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壤曾际神禹巡

出自:宋代·董嗣杲《武康防风王庙前入西乡山中旷游归看邑志偶成》

拼音:[pì][rǎng][zēng,céng][jì][shén][yǔ][xún]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苕溪直西山嶙峋,莫干矗空参北辰。
荒村去县未甚远,日落将尽埋红轮。
覉人憩此醉徒御,僻壤曾际神禹巡
敝祠古木质拥肿,色泥痴塑防风身。
遥遥石径险如栈,芒屦掣足移换频。
狂贪游历不顾倦,肯因巇嶮嗟迷津。
锦卷要演江海思,拍塞景物描天真。
偶繙邑志宁讹舛,下笔希古今无人。

查看原文

注释

【僻壤】偏僻荒远的地方。
【神禹】夏禹的尊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僻】

僻【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芳辟切《集韻》《韻會》毗亦切《正韻》匹亦切,批入聲。陋也。

偏僻,邪僻。

《正韻》匹智切,音譬。僻倪,與。

【壤】

壤【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7画

〔古文〕音穰。《說文》柔土也。無塊曰壤。

物自生則言土,人耕種則言壤。《書·禹貢》咸則三壤。《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知其種,以敎稼穡樹藝。

壤奠,壤土所出奠贄也。《書·康王之誥》一二臣衞,敢執壤奠。

《揚子·方言》梁益之閒,所愛諱其肥盛曰壤。壤子猶愛子也。《鄒陽·上吳王書》壤子王梁。

富足也。與穰同。《列子·天瑞篇》一年而給,二年而足,三年大壤。

傷也。《穀梁傳·隱三年》日有食之,吐者外壤,食者內壤。

紛錯貌。《史記·貨殖傳》天下壤壤,皆爲利往。

蓋壤,天地也。《韓愈詩》威風挾惠氣,蓋壤兩劘拂。

煩壤,糞埽之餘積也。《莊子·達生篇》煩壤之內,雷霆居之。

蟻壤,泉穴也。《戰國策》齊桓公伐孤竹,山中無水。隰朋曰:去蟻壤寸有水。掘之,果得水。

擊壤,古戲也。《史記·五帝紀》帝遊康衢,老人擊壤而歌于路。

地名。《春秋·宣七年》公會晉侯、宋公、衞侯、鄭伯、曹伯于黑壤。《註》晉地。《左傳·隱十一年》公之爲公子也,與鄭人戰于狐壤。《註》鄭地。《史記·秦本紀》甘茂伐韓宜陽,五月不拔,樗里子譖之,王欲罷兵。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悉起兵拔之。一曰息壤,坌土也。《路史》息生之土,長而不窮。柳宗元有永州龍興寺息壤記。

姓。《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壤駟赤,字子徒,秦人。

《集韻》如陽切,音勷。肥土也。《急就章》墼絫廥廐庫東廂,屛廁溷渾糞土壤。

【曾】

曾【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昨稜切《集韻》《韻會》徂稜切,,古文窻字。下从曰,上从八,象氣之分散也。經典相承,隷省作曾。《詩·大雅》曾莫惠我師。《論語》曾是以爲孝乎。《孟子》爾何曾比予於是。

《廣韻》經也。《增韻》嘗也。《韻會》乃也,則也。

與層通。《後漢·張衡傳》登閬風之曾城兮。《文選》作層城。

《廣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音增。《書·武成》惟有道曾孫周王發。《爾雅·釋親》王父之考爲曾祖,孫之子爲曾孫。《註》曾,猶重也。

《左傳·襄十八年》曾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註》曾臣,猶末臣。《疏》曾祖曾孫者,曾爲重義。諸侯之於天子,無所可重。曾臣猶末臣,謙之意耳。

《楚辭·九歌》翾飛兮翠曾。《註》曾,舉也。

與橧同。《禮·禮運》夏則居橧巢。《釋文》橧,本又作曾。

與增同。《孟子》曾益其所不能。《孫奭·音義》曾當讀作增。

姓。《姓氏急就篇》曾氏出於鄫,姒姓,莒滅鄫,子孫在魯者別爲曾氏。《孫奕·示兒編》曾字除人姓及曾孫外,今學者皆作層字音讀。然經史無音,止當音增。《韻會》今詳曾字有音者,合從本音。餘無音者從層音,亦通。

【际】

際【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子例切,音祭。《說文》壁會也。《玉篇》合也。《廣韻》會也。《易·泰卦》天地際也。《坎卦》剛柔際也。《前漢·翼奉傳》詩有五際。《註》詩內傳曰:五際,卯酉午戌亥也。隂陽終始際會之歲,於此則有攺變之政也。

《爾雅·釋詁》際接翜,捷也。《註》捷謂相接續也。《疏》際者,相會之捷也。《小爾雅》際,接也。

交際。《孟子》萬章曰:敢問交際何心也。《莊子·徐無鬼》仁義之士貴際。《唐書·房琯傳》不諧際人事。

《玉篇》方也。《廣韻》邊也,畔也。《易·豐卦》天際翔也。《莊子·知北遊》物物者,與物無際,而物有際者,所謂物際者也。不際之際,際之不際者也。

叶子悉切,音卽。《黃庭經》三明出華生死際,父曰泥丸母雌一。

叶子結切,音卩。《王筠詩》神芝耀七明,山蒲含九節。日軒若迴駕,相待靑雲際。

【神】

神【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晨。《說文》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氣,以感萬物,故言引出萬物。

《皇極經世》天之神棲乎日,人之神棲乎目。

神明。《書·大禹謨》乃聖乃神。《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王弼云》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孟子》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鬼神。陽魂爲神,隂魄爲鬼。氣之伸者爲神,屈者爲鬼。

諡法。《史記》民無能名曰神。

姓。漢騎都尉神矅。

升人切,音伸。《張衡·東京賦》神荼副焉。《註》海中神名。神,音伸。荼,音舒。

叶時連切,音禪。《焦仲卿詩》念與世閒辭,千萬不復全。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班固·答賓戲》言通帝王,謀合聖神,殷說夢發於傅巖,周望兆動於渭濱。《註》神,叶時連切。濱,叶,下从旦。《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鄭康成云:旦當爲神,篆字之譌。《莊子》有旦宅而無情死,亦讀爲神。蓋昔之傳書者遺其上半,因譌爲旦耳。此說甚是,非旦可作神也。

【禹】

禹【午集下】【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王矩切,音羽。夏王號。《顏師古·曰》禹湯皆字,三王去唐之文,從高古之質,故夏商之王皆以名爲號。

姓。《王憎孺·百家譜》蘭陵蕭道游娶禹氏。

諡法。《史記·裴註》受禪成功曰禹。《書疏》淵源流通曰禹。

《玉篇》舒也。

《說文》蟲也。

【巡】

巡【寅集中】【巛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詳遵切《集韻》《韻會》松倫切《正韻》詳倫切,音旬。《廣雅》巡,行也。《說文》巡,視行貌。《玉篇》巡守也。《書·舜典》五載一巡守。

《周官》六年,五服一朝。

六年,王乃時巡。《左傳·昭五年》大有巡功。《註》天子巡守曰巡功。巡所守之功。

《玉篇》徧也。《左傳·桓十二年》伐絞之役,楚師分涉于彭羅,人欲伐之,使伯嘉諜之,三巡數之。《註》巡,徧也。《疏》謂巡繞徧行之。

逡巡,郤退之貌。《莊子·田子方》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

《集韻》余專切,音沿。相循也。《禮·祭義》隂陽長短,終始相巡。《註》巡讀如沿漢之沿。謂更相從道。

叶松宣切,音旋。《歐陽修·送吳生詩》我笑謂吳生,爾其聽我言。君子能自知,改過不逡巡。

《集韻》順古作巡。註詳頁部三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