谆谆礼大臣

出自:宋代·刘克庄《杂咏一百首·贾谊》

拼音:[zhūn][zhūn][lǐ][dà,dài,tài][chén]

平仄:平平仄仄平

寄声谢绛灌,勿毁洛阳人。
岁晚治安策,谆谆礼大臣

查看原文

注释

【谆谆】1.反覆教导:谆谆告戒|谆谆不倦。 2.迟钝昏乱的样子: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
【大臣】1.官职尊贵之臣。 2.清代用为官号。如内官有总管大臣﹑军机大臣等﹐外官有参赞大臣﹑领队大臣等﹐特遣的称钦差大臣。至清末尽改各部尚书为大臣﹐侍郎为副大臣。现亦用作君主国家高级官吏之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谆】

諄【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肫。《說文》告曉之熟也。《正韻》誨言重複也。《詩·大雅》誨爾諄諄。《朱傳》詳熟也。《釋文》諄,又作訰。

《廣韻》至也。誠懇貌。《集韻》通作訰、肫。或作忳、純。詳前訰字註。

《集韻》或作哼。《莊子·胠篋篇》釋夫恬惔無爲,悅夫啍啍之意。《通雅》卽諄諄也。

姓。見《字彙》。

《玉篇》《廣韻》之閏切《集韻》《韻會》《正韻》朱閏切,肫去聲。告之丁寧也。《左傳·襄三十一年》趙孟年未盈五十,而諄諄焉如八九十者。

《韻會》忠謹之貌。《後漢·卓茂傳》勞心諄諄。

《玉篇》佐也。《晉語》曾孫蒯瞶,以諄趙鞅之故。

《揚子·方言》諄憎,所疾也。宋魯凡相惡謂之諄憎,若秦晉言可惡矣。

《集韻》主尹切,音準。與方言義同。

《韻會》或作啍。《荀子·哀公篇》無取口啍。《註》與諄同,誕也。

叶朱遄切,音專。《史記·司馬相如·封禪頌》厥之有章,不必諄諄。依類託寓,諭以封巒。

【礼】

礼【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1画

《集韻》禮古作礼。註詳十三畫。(禮)〔古文〕礼音蠡。《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釋名》禮,體也。得其事體也。《韻會》孟子言禮之實節文斯二者,蓋因人心之仁義而爲之品秩,使各得其敘之謂禮。

姓。《左傳》衞大夫禮孔。《徐鉉曰》五禮莫重於祭,故从示。豊者,其器也。

【大】

大【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

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

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序官。

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集韻》《韻會》《正韻》音泰。

《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叶徒計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臣】

臣【未集下】【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辰。事人之稱。《說文》臣,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白虎通》臣者,纏也,勵志自堅固也。《廣韻》伏也。仕於公曰臣,任於家曰僕。《易·序卦》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詩·小雅》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前漢·王陵傳》陳平謝曰:主臣。《註》文穎曰:惶恐之辭,猶今言死罪。晉灼曰:主,擊也。臣,服也。言其擊服。惶恐之辭。《通雅》發語敬謝之辭,猶主在上,臣在下,自然敬恐也。

姓。《奇姓通》唐臣悅,著平陳紀。

《韻補》叶音禪。《道藏歌》躋景西那東,肆覲善因緣。常融無地官,皆是聖皇臣。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