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哲藩篱尚未窥

出自:宋代·刘克庄《自勉》

拼音:[qián][zhé][fān][lí][shàng][wèi][kuī]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海滨荒浅幼无师,前哲藩篱尚未窥
玄咏易流西晋学,苦吟不脱晚唐诗。
远僧庵就勤求记,亡友坟成累索碑。
天若假余金石寿,所为讵肯止于斯。

查看原文

注释

【前哲】1.亦作"前喆"。 2.前代的贤哲。
【藩篱】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前】

前【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歬音錢。《增韻》前,後之對。

進也。《廣韻》先也。

《禮·檀弓》我未之前聞也。《註》猶故也。

《儀禮·特牲》祝前主人降。《註》前猶導也。

《集韻》《韻會》《正韻》子淺切,湔上聲。《說文》齊斷也。俗作剪。

《正韻》淺黑色。《周禮·春官·巾車》木路前樊,鵠纓。《註》前,讀爲緇翦之翦。淺黑也。

《韻補》叶慈鄰切,淨平聲。《劉向·九歎》陸魁堆以蔽視兮,雲冥冥而暗前。山峻高以無垠兮,遂曾閎而廹身。

【哲】

哲【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嚞《唐韻》《集韻》《韻會》陟列切,音蜇《爾雅·釋言》哲,智也。《書·舜典》濬哲文明。《說命》知之曰明哲。《洪範》明作哲。《揚子·方言》哲,知也。齊宋之閒謂之哲。《前漢·于定國傳贊》哀鰥哲獄。《註》師古曰:知獄情也。

《正字通》叶音質。《陸機·陸抗誄》人玩其華,鮮識其實。於穆我公,因心則哲。

《唐韻正》叶音制。《曹植·黃帝贊》少典之孫,神明聖哲。土德承火,赤帝是滅。服牛乗馬,衣裳是制。氏雲名官,功冠五列。滅,亡例反,列音例。《傅玄·祀景帝登歌》執競景皇,克明克哲。旁作穆穆,惟祇惟畏。《說文》或作悊。《廣韻》與喆同。

【藩】

藩【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甫煩切《集韻》方煩切,音翻。籬也。《易·大壯》羝羊觸藩。《爾雅·釋言》樊藩也。《疏》樊圃之藩也。

域也。《莊子·大宗師》吾願遊于其藩。

《韻會》與蕃通。屛也。《詩·大雅》价人維藩。

通轓。《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註》藩,今時小車,漆席以爲之。

附袁切,音煩。《爾雅·釋草》蕁,䒞藩。《疏》藥草知母也。

《韻補》方文切,叶音分。《韓愈·苗夫人墓銘》或毗于王,或式于藩。是生夫人,載穆令聞。《五經文字》藩本藩籬字,亦作藩屛字,今獨用爲藩籬字。

【篱】

篱【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鄰知切,音離。笊篱,竹器。(籬)《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正韻》鄰溪切,音離。籓籬也。《釋名》籬,離也。以柴竹作之。疏離,離也。《晉書·庾袞傳》與弟子樹籬,跪而授條,曰:幽顯易操,非君子意。

笊籬,竹杓。

叶良何切。《楚辭·招魂》軒輬旣低,步騎羅些。蘭薄戸樹,瓊木籬些。《正韻》亦作蘺、㰚。

【尚】

儻【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20画

《唐韻》他朗切《集韻》《韻會》坦朗切《正韻》他曩切,湯上聲。倜儻,卓異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俶儻瑰瑋。《前漢·史丹傳》儻蕩不備。《註》豁達也。

《關尹子·一宇篇》心儻儻,物迭迭。《註》儻儻,猶儃儃。

或然之辭。儵忽不可期也。《莊子·天地篇》儻乎若行,而失道也。《繕性篇》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也。

《莊子·天下篇》時恣縱而不儻。《註》儻,苟也。

《韻會》通作黨。《前漢·董仲舒傳》黨可得見乎。《揚雄傳》黨鬼神可也。本作儻。俗作倘。

【未】

未【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窥】

窺【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去隨切《集韻》《韻會》缺規切,音魁。《說文》小視也。《廣雅》窺視也。《論語》窺見室家之好。《玉篇》亦作闚。《莊子·秋水篇》用管闚天。

《集韻》犬蘂切。同跬。半步也。《司馬法》凡人一舉足曰跬。跬,三尺也。兩舉足曰步。步,六尺也。《前漢·息夫躬傳》雖有武蠭精兵,未有能窺左足而先應者也。《註》窺,音跬,半步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