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桀柏枝嵬砢

出自:宋代·曾巩《丹霞洞》

拼音:[cháng,zhǎng][sōng][jié][bǎi,bó,bò][zhī,qí][wéi][kē,luǒ]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

麻姑石坛起云雾,常意已极高峰颠。
岂知造化有神处,别耸翠岭参青天。
长松桀柏枝嵬砢,中画一道如流泉。
林风飕飕满丘壑,山鸟嘲哳凌飞烟。
山腰古亭豁可望,下见秋色清无边。
忽惊阴崖势回合,中抱幽谷何平圆。
初谁凿险构楼观,更使绕舍开芝田。
令人到此毛骨醒,欲构老笔丹青传。
羌夷干戈今未解,天地疮痏谁能痊。
大厦栋梁置沙莽,肯复顾眄桷与椽。
吾徒于时直何用,欲住未得心茫然。

查看原文

注释

【长松】药草名。服之可黑须发。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长】

長【戌集上】【長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镸音場。《增韻》短之對也。《孟子》今交九尺四寸以長。《前漢·田橫傳》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久也。《詩·商頌》濬哲維商,長發其祥。《箋》長,猶久也。《老子·道德經》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遠也。《詩·魯頌》順彼長道,屈此羣醜。《箋》長,遠也。《古詩》道路阻且長。

常也。《陶潛·歸去來辭》門雖設而長關。《李商隱詩》風雲長爲護儲胥。

大也。《世說新語補》願乗長風,破萬里浪。

善也。《晉書·樂廣傳》論人必先稱其所長。《唐書·韓琬傳》文藝優長。

《博雅》長,挾也。

《吳語》孤敢不順從君命,長弟許諾。《註》長弟,猶云先後也。

星名。《博雅》太白謂之長庚。《詩·小雅》東有啓明,西有長庚。《傳》日旦出,謂明星爲啓明。日旣入,謂明星爲長庚。

宮名。《班固·西都賦》北彌明光而亙長樂。《謝朓·怨情詩》掖庭聘絕國,長門失歡宴。《註》長門,漢皇后所居。

地名。《玉海》長安,本關中地,西漢建都于此,後因謂天子所都爲長安。

山名。《說林》公見東陽長山,曰:何其坦迤。《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國名。《山海經》有鹽長之國。

獸名。《山海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

草名。《爾雅·釋草》長楚,銚芅。《疏》長楚,一名銚芅。

姓。《左傳·僖二十八年》甯子先長牂守門。《註》長牂,衞大夫。

仲長,複姓。

長乗,神名。《山海經·郭璞贊》九德之氣,是生長乗。人狀犳尾,其神則凝。妙物自潛,世無得稱。

《韻會》《正韻》展兩切,音掌。孟也。《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疏》元爲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長也。《戰國策》君長齊奚以薛爲。《註》長,雄長之長。

齒高也。《書·伊訓》立愛惟親,立敬惟長。《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

位高也。《書·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長。《傳》言至海諸侯五國,立賢者一人爲方伯,謂之五長,以相統治。《釋文》五長,衆官之長。

《周禮·天官·大宰》乃施則于都鄙,而建其長。《註》長謂公卿大夫,王子弟之食采邑者。

進也。《易·泰卦》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生長也。《孟子》苟得其養,無物不長。

長養之也。《前漢·董仲舒傳》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爲事。

《詩·大雅》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箋》敎誨不倦曰長。

官名。《左傳·襄十一年》秦庶長鮑庶長武帥師伐晉,以救鄭。《註》庶長,秦爵也。

縣名。《左傳·襄十八年》夏,晉人執衞行人石買于長子。《註》長子縣,屬上黨郡。

《集韻》《韻會》《正韻》直亮切,音仗。《集韻》度長短曰長。

《集韻》餘也。《正韻》多也,宂也,剩也。《論語》長一身有半。《世說新語》平生無長物。《陸機·文賦》故無取乎宂長。

《正韻》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韓愈詩》得時方長王。

【松】

松【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㮤梥庺《唐韻》詳容切《集韻》思恭切《正韻》息中切,音淞。木也。《字說》松,百木之長,猶公,故字从公。《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史記·龜筴傳》千歲之松,上有兔絲,下有茯苓。《摭遺》吳鄧夫人傷臉,以琥珀屑滅痕。《註》琥珀,松脂入地千年所化。

甘松,香草名。《廣志》細葉,蔓生,可合諸香。

長松。《本草》一名仙茆,能治風。

州名。《韻會》本河關之西南羌也,唐置松州。

江名。松江,《禹貢》三江之一。或作淞。

【桀】

桀【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㘶《唐韻》渠列切《集韻》巨列切,音傑。磔也。《周禮》謂磔爲疈辜。古人稱桀黠者,其凶暴若磔也。

《諡法》賊人多殺曰桀。

擔也。《左傳·成二年》齊高固桀石以投人。

借爲雋桀字。《辨名記》千人曰英,萬人曰桀。

桔桀,形貌。《張衡·西京賦》燾奡桔桀。

雞棲杙也。《詩·王風》雞棲于桀。古作㘶。俗作榤。

姓。《姓苑》漢桀龍,宋桀路分。

《集韻》其謁切,音竭。義同。

《韻會》巨列切《正韻》古屑切,音結。桀桀,秀貌。《詩·齊風》維莠桀桀。

【柏】

柏【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陌切,音百。《說文》椈也。《六書精蘊》柏,隂木也。木皆屬陽,而柏向隂指西,蓋木之有貞德者,故字从白。白,西方正色也。

《春秋緯》諸侯墓樹柏。《前漢·東方朔傳》柏者,鬼之廷也。

大也。與伯通。《釋名》柏車,大車也。

逼也。與廹同。《周禮·春官》其柏席用萑黼純。《鄭註》柏席,廹地之席。《史記·漢高紀》柏人者,廹于人也。《漢·武瓠子歌》魚弗鬰兮柏冬日。

國名。在河南西平縣。

山名。《書·禹貢》導淮自桐柏。

《前漢·武帝紀》起柏梁臺。

姓。《姓譜》戰國柏直,漢柏英。

叶卜各切,音搏。《楚辭·九歌》山中人兮芳杜若,飮石泉兮蔭松柏。

叶壁益切,音必。《陶潛·經錢溪詩》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終懷在歸舟,諒哉宜霜柏。从木白聲。俗作栢,非。

【枝】

枝【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說文》木別生條也。《徐曰》自本而分,故曰別生。《廣韻》枝柯也。《左傳·隱八年》疏枝布葉分。

散也。《易·下繫》中心疑者其辭枝。

與支通。《詩·大雅》本支百世。左傳作本枝。

支持也。《史記·項羽紀》諸將懾服,莫敢枝梧。《瓚曰》小柱爲枝,斜柱爲梧。

干支亦作幹枝。《博雅》甲乙爲幹。幹者,日之神也。寅卯爲枝。枝者,月之靈也。

手節曰枝。《孟子》爲長者折枝。《趙岐註》折枝,按摩手節也。

《管子·度地篇》水別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

枝江,縣名。《前漢·地理志》屬南郡。

姓。《姓苑》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後爲枝氏。

《集韻》翹移切,音祇。枝指,多指也。《莊子·駢拇篇》駢拇枝指。

《集韻》渠羈切,音奇。《字林》橫首枝也。

《集韻》居僞切,音攱。祭山名。

與校通。《儀禮·士昏禮》主人拂几授校。《註》校,几足,古文爲枝。與卽枚也。

【嵬】

嵬【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集韻》烏回切《韻會》魚回切《正韻》五回切,音巍。《說文》高不平也。从山,諧鬼平聲。《爾雅·釋山》石戴土謂之崔嵬。《註》石山上有土者。《詩·周南》陟彼崔嵬。

高大貌。《班固·西都賦》增盤崔嵬。

《廣韻》《正韻》五罪切《集韻》《韻會》五賄切,嵬,山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嵳峩㠑嵬。《集韻》或作峞。通作隗。

【砢】

砢【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來可切《集韻》《韻會》朗可切,音裸。《說文》磊砢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水玉磊砢。《註》磊砢,魁礨貌。

《玉篇》磊砢,衆小石貌。

《正字通》人性體卓特者亦曰磊砢。

《司馬相如·上林賦》坑衡閜砢。《註》坑衡,木枝徑直貌。閜,烏可切。閜砢,相扶持也。

水名。《水經注》淶水與紫水合,北出聖人城北大亘下,東南流,左會壘砢溪水。

《集韻》丘何切,同珂。石次玉。

叶籠五切,音魯。《韓愈·元和聖德詩》除於南國,鱗筍毛虡。廬幕周施,開揭磊砢。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