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痍未复更颠蹶

出自:明代·黄哲《寓治穀城寄京华亲友》

拼音:[chuāng][yí][wèi][fù][gēng,gèng][diān][jué,juě]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金陵别时春已半,含桃吹花莺语乱。
群公送客劳劳亭,王事驱驰不敢缓。
折腰从政真可怜,貂裘欲敝寒无毡。
青徐古道暗荆棘,二月黄河水塞川。
战场蔓草萦白骨,城都萧条狐兔窟。
柳塞胡笳夕厌闻,花门突骑时还出。
猎火荒凉夜合围,聊城关外羽书飞。
将军转战略邢魏,历下游兵分道归。
疮痍未复更颠蹶,忍看申吟日流血。
朝耕暮战同死生,抚字无才政多拙。
有时登高望远山,浮云万里何当还。
令人却忆鲁连子,一箭成名东海间。

查看原文

注释

【疮痍】创伤,比喻遭劫难后的景象:满目疮痍。
【颠蹶】1.亦作"颠蹷"。 2.颠倒失次。 3.倒仆;跌落。 4.困顿挫折。 5.覆亡;毁灭;失败。 6.犹颠狂。 7.动荡不平貌。 8.指行走不平稳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疮】

瘡【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創《廣韻》《集韻》《韻會》初良切《正韻》初莊切,毀體使傷也。《張衡·西京賦》所惡成瘡痏。《註》創痏謂瘢痕。《南史·宋武帝紀》虎魄療金瘡。

《集韻》磢霜切。義同。

【痍】

痍【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以脂切《韻會》《正韻》延知切,音夷。《說文》傷也。《廣韻》瘡痍。《釋名》痍,侈也。侈開皮膚為創也。《史記·蒙恬傳》天下之心未定,傷痍者未瘳。

《韻會》通作夷。《左傳·成十六年》命軍吏察夷傷。

【未】

未【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复】

復【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

《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

《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

《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

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

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

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大業初改曰沔州。

復陶,官名。《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註》復陶,衣服之官也。

衣名。《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註》秦所遺羽衣也。

《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集韻》重也。《正韻》反覆也。《易·復卦》反復其道。《詩·小雅》顧我復我。《註》謂迴轉反復之也。

《正韻》復,除也。《前漢·高帝紀》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戸勿事。《註》復其身,及一戸之內,皆不徭役也。

與複通。《史記·秦始皇紀》爲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前漢·高帝紀》上從復道上,望見諸將往往耦語。《註》上下有道,故謂之復。

與覆通。《詩·大雅》陶復陶穴。《音義》復,累土於地上。《說文》作覆。

《集韻》《韻會》《正韻》浮富切,浮去聲。《集韻》又也。《增韻》再也。《詩·大雅·大明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

叶房月切,音伐。《韓愈·招揚之罘詩》禮稱獨學陋,易貴不遠復。作詩招之罘,日夕抱饑渴。渴,巨列切。

【更】

更【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玉篇》㪅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颠】

顛【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0画

《正字通》俗顚字。

【蹶】

蹶【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月切,音厥。《說文》僵也。一曰跳也。《廣韻》失脚。《孟子》今夫蹶者趨者。《莊子·人閒世》爲崩爲蹶。

《史記·孫子傳》蹶上將。《註》蹶,猶挫也。

《史記·申屠嘉傳》材官蹶張。《註》力能足踏强弩張之。

《前漢·揚雄傳》蹶浮麋。《註》蹶,蹴也。

《荀子·儒效篇》竭蹶而趨之。《註》竭蹶,顚倒也。

《爾雅·釋詁》蹶,嘉也。

《廣韻》走也,速也。

《廣韻》《集韻》紀列切,音罬。

《韻會》其月切,音橜。義同。

《廣韻》居衞切《集韻》姑衞切,音劌。《爾雅·釋詁》蹶,動也。蹶蹶,敏也。《詩·唐風》良士蹶蹶。《傳》動而敏於事。《釋文》蹶,俱衞反。

《大雅》文王蹶厥生。《傳》蹶,動也。《釋文》蹶,俱衞反。

《禮·曲禮》足毋蹶。《註》行遽。

《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姓。《詩·大雅》蹶父之子。

《集韻》紀劣切,音撅。《廣韻》有所犯灾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