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聘疲轲丘

出自:宋代·刘子翚《秋怀》

拼音:[lì][pìn][pí][kē][qiū]

平仄:仄仄平平平

哲人叹逝川,志士悲廪秋。
流光不暂停,忽忽岁欲周。
凉飙袭迥野,飞霜皓盈畴。
华林失鲜辉,奔溪杀湍流。
万化傥日徂,吾生难独留。
而我苦不乐,徘徊复何求。
世途多轨辙,今行非昔谋。
徒尊耿耿意,龃龉固莫投。
时乎不再来,岂余敢怀尤。
王道炳日星,历聘疲轲丘
归欤既改旆,浩然亦架辀。
寂寞甯子歌,栖迟长卿游。
客嘲徒自解,天问终不酬。
长揖未免烹,说难竟遭囚。
行藏或大谬,圣贤共悠悠。
含思疚愤积,念往川途修。
煌煌青春姿,蹉跎恐兹由。
谅非宏达观,那能齐百忧。

查看原文

注释

【历聘】谓游历天下以求聘用。
【轲丘】孟轲与孔丘的并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历】

歷【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音靂。《說文》過也。一曰經歷。《書·梓材》殺人歷人。《註》歷人者,罪人所過。《前漢·天文志》合散犯守,陵歷鬭食。《韋昭註》自下往觸之曰犯,居其宿曰守,經之爲歷,突掩爲陵,星相擊爲鬭。

次也。《禮·月令》季冬,命宰歷卿大夫至於庶民。《註》歷,猶次也。

盡也。謂徧及之也。《書·盤庚》歷告爾百姓于朕志。《前漢·劉向傳》歷周唐之所進以爲法。《師古註》歷謂歷觀之。

踰也,越也。《孟子》不歷位而相與言。《大戴記》竊盜歷法妄行。

疎也。《宋玉·登徒子好色賦》齞脣歷齒。《註》歷,猶疎也。《後漢·列女傳》蓬髮歷齒,未知禮則。

錯也。《莊子·天地篇》交臂歷指。

亂也。《大戴記》歷者,獄之所由生。《註》歷,歷亂也。《鮑照詩》黃絲歷亂不可治。

歷歷,行列貌。《古樂府》歷歷種白楡。

釜鬲謂之歷。《史記·滑稽傳》銅歷爲棺。《索隱曰》歷卽釜鬲也。

歷錄,文章之貌。見《詩疏》。

寂歷,猶寂寞也。《張說詩》空山寂歷道心生。

山名。《括地志》蒲州河東縣雷首山,一名中條,一名歷山,舜耕處。《廣輿記》蒲州今屬平陽府。

濟南有歷山,《漢志》充縣亦有歷山。

縣名。《前漢·地理志》信都國有歷縣。

歷城縣,屬濟南,卽齊州縣也。《地理通釋》田廣罷歷下兵,卽其地。後漢安帝建光三年,黃龍見歷城。

湖名。《廣輿記》歷湖,在和州城西,周七十里,爲郡之巨浸。

《爰歷》,書名。《說文序》趙高作《爰歷篇》,所謂小篆。

與曆日之曆同。《前漢·律歷志》黃帝造歷。

《世本》曰容成造歷。《尸子》曰羲和造歷。或作曆。

與霹靂之靂同。《前漢·天文志》辟歷夜明。《後漢·蔡邕傳》辟歷數發。

與馬櫪之櫪同。《前漢·梅福傳》伏歷千駟。

同壢。坑也。

【聘】

聘【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匹正切,音娉。《說文》訪也。《徐曰》聘,訪問之以耳也。《廣韻》問也。《禮·曲禮》諸侯使大夫問於諸侯曰聘。《公羊傳·隱十一年》大夫來曰聘。《穀梁傳·隱九年》聘,問也。《周禮·秋官》時聘,以結諸侯之好。《儀禮·聘禮》大問曰聘,小聘曰問。

昏禮娶問亦曰聘。《禮·內則》聘則爲妻。

《正字通》以幣帛召隱逸賢者,升進之,曰徵聘。應召登仕者稱聘君。

《五音集韻》匹名切,娉平聲。訪也。

【疲】

疲【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符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蒲麋切,音皮。《說文》勞力也。《玉篇》乏也。《增韻》倦也。《前漢·萬石君傳》慶慙不任職,上書曰:臣幸得待罪丞相,疲駑無以輔治。《後漢·光武紀》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增韻》止也。

《管子·小匡篇》諸侯以疲馬犬羊為幣。《注》疲謂瘦也。

《集韻》或作罷。《左傳·成十六年》奸時以動,而疲民以逞。《釋文》疲,亦本作罷。

《類篇》章移切,音支。病也。《類篇》或作疷。

【轲】

軻【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苦何切《集韻》《韻會》丘何切,音珂。《說文》車接軸也。

《廣韻》轗軻,不遇也。車行不利曰轗軻,故人不得志亦謂之轗軻。《楚辭·七諫》埳軻留滯。

《廣韻》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可。義同。

《廣韻》《集韻》《韻會》口箇切,音課。義同。

【丘】

丘【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㘳《廣韻》去鳩切《集韻》《韻會》祛尤切《正韻》驅尤切,音蚯。阜也,高也。四方高,中央下曰丘。《爾雅·釋丘》非人爲之曰丘。

前高後下曰旄丘。《博雅》小陵曰丘。

《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樂,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而奏之。夏日至,于澤中之方丘而奏之。《疏》土之高者曰丘。因高以事天,故於地上。因下以事地,故於澤中。

地名。帝丘,本顓頊之墟,今澶州濮陽縣。

營丘,商丘,楚丘,靈丘,葵丘,咸丘,虎丘,皆地名。

三丘。《張衡·思玄賦》過少昊之窮野兮,問三丘乎句芒。《註》蓬萊,方丈,方壺,三者皆羣仙所居。

《前漢·法志》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十六井也。

《春秋·成元年》作丘甲。《胡傳》益兵也,卽丘出一甲,則一甸之中,共百人爲兵矣。

聚也。《孔安國·尚書序》九州之志,謂之九丘。言九州所有,皆聚此書也。

崇丘,亡詩篇名。言萬物得極其高大也。

大也。《前漢·楚元王傳》高祖微時,嘗與賓客過其丘嫂食。《註》長嫂之稱。

空也。《前漢·息夫躬傳》寄居丘亭。

丘里。《莊子·則陽篇》少知問太公調曰:何謂丘里之言。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以爲風俗也。

比丘。《魏書·釋老傳》桑門爲息心,比丘爲行乞。

姓。

左丘,龍丘,咸丘,虞丘,梁丘,母丘,陶丘,浮丘,麥丘,水丘,吾丘,皆復姓。

《韻補》叶祛其切,音欺。《詩·衞風》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叶下媒期。《小雅》楊園之道,猗于畝丘。叶下詩之。《左傳·僖十五年》史蘇占之曰:不利行師,敗於宗丘。叶上姬旗。

叶苦高切,音尻。《楚辭·九懷》玄鳥兮辭歸,飛翔兮靈丘。望谿兮蓊鬰,熊羆兮呴嘷。

叶丘於切,音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