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儆毋我忽

出自:宋代·卫宗武《守茶坞子舍新茔》

拼音:[zhēn][jǐng][wú][wǒ][hū]

平仄:平仄平仄平

自阅管郭书,风水好成癖。
维舟走霅峤,川谷几遍历。
晚年乃得此,於焉拟藏骨。
身谋适不偶,命子为冢宅。
痴儿好侈大,治庵如考室。
害然天地宽,有若混沌闢。
层峦犹连城,一一互拱揖。
案后三奇峰,参倚而特立。
端然顾其穴,宛烦凤展翼。
又似老泉翁,二季侍其侧。
启户俨若临,朝夕在几席。
回头看新月,对面宾出日。
郁乎气佳哉,秀异钟一窟。
神刲与鬼划,天授非人力。
一丘有如此,万金买难觅。
羊眠协梦祥,牛卧兆墓域。
地将发秘藏,人已产英特。
吾家顾未然,贞符在种德。
为善斯有庆,积衰由作慝。
素履或未纯,青囊恶可必。
要须法睿武,粹如圭与璧。
戒之而谨之,箴儆毋我忽
庶或生贤贵,簪绂可世及。
不然负此山,山亦有惭色。

查看原文

注释

【箴儆】犹规戒。
【毋我】谓无私见,不自以为是。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箴】

箴【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職深切《集韻》《韻會》《正韻》諸深切,音斟。《說文》綴衣箴也。《禮·內則》紉箴請補綴。

古者以石爲箴,所以刺病。《前漢·藝文志》用度箴石箴石湯火所施。《註》箴,所以刺病也。石謂砭石,卽石箴也。《山海經》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註》可以爲砥針治癰腫者。

規戒也。《書·盤庚》猶胥顧于箴言。《左傳·襄十四年》工誦箴諫。《前漢·揚雄傳贊》箴莫善于《虞箴》,作《州箴》。《註》九州之箴也。《玉海》箴者,諫誨之辭,若箴之療疾,故名箴。

姓。《風俗通》衞有大夫箴莊子。

《爾雅·釋器》一羽謂之箴,十羽謂之縳。

官名。《左傳·宣四年》子文孫箴尹克黃。《註》箴尹,官名。

魚名。《山海經》栒狀之山,水出焉,其中多箴魚,其狀如儵,其啄如箴。

鳥名。《司馬相如·上林賦》箴疵鵁盧。《註》張揖曰:箴疵,似魚虎而倉黑色。

草名。《神異經》桂林有睡草,見之則令人睡。一名醉草,亦呼爲懶婦箴。《韻會補》一曰竹名。亦通作鴜。

《集韻》口減切,音槏。古斬切,音減。竹名也。

《韻會補》與鍼同。諸韻別出箴爲箴誡字。

通作針。

【儆】

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3画

《韻會》舉影切,音景。戒也。《書·大禹謨》儆戒無虞。《春秋·宣十二年》在軍,無日不討,軍實而申儆之。亦與警通。

《廣韻》渠敬切《集韻》《韻會》渠映切,音競。義同。

【毋】

毋【辰集下】【毋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武扶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無。《說文》止之也。其字从女,內有一畫,象姦之形。禁止之,勿令姦。《禮·曲禮》毋不敬。《註》毋,止之辭。古人云:毋,猶今人言莫也。

《儀禮·士相見禮》毋上于面,毋下于帶。《鄭註》古文毋爲無。《賈公彥疏》今不从者。《說文》云毋,禁辭,故不从有無之無也。

將毋、毋乃,皆發問之辭,與無通。《韓詩外傳》客有見周公者,曰:入乎將毋。公曰:請入。坐乎將毋。公曰:請坐。言乎將毋。公唯唯。

姓。《廣韻》毋丘或爲毋氏。

漢複姓,八氏。《漢書·貨殖傳》有毋鹽氏,巨富,齊毋鹽邑大夫之後。漢有執金吾東海毋將隆、將作,大匠毋丘興。《風俗通》有樂安毋車伯奇,爲下邳相,有主簿步邵南,時人稱毋車府君步主簿。《何氏姓苑》云有毋終氏,《左傳》魯大夫兹毋還、晉大夫綦毋張,《漢書》有巨毋霸,王莽改爲巨毋氏。

甯毋,地名。《穀梁傳》作寧毋。毋音無。

茂后反。《公羊傳》音同。

《集韻》《韻會》迷浮切,音謀。毋追,夏后氏緇布冠名。《禮·郊特牲》毋追,夏后氏之道也。

《集韻》罔甫切,音武。與䳇、鵡同。鸚䳇,鳥名。或从武,亦省作毋。與父母之母不同。

【我】

我【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忽】

忽【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骨切,音笏。《說文》忘也。忽忽不省事也。《晏子春秋·齊役者歌》忽忽矣,若之何。

《廣韻》倏忽也。《爾雅·釋詁》盡也。《註》忽然盡貌。《左傳·文五年》臯陶庭堅,不祀忽諸。

滅也。《詩·大雅》是絕是忽。《傳》忽,滅也。

《集韻》輕也。一蠶爲一忽,十忽爲一絲。《劉德曰》忽,蜘蛛網也。

慢忽也。《後漢·崔駰傳》公愛班固而忽崔駰。

忽荒,空無著也。《賈誼·服賦》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

姓。明有忽忠,忽明。

通作曶。《前漢·揚雄傳》時人皆曶之。《註》與忽同。

仲忽,人名。《前漢·古今人表》作中曶。亦通作笏。《儀禮·士喪禮》竹笏。《註》今文笏作忽。亦通作芴。《荀子·正名篇》芴然而粗。《註》與忽同。無根本貌。

叶火一切,音翕。《前漢·班固敘傳》元元本,木數始於一,產氣黃鍾,造計杪忽。

叶許月切,音血。《陸機·雲賦》盈八紘以餘憤,雖彌天其未泄。豈假期于遷晷,邁崇朝而倏忽。《說文》从心勿聲。《長箋》亦書作。◎按今字,皆从小篆出,止可依《說文》疏解,如忽字,借義通義甚多,而精蕰正譌必援古文大篆,以折今文,則衆義皆可廢矣。說今文之字,惟从今文,駁正經史借用處,則字義已明,不必過爲迂論臆斷也。凡諸部字,不多引精蕰正譌辨駁者,俱倣此。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