及摹拟之作的乐府歌辞,总成一书,题作《乐府诗集》。宋以后的词﹑散曲﹑剧曲﹑因配乐,有时也称乐府。乐府(yuè-) : 1.中国古代宫廷音乐官署。始建于秦。汉武帝时规模扩大,除掌宫廷音乐外,兼采集民间音乐。 2.诗体名。本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世将魏晋至唐代可入乐的诗歌及后人仿效乐府古题所作的不合乐的作品统称为乐府。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可以歌唱,有时也称乐府。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伫】

佇【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丈呂切,音宁。《爾雅·釋詁》佇,久也。《說文》佇,久立也。《詩·邶風》瞻望弗及,佇立以泣。《屈原·離騷》結幽蘭以延佇。

【看】

看【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寒切,文帝對燭賦》迴照金屏裏,眽眽兩相看。

《宋史·禮志》大宴前一日,御殿閱百戲謂之獨看。

《遼史·地理志》大東丹國新建南京,分南北,市中爲看樓,晨集南市,夕集北市。

姓。見《姓苑》。

《唐韻》苦旰切《集韻》《韻會》墟旰切《正韻》袪幹切,刊去聲。義同。

叶苦堅切,音牽。《吳邁遠·長相思詩》經春不舉袖,秋落寧復看。一見願道意,君門已九關。關,音涓。

叶苦甸切,牽去聲。《蘇轍·詠彝亭詩》千里思山夢中見,要須罷郡歸來看。《說文》从手下目。徐曰:以手翳目而望也。重文作。俗作㸔。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仪】

儀【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音宜。兩儀,天地也。

三儀,天地人也。

容也。《詩·曹風》其儀不忒。

威儀。《詩·邶風》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周禮·地官·保氏》敎國子以六儀,一祭祀,二賔客,三朝廷,四喪紀,五軍旅,六車馬之容。

《春官·典命》掌諸侯之五儀。《註》公、侯、伯、子、男也。

《秋官·司儀》掌九儀之賔客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

唐禮部之長曰大儀。

《釋名》宜也。得事宜也。

由儀,笙詩。《序》由儀,萬物之生,各得其宜也。

象也,法也。《詩·大雅》儀文王。

《爾雅·釋詁》匹也。《疏》詩鄘風,實維我儀。

《周語》丹朱馮身以儀之。《通雅》偶也。謂牉合也。

度也。《詩·大雅》我儀圖之。

《揚子·方言》來也。淮穎之閒曰儀。

儀栗,周邑名。見《左傳·定七年》。

姓。秦大夫儀楚,漢儀長孺。

通作擬。《前漢·外戚傳》皆心儀霍將軍女。《註》心儀卽心擬。

《韻補》叶牛何切,音俄。《揚子·太玄經》陽氣氾施,不偏不頗。物無爭訟,各遵其儀。本作。

【新】

新【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辛。《說文》取木也。

《博雅》初也。《易·大畜》日新其德。《書·胤征》咸與惟新。《詩·豳風》其新孔嘉。《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

《唐書·禮樂志》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制曰履新之慶。

姓。《晉語》新穆子。

複姓。《史記·魯仲連傳》新垣衍。《註》索隱曰:新垣,姓。衍,名也,爲梁將。

州名。漢屬合浦郡,梁立新州。

《詩·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朱傳》田一歲曰葘,二歲曰新田。

《韻補》叶蘇前切。《道藏歌》終劫複始劫,愈覺靈顏新。道林蔚天京,下光諸他仙。

【乐】

樂【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五角切《集韻》《韻會》《正韻》逆角切,音岳。《說文》五聲八音之總名。《書·舜典》夔,命女典樂,敎胄子。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易·豫卦》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禮·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

鐘鼓、羽籥、干戚,樂之器也。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也。《孝經》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姓。《左傳》晉大夫樂王鮒,《戰國策》燕樂毅。複姓。《孟子》樂正裘。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喜樂也。《通論》喜者主於心,樂者無所不被。《易·繫辭》樂天知命。《孟子》與民同樂。

《集韻》力照切《正韻》力召切,音療。《詩·陳風》可以樂飢。毛音洛,鄭音療。

《集韻》《韻會》《正韻》魚敎切。《論語》仁者樂山。

益者三樂。

《韻補》盧谷切,音祿。《太公·下略》四民用虛,國乃無儲。四民用足,國乃安樂。《班固·東都賦》食舉雍徹,太師奏樂,陳金石,布絲竹。

《唐韻》魯刀切,音勞。《廣韻》伯樂相馬。一作博勞。

【府】

府【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音甫。《說文》文書藏也。《周禮·天官》府六人。《註》治藏,史掌書者。《又》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註》治藏,藏文書,若今起文書草也。

《玉篇》府,聚也。藏,貨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疏》水火木金土五材,兼以穀爲六府。《禮·曲禮》在府言府,在庫言庫。《註》府謂寶藏財賄之處也。

掌財幣之官皆曰府。《周禮·天官》大府,玉府,內府,外府。

《地官》泉府。

《春官》天府。《前漢·食貨志》太公爲周立九府圜法。《註》皆掌財幣之官,故云九府。

《百官公卿表》少府掌山海地澤之稅,以給共養。

《廣韻》府,官府,公卿牧守道德之所聚也。《前漢·趙禹傳》文深不可居大府。《蜀志·諸葛亮傳》開府治事。

《韻會》唐制,爲大州曰府。《唐書·地理志》州府三百五十八。

《韻會》州名。漢屬太原,魏置嵐州,後唐立府州。《前漢·禮樂志》武帝定郊祀之禮,乃立樂府。

姓。《風俗通》漢有司徒掾府悝。

與腑通。《周禮·天官·疾醫疏》六府,胃小腸大腸膀胱膽三焦,以其受盛,故謂之爲府。

《春官·天府疏》在人身中,飮食所聚,謂之六府。

與俯通。《列子·周穆王篇》王府而視之。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