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饱汝嘻嘻

出自:元代·王恽《木兰花慢 至元七年京师除夜,灯下与儿子孺》

拼音:[wēn][bǎo][rǔ][xī][xī]

平仄:平仄仄平平

记误)且忆马宾王来事可为云语,因感而赋此,以见其志云淡中庭暝色,初遣奠,夜寒凄。对草草杯盘,昏昏灯火,客里京师。比量旧年心事,笑蹉跎、书剑向来非。谁着朱衣白兰,春风三拜龙墀。山妻稚子竟何为。温饱汝嘻嘻。怅故国丘山,苍烟乔木,卿月空辉。葵心要须倾日,道等闲、休遣镜鸾知。自信苍颜如铁,不堪双鬓如丝。

查看原文

注释

【温饱】衣暖食饱。
【嘻嘻】1.欢笑貌;喜悦貌。 2.象声词。笑声。 3.象声词。叹气声。 4.象声词。鸟鸣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温】

温【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烏魂切《集韻》《韻會》《正韻》烏昆切,音蕰。水名。《說文》水出犍爲涪南入黔水。

水名。《山海經》温水,出崆峒山,在臨汾南入河。

洛水之別名。《易·乾鑿度》王者有盛德之應,則洛水先温,故號温洛。

水名。《水經》温水,出牂柯夜郎縣。

泉名。《潘岳·西征賦》湯井温谷。《註》卽温泉也。

地名。《左傳·隱三年》取温之麥。《註》温,今河內温縣。《廣輿記》今屬懷慶府。

郡名。温州府,今屬浙江。

色和曰温。《論語》色思温。

性純粹曰温。《詩·秦風》温其如玉。

《爾雅·釋訓》温温,柔也。《疏》寬緩和柔也。《詩·大雅》温温恭人。

煖也。《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襲狐貉之温者,不憂至寒之淒愴。

燖也。《中庸》温故而知新。《註》温如燖温之温,謂故學之熟矣,復時習之謂之温。

風名。《禮·月令》季夏温風始至。

姓。《廣韻》唐叔虞之後,受封于河內温,因以命氏。

《集韻》《韻會》《正韻》紆問切,音醖。温藉也。同蘊。《詩·小雅》飮酒温克。《箋》苞裹曰藴,謂藴藉自持,含容之義。經中作温者,蓋古字通用。

讀作盜。《史記·周本紀》周繆王得驥温驪。《索隱》温音盜,徐廣曰温,一作盜。盜竊也。淺靑色。

《韻補》叶紆權切,音淵。《蘇軾詩》四時盛衰各有態,搖落悽愴驚寒温。南山孤松積雪底,抱凍不死誰能賢。

【饱】

飽【戌集下】【食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博巧切,包上聲。《說文》厭也。《玉篇》飽滿也。《廣韻》食多也。《易·漸卦》飮食衎衎,不素飽也。《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嘗饌寡,世子亦不能飽。

《陸機·豪士賦》心翫居常之安,耳飽從諛之說。

姓。《正字通》宋添差通判臨江軍事飽安盈。

《五音集韻》許旣切,音欷。飫也。

古通有韻。《詩·小雅》牂羊墳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鮮可以飽。

叶彼五切,音補。《吳子·治兵篇》適其水草,節其飢飽。冬則溫廐,夏則凉廡。

【汝】

汝【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渚切《集韻》《韻會》《正韻》忍與切,音茹。水名。《說文》水出弘農盧氏,還歸山東入淮。《水經》汝水出河南梁縣勉鄕西天息山。《酈道元注》今汝水出魯陽縣之大盂山黃柏谷,至原鹿縣,南入於淮,謂之汝口。側有汝口戍,淮汝之交會也。《春秋釋例》汝水至汝隂褒信縣入淮。《詩·周南》遵彼汝墳。

州名。《廣韻》春秋時爲王畿及鄭楚之地。左傳,楚襲梁,及霍,漢爲梁縣,後魏屬汝北郡,隋移于陸渾縣北,遂攺爲汝州。《廣輿記》今屬河南州,西有臨汝城古蹟。

汝寧,郡名。《廣輿記》秦屬潁川,漢曰汝南,元曰汝寧郡,有汝陽縣。

姓。《書·亡篇》有汝鳩,汝方,湯之賢臣。《左傳》有汝寬。

《韻會》通作女。《前漢·地理志》女陽,女隂,與汝同。

爾女亦作爾汝。《書·益稷》子欲左右,有民汝翼。子欲宣力,四方汝爲。

【嘻】

嘻【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許其切《集韻》《韻會》虛其切,音熙。《玉篇》嘻嘻,和樂聲。《易·家人》婦子嘻嘻,終吝。《詩·周頌》噫嘻成王。《傳》噫,歎也。嘻,和也。《箋》噫嘻,有所多大之聲也。《疏》謂作者有所裒多美大,而爲聲以嘆之。《揚雄·河東賦》嘻嘻旭旭。《註》師古曰:自得之貌。

《集韻》敕也。《詩疏》成湯見四面羅者曰:嘻,盡之矣。噫嘻,皆是歎聲,爲歎以敕之。

《禮·檀弓》夫子曰:嘻,其甚也。《註》嘻,悲恨之聲。《釋文》嘻,許其反。《公羊傳·僖元年》慶父聞之曰:嘻。《註》嘻,發痛語首之聲。

《左傳·定八年》從者曰:嘻,速駕。《註》嘻,懼聲。

《史記·藺相如傳》秦王與羣臣相視而嘻。《註》嘻驚而怒之辭也。

《史記·魏其武安侯傳》夫怒,因嘻笑曰:將軍,貴人也。

《集韻》於其切,音醫。與噫同。《禮·檀弓·釋文》嘻,又於其反。

《集韻》許記切,音憙。笑也。或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