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轴办嗟咄

出自:宋代·林季仲《秋热次高仲贻韵》

拼音:[yíng][zhóu,zhòu][bàn][jiē][duō]

平仄:平平仄平平

乘时火初流,执热病未脱。
踏冰思少苏,坐甑哀苟活。
云意断渰渰,雨声閟{左氵右聒}{左氵右聒}。
安用天官为,不悟秋序夺。
巫尪暴何辜,夸父僵且渴。
熂山将焚烧,翻海欲洒泼。
蛟龙遁寂寞,蝇蚋恣喧聒。
瘴鸢时堕水,涸鱼暂濡沫。
斯焉禾不登,往矣穗奚掇。
众心祷不昧,群望走莫遏。
殷勤闻雷行,闪闪惊电抹。
嘉澍疑盆翻,脱叶逾帚捋。
汲井忆羸瓶,承霤争罗钵。
新凉来不断,濁水去如割。
未论沴气销,陡觉烦襟豁。
遂回望电眼,免蹙忧稼頞。
一饱兹可营,百虑何劳{左发右刂}。
明公轸慈仁,此道归包括。
世事有反覆,愁肠屡回斡。
栖栖同里甿,闵闵忧旱魃。
赋诗输悃悰,盈轴办嗟咄
句圆珠走盘,意定弦在筈。
千仞徒仰高,一苇敢杭阔。
韬疵知含洪,策蹇终臲卼。

查看原文

字义

【盈】

盈【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以成切《集韻》《韻會》怡成切《正韻》餘輕切,音嬴。《說文》滿器也。《博雅》滿也,充也。《易·豐彖》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詩·齊風》雞旣鳴矣,朝旣盈矣。《左傳·莊十年》彼竭我盈,故克之。《禮·禮運》月生三五而盈,三五而闕。

《祭義》樂主其盈。《註》猶溢也。

《揚子·方言》魏盈,怒也。燕之外郊,朝鮮冽水之閒,凡言呵叱者,謂之魏盈。

國名。《山海經》大荒南有盈民之國。

州名。《唐書·地理志》諸蠻有盈州。

姓。晉欒盈之後。

古通作嬴。《正韻》盈縮,過曰盈,不及曰縮。《史記·蔡澤傳》進退盈縮。《天官書》作嬴縮。《古詩》盈盈樓上女。《註》盈同嬴,容也。

叶與章切,音陽。《張籍·祭韓愈詩》新亭成未登,閉在莊西廂。書札與詩文,重疊我笥盈。《說文徐註》夃,古乎切,益多之義也。古者以買物多得爲夃,故从夃。買物多得當爲字。

【轴】

軸【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正韻》直六切《集韻》《韻會》仲六切,音逐。《說文》持輪。《釋名》軸,抽也。入轂中可抽出也。

織具。《詩·小雅》杼軸其空。《註》杼,持緯者。軸,受經者。

卷軸。《韓愈詩》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

乾軸、地軸,皆取旋運輪轉之意。《袁宏·三國名臣贊》廻乾軸。《木華·海賦》地軸挺拔而爭廻。

當軸,秉國政也。《前漢·田千秋傳》當軸處中。

病不能行也。《詩·衞風》碩人之軸。《箋》病也。《註》盤桓不行之意。

地名。《詩·鄭風》淸人在軸。《註》軸,河上衞地。《集韻》一作。

【办】

辦【酉集下】【辛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韻會》皮莧切《正韻》備莧切,音辨。《說文》致力也。《集韻》具也。《史記·項羽紀》項梁常爲主辦。《前漢·韓信傳》多多益辦。

與辨通。《周禮·冬官考工記》以辨民器。《註》辨,猶具也。

【嗟】

嗟【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也。《釋名》嗟,佐也。言不足以盡意,故發此聲以自佐也。《書·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詩·周南》嗟我懷人。

《齊風》猗嗟昌兮。《疏》猗是心內不平,嗟是口之喑咀,皆傷歎之聲。《禮·檀弓》嗟來食。《廣韻》同。

《集韻》遭哥切,音䦈。《易·離卦》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音義》王肅讀遭哥切《阮籍·詠懷詩》李公悲東門,蘇子狹三河。求仁自得仁,豈復歎咨嗟。

《韻會補》子夜切,音借。同唶。《三蒼詁》咄嗟,易度也。猶言呼吸之閒。字本作唶。古有咄唶歌。世說石崇作豆粥,咄嗟而辦。

【咄】

咄【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沒切,敦入聲。《說文》相謂也。《前漢·李陵傳》立政曰:咄,少卿良苦。

《廣韻》呵也。《戰國策》呴籍叱咄。《前漢·東方朔傳》朔笑之曰:咄。《註》師古曰:咄,叱咄之聲。

泉名。《寰宇記》咄泉在淨戒寺北,人至泉旁,大叫大涌,小叫小涌,咄之則涌彌甚。

《韻會》咄咄,驚怪聲也。《後漢·嚴光傳》帝卽其臥所,撫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爲理耶。《晉書·殷浩傳》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增韻》咄嗟,咨語也。《晉書·石崇傳》嘗爲客作豆粥,咄嗟便辦。

《正字通》或曰汾晉之閒,尊者呼左右曰咄,左右必諾。司空圖作休沐記用之。

《前漢·西域傳》郁立師國,王治內咄谷。《註》咄,丁忽反。

《集韻》《韻會》《正韻》都括切,音掇。《玉篇》叱也。

《前漢·東方朔傳註》鄭展曰:咄,音豽裘之豽。◎按師古以鄧說爲非,然鄧有此音,今存之。

叶都聿切。《蘇轍·香山賦》母令東坡,聞我而咄。奉持香山,稽首仙釋。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