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溺於口

出自:宋代·黄庭坚《颐轩诗六首》

拼音:[jūn][zǐ][nì,niào][yú,wū][kǒu]

平仄:平仄仄平仄

枢机要发迟,饮食戒味厚。
渔人溺於波,君子溺於口

查看原文

注释

【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正人~ㄧ以小人之心度~之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君】

君【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

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

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子孫稱先世皆曰君。《孔安國·尚書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

兄稱弟曰君。《杜牧·爲弟墓誌》君諱顗。

妾稱夫曰君。《禮·內則》君已食徹焉。《註》此謂士大夫之妾也。《儀禮·喪服》妾謂君。《註》妾謂夫爲君者,不得體之,加尊之也,雖士亦然。《疏》以妻得體之,得名爲夫,妾雖接見於夫,不得體敵,故加尊之,而名夫爲君。

婦稱夫亦曰君。《古樂府》十七爲君婦。

夫稱婦曰細君。《前漢·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上稱下亦曰君。《史記·申屠嘉傳》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封號曰君。《史記·商君傳》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爲商君。

婦人封號亦曰君。《史記·外戚世家》尊皇太后母臧兒爲平原君。

彼此通稱亦曰君。《史記·司馬穰苴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君謂莊賈也。

《張儀傳》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

隱士就聘者曰徵君。《後漢·逸民韓康傳》亭長以韓徵君當至。

持節出使者曰使君。《後漢·恂傳》非敢脅使君。

《諡法》慶賞威曰君,從之成羣曰君。

君子,成德之稱。《易·乾卦》君子,終曰乾乾。《論語》不亦君子乎。《註》君子,成德之名。

姓。《正字通》明有君助。

叶姑員切,音涓。《劉向·烈女傳》引過推讓,宣王悟焉。夙夜崇道,爲中興君。

【子】

子【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㜽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溺】

溺【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㲻《廣韻》奴歷切《集韻》《韻會》乃歷切,音惄。沒也。《釋名》死于水曰溺。溺,弱也,不能自勝也。《詩·小雅》載胥及溺。

凡人情沈湎不反亦曰溺。《禮·樂記》姦聲以濫溺而不止。

《集韻》昵角切,音搦。亦沒也。

《唐韻》而灼切《集韻》《韻會》日灼切《正韻》如灼切,餘波入于流沙。《書·禹貢》作弱水。

《集韻》奴弔切。與尿同,小便也。《史記·范睢傳》賓客飮者,醉便溺睢。

【於】

於【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同烏。《韻會》隷變作於。古文本象烏形,今但以爲歎辭及語辭字,遂無以爲鴉烏字者矣。

《爾雅·釋詁註》於乎皆語之韻絕。《疏》歎辭也。《書·堯典》僉曰:於,鯀哉。《詩·周頌》於穆淸廟。

《周頌》於乎不顯。○按或作嗚烏,音義皆同。

《廣韻》央居切《集韻》《韻會》《正韻》衣虛切,音淤。語辭也。《博雅》於,于也。○按《說文》于訓於也,蓋于於古通用。凡經典語辭皆作于。

《廣韻》居也。《韓愈·示兒詩》前榮饌賓親,冠昏之所於。《朱子·考異》所,或作依。○按所於作依於,則是依之以居也。孔融書,舉杯相於。曹植樂府,心相於。杜甫詩:良友幸相於。卽相依以居之意。

《揚子·太經》白舌於於。《註》多難貌。

《廣韻》代也。《集韻》往也。

地名。《戰國策》商於之地六百里。

姓。《姓氏急就篇》黃帝臣於則造履。《前漢·功臣表》涉安侯於單。

【口】

口【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上聲。《說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易·頤卦》自求口食。《書·大禹謨》唯口出好興戎。

戸口。《孟子》數口之家。《前漢·宣帝紀》膠東相成勞來不怠,流民自占八萬餘口。

《李陵傳》捕得生口,言李陵敎單于爲兵,以備漢軍。

姓。《唐韻》今同州有之。《正字通》明弘治中,宣府通判口祿。

古口,複姓。《正字通》漢有古口引。

壺口,山名。《書·禹貢》冀州旣載壺口。

谷口,地名。《史記·范睢傳》北有甘泉谷口。《註》九嵏山中西謂之谷口。

列口,縣名。《前漢·地理志》樂浪郡,列口縣。

《史記·倉公傳》切其脉時,右口氣息。《註》右手寸口也。脉經,從魚際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

《韻補》苦動切,音孔。《釋名》口,空也。空上聲。

叶康杜切,音苦。《詩·小雅》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憂心愈愈,是以有侮。《前漢·溝洫志》且漑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宋玉·風賦》侵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緣泰山之阿,舞於松柏之下。下叶音戸。◎按唐韻正,口古音苦。引朱子韓文考異云:今建州人謂口爲苦,走爲祖。雖出俚俗,亦由音本相近,故與古暗合也。是直以爲口當讀作苦,非止叶音矣。

叶恪侯切,音彄。《梁法雲·三洲歌》三洲斷江口,水從窈窕河傍流。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