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谷敦孤惸

出自:宋代·蒲寿宬《寄梅坡》

拼音:[jiàn][gǔ][dūn,duì][gū][qió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乔木耸下翠,好鸟鸣嘤嘤。
岂不爱吾庐,感此求友声。
独酌歌停云,怀人泪如倾。
昔我柴桑翁,五柳贫亦荣。
今予富千树,况有野艇横。
鲈鱼亦可脍,如此夜月明。
谁谐彼苍意,涧谷敦孤惸
青山只依旧,沽酒寻前盟。
矫首云帽人,两臂羽欲生。
故人来不来,盘俎无人争。

查看原文

注释

【涧谷】溪涧山谷。
【孤惸】1.亦作"孤"。 2.孤独。亦指孤独的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涧】

磵【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2画

《玉篇》古晏切,音諫。水磵也。《正字通》與澗通。

【谷】

谷【酉集中】【谷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祿切,音穀。《說文》泉出通川爲谷。从水半見,出於口。《韻會》兩山閒流水之道也。《爾雅·釋水》水注谿曰谷。《疏》謂山谷中水註入㵎谿也。《易·井卦》井谷射鮒。《註》谿谷出水,從上注下。《公羊傳·僖三年》桓公曰:無障谷。《註》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禮·祭法》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財用也。《老子·道德經》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谷水。《管子·度地篇》山之溝一有水一無水者,命曰谷水。

暘谷,日所出處。昧谷。日所入處。《書·堯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

《集韻》窮也。《詩·大雅》進退維谷。《疏》谷謂山谷,墜谷,是窮困之義。

《廣韻》養也。《老子·道德經》谷神不死。

《爾雅·釋天》東風謂之谷風。《詩·邶風》習習谷風。《詩詁》風出谷中也。《疏》谷之言穀。穀,生也。生長之風也。《前漢·王莽傳》其夕穀風迅疾。《師古曰》卽谷風。

《韻會》竹溝曰谷。《前漢·律歷志》黃帝使伶倫取竹之解谷。《註》解,脫也。谷,溝也。取竹之無谷節者,一說解谷,昆侖之北谷名也。

壑谷,窟室也。《左傳·襄三十年》鄭伯有爲窟室夜飮,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註》地室也。

人足內踝前後一寸陷中,曰然谷穴。《奇經考》隂蹻之脈,起于跟中足少陽然谷穴之後。

地名。《春秋·定十年》公會齊侯于夾谷。《杜註》卽祝其也。

郡縣名。《前漢·地理志》上谷郡,秦置。《魏書·地形志》谷陽縣,屬留郡。

山名。《山海經》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

姓。漢有谷永。

複姓。金有夾谷謝奴。《金·國語姓氏解》夾谷曰仝。

《廣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音欲。義與《說文》《爾雅》同。

姓。北魏有谷渾氏。

吐谷渾氏。《金壷字考》音突浴魂。

《廣韻》《集韻》《韻會》盧谷切,音鹿。《史記·匈奴傳》置左右谷蠡王。《註》谷蠡,音鹿離。

叶乞約切,音却。《史記·龜筴傳》有介之蟲,置之谿谷。收牧人民,爲之城郭。

叶魚律切,音聿。《易林》鹿畏人匿,俱入深谷。命短不長,爲虎所得。《音學五書》山谷之谷,雖有穀、欲二音,其實欲乃正音。《易》井谷,陸德明一音浴,《書》暘谷,一音欲,《左傳》南谷中,一音欲,《史記·樊噲傳》橫谷,《正義》音欲,《貨殖·傳》谷量牛馬,索隱音欲,苦縣《老子銘》書谷神作浴神是也。轉平聲則音臾,上聲則音與,去聲則音裕。今人讀谷爲穀而加山作峪,乃音裕,非。

【敦】

敦【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怒也,詆也。一曰誰何也。

《五經文字》敦,厚也。《易·臨卦》敦臨吉。《疏》厚也。

《詩·邶風》王事敦我。《釋文》韓詩云:敦,迫也。鄭都回反,猶投擲也。

《爾雅·釋詁》敦,勉也。《疏》敦者,厚相勉也。《前漢·揚雄傳》敦衆神使式道兮。《註》師古曰:敦,勉也。

《爾雅·釋天》太歲在午曰敦牂。《史記·歷書註》敦,盛也。

《揚子·方言》敦,大也。

姓。《廣韻》敦洽,衞之醜人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回切,音堆。《詩·豳風》敦彼獨宿。《傳》敦敦然獨宿也。

《詩·魯頌》敦商之旅。《箋》敦,治也。

《莊子·說劒篇》今日試使士敦劒。《註》敦,斷也。

《廣韻》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官切,音團。《詩·豳風》有敦瓜苦。《傳》敦,猶專專也。《疏》敦,是瓜繫蔓之貌,言瓜繫於蔓,專專然也。《釋文》徒丹反。《朱傳》音堆。

《詩·大雅》敦彼行葦。《傳》聚貌。《釋文》徒端反。

《集韻》徒渾切,音屯。《詩·大雅》鋪敦淮濆。《箋》當作屯。《揚雄·甘泉賦》敦萬騎於中營兮。《註》敦與屯同。也。

《類篇》敦煌,郡名。

《集韻》《韻會》丁聊切,音雕。《詩·大雅》敦弓旣堅。《傳》敦弓,畫弓也。天子敦弓音彫。《疏》敦與彫,古今之異。

《詩·周頌》敦琢其旅。《疏》敦雕古今字。《朱傳》音堆。

《集韻》都內切,音對。《儀禮士昏禮》黍稷四敦皆蓋。《禮·明堂位》有虞氏之兩敦。《註》敦音對。黍稷器。《疏》敦與瑚璉簠簋連方,故云黍稷器也。

《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註》敦,槃類,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

《集韻》大到切,音道。幬,或作敦。覆也。《周禮·春官·司几筵》每敦一几。《註》敦讀曰燾。覆也。

《集韻》杜皓切,音稻。

同。

《集韻》《正韻》杜本切,音盾。《左傳·文十八年》天下之民。謂之渾敦。《註》謂驩兜渾敦,不開通之貌。《疏》混沌與渾敦,字之異耳。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困切。通作頓。《爾雅·釋丘》丘一成爲敦丘。《疏》詩衞風氓篇,至于頓丘,是也。

《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註》敦,音頓。《史記·歷書註》困敦,混沌也。

《莊子·列禦》敦杖蹙之。《音義》敦,音頓。司馬云:豎也。

《集韻》主尹切,音準。淳,或作敦。《周禮·天官·內宰》出其度量淳制。《註》故書淳爲敦。杜子春讀敦爲純。純者,謂幅廣也。

《集韻》他昆切。憞,或省作敦。憞者,恨心不明也。

《韻補》叶都鈞切。《崔瑗·南陽文學頌》我國旣淳,我俗旣敦。

叶亭年切。《蘇軾·祭同安郡夫人文》嗣爲兄弟,莫如君賢。婦職旣備,母儀甚敦。

【孤】

孤【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古乎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姑。《說文》無父也。《釋名》孤,顧也,顧望無所瞻見也。《禮·曲禮》君子已孤不更名。

窮民之一曰孤。《禮·月令》養幼少,存諸孤。

王侯謙稱。《禮·玉藻》凡自稱小國之君曰孤。《曲禮》諸侯與民言,自稱曰寡人。其在凶服,曰適子孤。

官名,三公之次也。《書·周官》立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貳公弘化。《註》三孤,雖三公之副貳,非其官屬,故曰孤。

凡孑處亦曰孤。《禮·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玉篇》特也。《書·禹貢》嶧陽孤桐。《註》特生之桐也。

《集韻》負也。《李陵·答蘇武書》陵雖孤恩,漢亦負德。《毛曰》凡孤負之孤,當作孤。俗作辜,非。

獨孤,複姓。《徐鉉曰》于文子瓜爲孤,瓜聲也。子不見父,則泣呱呱也。會意。

【惸】

惸【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正韻》渠營切《集韻》《韻會》葵營切,音瓊。憂也。《詩·小雅》憂心惸惸。《傳》惸惸,憂意。

獨也。《詩·小雅》哀此惸獨。《箋》惸,獨也。《疏》單獨之民,窮而無告也。

《周禮·秋官·大司》凡遠近惸獨,老幼之欲有復於上。《鄭註》無兄弟曰惸。

《書·洪範》無虐惸獨。《註》惸單無兄弟也。

與焭同。《詩·箋小註》惸本作焭。《後漢·東平王傳》俾屛余一人,夙夜焭焭。

作㷀。《孟子·引小雅正月詩》作哀此㷀獨。《集韻》又作惸焭㷀等經傳錯引互見,大抵皆通。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