绎绎百城春

出自:明代·李蓘《春城晚眺和太守十二韵》

拼音:[yì][yì][bǎi][chéng][chūn]

平仄:仄仄仄平平

灏气横铺地,崇墉晚望新。
芒芒九河道,绎绎百城春
雪尽黎阳垒,烟生白马津。
山川全拱魏,关隘半钤秦。
事去看荒垅,时清忆古人。
高天归独鸟,片月下游尘。
地僻投书少,官闲置酒频。
楼如骑山起,亭拟雪香邻。
醉眼容疏阔,愁肠荷抚循。
斗鸡先自走,尺蠖漫求伸。
磊落长歌恨,蹰踟未老身。
所欣陪妙躅,归炬借朱轮。

查看原文

注释

【绎绎】1.善走;跑得快。 2.和调貌。 3.相连貌。 4.引申为无穷之意。 5.光采貌。
【百城】1.指各个城邑。 2.借指各地的地方官。 3.见"百城书"。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绎】

繹【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說文》抽絲也。《揚子·方言》繹,理也。絲曰繹之。《註》言解繹也。

《爾雅·釋詁》繹,陳也。《書·君陳》庶言同則繹。《傳》衆言同,則陳而布之。《詩·小雅》會同有繹。《傳》陳也。《禮·射義》射之爲言繹也。或曰舍也,繹者,各繹已之志也。《疏》繹,陳也。

《詩·魯頌》以車繹繹。《傳》善走也。

山名。《詩·魯頌》保有鳧繹。《傳》繹,山也。

龜名。《周禮·春官》龜人掌六龜之屬,地龜曰繹屬。《疏》仰者繹。

祭名。《左傳·宣八年》壬午猶繹。《註》繹,又祭,陳昨日之禮,所以賔尸。《公羊傳》繹者何,祭之明日也。

邑名。《左傳·文十三年》邾文公卜遷于繹。《註》邾邑。

紬繹。《前漢·谷永傳》燕見紬繹。《註》紬繹者,引其端緒也。

《揚子·方言》繹,長也。

《博雅》繹,窮也,終也,充也。

《玉篇》繹,大也。

與驛同。《詩·大雅》徐方繹騷。《箋》繹,當作驛。《爾雅·釋訓》繹繹,生也。《疏》載芟云:驛驛其達。繹與驛音義同。

《集韻》施只切,音釋。釋,或作繹。解也。

《韻補》叶弋灼切。《楚辭·九辯》悲愁窮慼兮獨處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繹。

【百】

百【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博陌切,音伯。《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百。百,白也。十百爲一貫。貫,章也。《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會意字。《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眾多也。《易·繫辭》百官以治。《書·堯典》平章百姓。《後漢·明帝紀》百蠻貢職。

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見《古今注》。

百鷯。鳥名。見《大戴禮》。

百足,蟲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

百合,草名。《譚子化書》山蚯化爲百合。

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

國名。《北史·百濟傳》百濟國,馬韓之屬,在遼東之東。

姓。百豐,列子弟子。

複姓。《風俗通》秦百里奚之後,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

《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勵也。《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曲踴三百。《註》言每跳皆勉力爲之。

唐謂行杖人曰五百。《後漢·曹節傳註》五百字,本爲伍佰。伍,當也。佰,道也。使之導引,當道陌中,以驅除也。《續志》五百赤幘絳褠,卽今行鞭杖者,亦作伍佰。

叶伯各切,音博。《前漢·季布傳》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易林》營城洛邑,周公所作。世建三十,歷年八百。

叶畢吉切,音必。《歐陽修·潭園詩》一華聊一醉,盡醉猶須百。而我病不㱃,對花空嘆息。

【城】

城【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

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

《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啓行,煌煌火城。

層城。《淮南子·地形訓》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孫綽·天台賦》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官名。《左傳·文十六年》公子蕩爲司城。《註》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攺司城。

宮名。《前漢·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

山名。析城,在河東濩縣西。《書·禹貢》底柱析城。

赤城山,在會稽東南。《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建標。

墓地曰佳城。《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姓。城渾。

司城,複姓。

叶辰羊切,音常。《韓愈·贈張籍詩》我友東來說,我家免禍殃。乗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

【春】

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萅蠢平聲。《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

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

酒名。《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

花名。《花木考》鸎粟別種名麗春。

《集韻》尺尹切,音蠢。《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皮侯而棲鵠,則春以功。《註》春讀爲蠢。蠢,作也,出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