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瓶虽可致

出自:宋代·苏轼《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拼音:[mǎn][píng][suī][kě,kè][zhì]

平仄:仄平平仄仄

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寻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峥嵘依绝壁,苍茫瞰奔流。
半夜人呼急,横空火气浮。
天遥殊不辨,风急已难收。
晓入陈仓县,犹余卖酒楼。
烟煤已狼藉,吏卒尚呀咻。
鸡岭云霞古,龙宫殿宇幽。
南山连大散,归路走吾州。
欲往安能遂,将还为少留
回趋西虢道,却渡小河洲。
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头。
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
东去过郿坞,孤城象汉刘。
谁言董公健,竟复伍孚仇。
白刃俄生肘,黄金谩似丘。
平生闻太白,一见驻行驺。
鼓角谁能试,风雷果致不。
岩崖已奇绝,冰雪更琱锼。
春旱忧无麦,山灵喜有湫。
蛟龙懒方睡,瓶罐小容偷。
二曲林泉胜,三川气象侔。
近山麰麦早,临水竹篁修。
先帝膺符命,行宫画冕旒。
侍臣簪武弁,女乐抱箜篌。
秘殿开金锁,神人控玉虯。
黑衣横巨剑,被发凛双眸。
邂逅逢佳士,相将弄彩舟。
投篙披绿荇,濯足乱清沟。
晚宿南溪上,森如水国秋。
遶湖栽翠密,终夜响飕飀。
冒晓穷幽邃,操戈畏炳彪。
尹生犹有宅,老氏旧停輈。
问道遗踪在,登仙往事悠。
御风归汗漫,阅世似蜉蝣。
羽客知人意,瑶琴系马秋。
不辞山寺远,来作鹿鸣呦。
帝子传闻李,岩堂髣像缑。
轻风帏幔卷,落日髻鬟愁。
入谷惊蒙密,登坡费挽搂。
乱峰搀似槊,一水澹如油。
中使何年到,金龙自古投。
千重横翠石,百丈见游儵。
最爱泉鸣洞,初尝雪入喉。
满瓶虽可致,洗耳叹无由。
忽忆寻蟆培,方冬脱鹿裘。
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俦。
惟有泉傍饮,无人自献酬。

查看原文

字义

【满】

滿【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懣。《說文》盈溢也。《書·大禹謨》不自滿假。《傳》滿謂盈實。《正義》滿以器喩,故爲盈實。《管子·霸言篇》地大而不爲,命曰土滿。人衆而不理,命曰人滿。兵威而不止,命曰武滿。

姓,晉滿奮。

《集韻》莫困切,音悶。同懣。《說文》煩也。或省作滿。《前漢·霍光傳》憂滿不食。

《韻補》叶美辨切,音免。《蘇軾詩》南都從事亦學道,不恤枯腸誇腦滿。問羊他日到金華,應時相將遊閬苑。

【瓶】

瓶【午集上】【瓦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正字通》俗甁字。

【虽】

雖【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

《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

《玉篇》推也。

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

《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

【可】

可【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

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

《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

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

《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也,妻曰可敦。

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負鄙爲難,縱則不可。出師征之,其衆十旅。

叶口箇切,軻去聲。《魏文帝·寡婦賦》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來,心鬱鬱兮無可。

《集韻》歌古作可。註詳欠部十畫。

讀作何。《石鼓文》其魚隹可。《風雅廣逸註》隹可讀作惟何,古省文也。

【致】

致【未集下】【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陟利切,音躓。《說文》送詣也。《春秋·成九年》夏,季孫行父如宋致女。《註》女嫁三月,又使大夫隨加聘問,謂之致女。《禮·曲禮》獻田宅者操書致。《註》詳書其多寡之數,致之于人也。

招致也。《楊升庵外集》致有取意。《易·繫辭》備物致用。《疏》謂備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劑致甿。《註》致,猶會也。民雖受上田中田下田,及會之。以下劑爲率。

納也。《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事。《註》致其所掌之事於君,而告老。《疏》不云置,而云致者,置是廢絕,致是與人,明朝廷必有賢代己也。

傳致也。《詩·小雅》工祝致告。《箋》祝於是致孝孫之意,告尸以利成。

極也。《書·盤庚》凡爾衆,其惟致告。《傳》致我誠,告汝衆。《禮·禮器》有放而不致也。《疏》致,極也。

《禮·樂記》致樂以治心。《註》致,猶㴱審也。

委也。《易·困卦》君子以致命遂志。《論語》事君能致其身。《朱註》致,猶委也。

誠也。《老子·道德經》其致之。《註》致,誠也。

挑戰曰致師。《左傳·宣十二年》楚許伯御樂伯,攝叔爲右,以致晉師。《疏》致師,致其必戰之志。

態也。《水經注》茂竹便媚,致可翫也。《六帖》崔遠風致整峻。《王縉詩》自然成高致。

至也。《周禮·春官·大卜》掌三夢之灋。一曰致夢。《疏》訓致爲至,夢之所至也。

制也。《管子·白心篇》以致爲儀。《註》致者,所以節制其事,故爲儀。

《易·繫辭》一致而百慮。《疏》所致雖一,慮必有百,言慮雖百種,必歸於一致也。

就也。《老子·道德經》故致數車無車。《註》致,就也。言人就車數之,爲輻,爲輪,爲轂,爲衡,爲轝,無有各爲車者。

《詩·大雅》是致是附。《傳》致,致其社稷羣神。《疏》致者,運轉之詞。

密也。《禮·禮器》德產之致也精微。《註》致,致密也。《前漢·嚴延年傳》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齊。

與緻通。《禮·月令》孟冬,命工師效功,陳祭器,按度程,必功致爲上。《註》謂功力密緻也。緻至同。

相关诗句
无人自献酬 惟有泉傍饮 水石亦堪俦 山川良甚似 方冬脱鹿裘 忽忆寻蟆培 洗耳叹无由 满瓶虽可致 初尝雪入喉 最爱泉鸣洞 百丈见游儵 千重横翠石 金龙自古投 中使何年到 一水澹如油 乱峰搀似槊 登坡费挽搂 入谷惊蒙密 落日髻鬟愁 轻风帏幔卷 岩堂髣像缑 帝子传闻李 来作鹿鸣呦 不辞山寺远 瑶琴系马秋 羽客知人意 阅世似蜉蝣 御风归汗漫 登仙往事悠 问道遗踪在 老氏旧停輈 尹生犹有宅 操戈畏炳彪 冒晓穷幽邃 终夜响飕飀 遶湖栽翠密 森如水国秋 晚宿南溪上 濯足乱清沟 投篙披绿荇 相将弄彩舟 邂逅逢佳士 被发凛双眸 黑衣横巨剑 神人控玉虯 秘殿开金锁 女乐抱箜篌 侍臣簪武弁 行宫画冕旒 先帝膺符命 临水竹篁修 近山麰麦早 三川气象侔 二曲林泉胜 瓶罐小容偷 蛟龙懒方睡 山灵喜有湫 春旱忧无麦 冰雪更琱锼 岩崖已奇绝 风雷果致不 鼓角谁能试 一见驻行驺 平生闻太白 黄金谩似丘 白刃俄生肘 竟复伍孚仇 谁言董公健 孤城象汉刘 东去过郿坞 大钓本无钩 苍崖虽有迹 犹存渭水头 闻道磻溪石 却渡小河洲 将还为少留回趋西虢道 欲往安能遂 归路走吾州 南山连大散 龙宫殿宇幽 鸡岭云霞古 吏卒尚呀咻 烟煤已狼藉 犹余卖酒楼 晓入陈仓县 风急已难收 天遥殊不辨 横空火气浮 半夜人呼急 苍茫瞰奔流 峥嵘依绝壁 登临忆武侯 薄暮来孤镇 旷荡实消忧 萧条初出郭 寻山得胜游 分县传明诏 王命释俘囚 远人罹水旱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