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未闹

出自:元代·邵亨贞《东风第一枝 春来兼旬,寒气不减。旧腊正月》

拼音:[huā][wèi][nào]

平仄:平仄仄

南金偶道及前作,欠然命笔次韵,故又口占为谢乱雨敲窗,深镫晕壁,孤屏相对吟影。醉余梦蝶难寻,起来睡鸳较冷。东风急处,又卷得残云催暝。柰暗愁、忽到梅边,夜半粉香熏醒。门正掩、暮帘仨静。花未闹,小军预整。斗茶尚忆分曹,赋诗更联古鼎。春衫慵试,怕误了金鞍相并。待小桃、开满前溪,且踏武陵渔艇。

查看原文

字义

【花】

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未】

未【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闹】

鬧【亥集上】【鬥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奴敎切《集韻》《韻會》女敎切,。猥也,擾也。《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以召鬧取怒乎。

《白居易·寄翰林學士詩》貴主冠浮動,親王轡鬧裝。《薛田詩》九苞綰就佳人髻,三鬧裝成子弟韀。今京師有鬧裝帶,合衆寶雜綴而成,故曰鬧裝。《類篇》或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