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省交朋迎适愿

出自:宋代·魏野《送王祕丞赴阙》

拼音:[lán][shěng,xǐng][jiāo][péng][yíng][shì,kuò][yuàn]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诏下儒中选将臣,众推何处避君恩。
图书官职人间美,斧钺威权阃外尊。
兰省交朋迎适愿,棠郊寒士送销魂。
功成佇听居藩翰,肯忆渔樵在水村。

查看原文

注释

【兰省】即兰台。指秘书省。
【交朋】朋友。
【适愿】犹言符合心愿。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兰】

蘭【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落干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干切,音闌。《說文》香草也。《陸甸云》闌艸爲蘭,闌不祥也。《陸璣詩疏》其莖似藥草澤蘭,廣而長節,漢諸池苑及許昌宮中皆種之。《易·繫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左傳·宣三年》鄭文公妾燕姞,夢天與蘭,曰: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爲佩。《爾雅翼》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

《本草》木蘭。《屈原·離騷》朝搴阰之木蘭兮。

《管子·小匡篇》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註》蘭卽所謂蘭錡,兵架也。

脈也。《史記·扁鵲傳》夫以陽入隂支蘭藏者生。《註》支者順節,蘭者橫節。隂支蘭,膽藏也。

布名。《華陽國志》蘭干細布。蘭干,獠言紵也。

人名。《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張堪註》凡物不知生謂之蘭。《殷敬順曰》《史記》無符傳出入謂之闌。此蘭子謂以技妄遊,義與闌同。

姓。《通志·氏族略》漢有太守蘭廣。

萑蘭。《前漢·息夫躬傳》涕泣流兮萑蘭。《註》萑蘭,淚闌干也。

芄蘭。《揚子·太經》陽氣親天,萬物芄蘭。《註》芄蘭,茂密也。

通欄。《後漢·東夷傳》徙于馬蘭。《註》蘭卽欄。

通斕。《吳志·孫權傳》童謠曰:黃金車,斑蘭耳。

《韻補》陵延切,音連。《宋玉·招䰟》川谷徑複流潺湲,光風轉蕙氾崇蘭,經堂入奧塵朱筵。

【省】

省【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息幷切,騂上聲。《說文》視也。《爾雅·釋詁》察也。《易·觀卦》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敎。《論語》吾日三省吾身。

《廣韻》審也。《正字通》明也。《列子·楊朱篇》實僞之辨,如此其省也。

孟孫陽曰: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節,省矣。

《爾雅·釋詁》善也。《詩·大雅》帝省其山。《箋》省,善也。《禮·大傳》省于其君。《註》善于其君,謂免于大難也。

《小爾雅》過也。《史記·秦始皇紀》飾省宣義。《註》飾,文飾也。省,過也。

《博雅》省省,不安也。《揚子·方言》秦晉之閒謂不安爲省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所景切,生上聲。禁署也。《前漢·昭帝紀》帝姊長公主共養省中。《蔡邕云》本爲禁中,避元后父名改曰省中。《師古曰》省,察也。言入此中者當察視,不可妄也。

《唐書·百官志》官司之別曰省,曰臺,如尚書,黃門,中書,祕書,殿中,內侍六省是也。《韻會》本作。

《集韻》也。《韻會》少也。《左傳·僖二十一年》貶食省用。《禮·鄉飲·酒義》拜至獻酬,辭讓之節繁,及介省矣。《註》小減曰省。《史記·李將軍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註》省,少也。

《釋名》省,嗇也。曜嗇約少之言也。

藕名。《淸異錄》北戎藕止三孔,漢語轉譯其名曰省事三。

姓。《左傳》宋大夫省臧。

與眚通。《書·洪範》王省惟歲。《史記·宋世家》作眚。《公羊傳·莊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省。《左傳》《穀梁》作眚。

《集韻》息淺切,音蘚。同獮。秋田也。《禮·玉藻》惟君有黼裘,以誓省。《註》省,當爲獮。《說文》本作。从睂省,从屮。《徐鉉曰》屮,通識也。《同文舉要》舊从目从屮,徹於目者,能省視。

从少从目。凡物少經目則省事。眇同意。《字彙補》又作①。①字原作屮下省。

【交】

交【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䢒《廣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郊。《小爾雅》俱也。《廣韻》共也,合也。《易·泰卦》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友也。《易·繫辭》上交不諂,下交不凟。《禮·郊特牲》爲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

交交,鳥飛貌。《詩·秦風》交交黃鳥。

交加,參錯也。《前漢·劉向傳》章交公車。

州名,南越地,漢置交州。《書·堯典》申命羲叔宅南交。《蔡傳》南交,南方交趾地。

衣領也。《揚子·方言》衿謂之交。

同蛟。《前漢·高帝紀》則見交龍於上。《史記》作蛟。

同鵁。《司馬相如·上林賦》交精旋目。卽鵁鶄。

【朋】

朋【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步崩切《集韻》《韻會》蒲登切,音鵬。《易·坤卦》西南得朋。《註》與坤同道者也。《疏》凡言朋者,非惟人爲其黨,性行相同,亦爲其黨。《書·洛誥》孺子其朋。《傳》少子愼其朋黨。

《易·兌卦》君子以朋友講習。《疏》同門曰朋。《周禮·地官·大司徒》聮朋友。《註》同師曰朋。

《書·益稷》朋淫于家。《傳》朋,羣也。

《易·損卦》或益之十朋之龜。《詩·小雅》錫我百朋。《傳》五貝爲朋。《前漢·食貨志》元龜岠冉,長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爲大貝十朋。《註》蘇林曰:兩貝爲朋,朋直二百一十六,元龜十朋,故二千一百六十也。

兩尊曰朋。《詩·豳風》朋酒斯饗。

姓。《奇姓通》宋有朋水、朋山。

《韻補》叶蒲蒙切。《劉楨·魯都賦》時謝節移,和族綏宗。招歡合好,肅戒友朋。

叶蒲光切。《陳琳·大荒賦》王父皤焉白首兮,坐淸零之爽堂。塊獨處而無疇兮,願揖子以爲朋。○按《說文》古鳳字,註:,古文鳳。象形。鳳飛,羣鳥从以萬數,故以爲朋黨字。

【迎】

迎【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語京切《集韻》魚京切《韻會》疑京切,。《說文》逢也。《增韻》逆也,迓也。《揚子·方言》自關而東曰逆,自關而西曰迎。《淮南子·覽㝠訓》不將不迎。《註》將,送也。迎,接也。不隨物而往,不先物而動也。

逆數也。《史記·五帝紀》迎日推策。《註》逆數之也。日月朔望,未來而推之,故曰迎日。

《廣韻》魚敬切《集韻》《韻會》《正韻》魚慶切,去聲。《正韻》凡物來而接之則平聲,物未來而往迓之則去聲。《詩·大雅》親迎于渭。

叶吾郞切,音昂。《史記·龜筴傳》理達于理,文相錯迎。使工占之,所言盡當。

叶元具切,音遇。《屈原·離騷》百神翳其備降兮,九嶷迎。皇剡剡其揚靈兮,告余以吉故。

【适】

適【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施隻切,音釋。《說文》之也。《廣韻》往也。《正韻》如也,至也。《詩·鄭風》適子之館兮。《禮·曲禮》將適舍,求毋固。

《廣韻》樂也。《正韻》安便也,自得也。《詩·鄭風》適我願兮。《莊子·大宗師》適人之適,不自適其適。

從也。《書·多士》惟我事不貳適。《註》言割殷之事無私心,一于從帝而無貳也。《左傳·昭十五年》民知所適。

《正韻》適然,猶偶然也。《書·康誥》乃惟眚災適爾。《註》適,偶也。

事之常然者。亦曰適然。《前漢·贾誼傳》以是爲適然耳。

《韻會》適來,猶爾來也。

甫爾之辭。《唐書·武元衡傳》適從何來。

《廣韻》善也。《韻會》貢得其人曰適。《前漢·武帝紀》貢士有一適,再適,三適。

《正字通》關西謂補滿曰適。《前漢·黄霸傳》馬不適士。《註》馬少士多,不相補滿。

《玉篇》女子出嫁也。

《廣韻》都歷切《集韻》《韻會》丁歷切,音的。與嫡同。《詩·大雅》天位殷適。《註》殷適,殷之嫡嗣也。《禮·檀弓》扶適子,南面而立。

適士,上士也。《禮·祭法》適士二廟。

適室,正寢也。《禮·檀弓》哭之適室。

《韻會》主也,專也。《論語》無適也。《詩·衞風》誰適爲容。

《小雅》誰適與謀。

《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與敵同。《禮·燕義》君獨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適之義也。《史記·田單傳贊》始如處女,適人閉戸。後如脫兔,適不敢距。

《集韻》陟革切,音摘。與謫同。《詩·商頌》勿予禍適。

《孟子》人不足與適也。

《集韻》他歷切,音惕。適適然,驚貌。《莊子·秋水篇》適適然驚。

《集韻》之石切,音隻。往也。

叶式吏切,音世。《揚子·太經》銳首銳于時,得其適也。銳東亡西,不能迴避也。

叶式列切,音設。《韓愈·進學解》紆餘爲姸,卓犖爲傑。較短量長,惟器是適。

叶施灼切,音爍。《陸機·演連珠》煙出夫火,非火之和。情生于性,非性之適。故火壯則煙微,性充則情約。

【愿】

愿【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正韻》虞怨切,音願。《說文》謹也。

愨也,善也。《書·臯陶謨》愿而恭。

與原通。《論語》鄕原,德之賊也。《朱傳》原,與愿同。

《集韻》愚袁切,音元。《周禮·秋官·大司》上愿糾暴。劉昌宗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